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诊断报告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诊断报告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诊断报告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 2016 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达 到 3 个班级共 100 人,2016 年招生为 35 人,2017 年招生 65 人。目前共有专任 教师 8 名,兼任教师 7 人。 一、专业存在的必要性和新背景下专业定位和发展思路一、专业存在的必要性和新背景下专业定位和发展思路 中国目前的建筑业正处在传统的粗放式劳动密集型向信息化、 工业化、装配 式、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时刻。随着国家提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建筑业的 发展态势渐趋明朗——走信息化、 工业化之路。 同时,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出台, 建筑业也肯定会走出去,服务于更多的国家市场。 1 1、建筑信息化(、建筑信息化(BIMBIM 技术)的新背景技术)的新背景 为建设创新驱动体系, 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的若干意见》,2015 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 计划,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从国 家层面要求各地加快创新转型发展。2016 年上海市住建委发布了《上海市建筑 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推广“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BIM 技术推广应用的 指导思想、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作为“十三五”时期本市实 施 BIM 技术应用和创新驱动发展的依据。可见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发达地 区,已经在十三五期间要将 BIM 技术落地生根,推广开去。 2 2、建筑工业化(产业化)的新背景、建筑工业化(产业化)的新背景 湖南远大集团、 万科集团等大型集团已经在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领域 取得了重大的突破。3 天一栋五层楼、15 天一栋三十层楼、30 天一栋 90 米大厦 等等,已经在一个个的成为现实,建筑工业化已经迫在眉睫。整个建筑产业转型 升级将实现由繁重的手工操作转型为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从而大大提高建筑 生产率及建筑工程质量。 3 3、专业定位和发展思路、专业定位和发展思路 通过参加各种行业会议、培训、交流会、研讨会等,以及参观新技术发布会 、软件发布会等,并且深入学习了相关软件并在企业进行了软件的应用。同时, 上海市、广东省在已经出台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规定至 2017 年,所有达到一 定规模的建设项目,必须应用 BIM 技术。由此,我们得出了目前行业发展趋势是 建筑信息化(BIM 技术)和建筑工业化。通过进入企业和项目基层进行调研。我 们发现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定位方面需要调整。 企业现在紧缺的是能够应 用信息技术服务于一线的技术人才,尤其面对各种工艺复杂、难度高的项目,没 有信息技术辅助几乎无法完成。为适应建筑企业在新技术方面用人的需求,我们 将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在建筑信息化(BIM 技术)基础上的建筑技术人才。我们 改变传统教学内容,适应产业变化,早行动、早突破,实现弯道超车。 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看懂图、会测量、能计算、懂管理”“看懂图、会测量、能计算、懂管理” 的高素质技能型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后,我们要结合“施工员、质检员”和“二级建造师”两个 层次人员的技术岗位需求,积极探索符合行业新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基 于职业岗位能力分解,工作任务驱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企合作实现专 业目标的准确定位,重建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方 面进行改革;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实现教学方法的改变,让任务驱动、项目教学落 到实处,以模块化教学、教学做一体的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将学生的能力分解 为若干个模块群,围绕目标,随着任务的逐一完成,学生能力逐步提升、扩大, 最终达到专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 二、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效果二、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效果 1 1、专业社会影响力、专业社会影响力 专业在校生数为 100 人,2017 年招生 65 人,比 2016 年增加了 85%,增长趋 势明显;2016 届无毕业生。2018 年计划报名参加技能高考的中职学生人数突破 100 人,预计 2018 年招生将实现更大的增长,前景喜人。 2 2、专业人才培养与资源建设、专业人才培养与资源建设 ((1 1)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人才培养方案执行 总课时:2610 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47:53 公共、专业基础、专业课时比例:29:11:60 A 类、B 类、C 类、D 类课时比例:422:1036:720:432=1:::1 ((2 2)教学资料建设)教学资料建设 课程标准数量:10 数字化教学资源数量:10(建立了数字化教学资源,专业课程均能够使用资源平 台上的数字化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率:100% ((3 3)教材建设)教材建设 建设省级及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数量:0 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数量:10 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率:100% 开发适应性强的校本教材数量:0 3 3、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 目前共有专兼职教师 15 名。其中,专任教师数量8 人,平均年龄26 岁。兼职教 师 7 人,平均年龄 36 岁。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比例为:1 4 4、专业实践教学团队、专业实践教学团队 ((1 1)校内实践教学团队)校内实践教学团队 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00 万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 万 企业捐赠设备值:35 万 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1 个 生均校内实践场所使用时间:150 学时 ((2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基地接待学生数量:50 人 基地接受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0 人 年生均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实训时间:10 天 顶岗实习参与人数比例:0 顶岗实习专业对口率:0 5 5、校企合作、校企合作 ((1 1)协同育人)协同育人 企业订单学生数及所占比例:15 人,占 15% 企业录用顶岗实习毕业生比例:0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门数:无 专业平均拥有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数:无 ((2 2)社会服务)社会服务 技术服务到款额:20 万元 科研经费到款额:16 万元 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无 三、专业建设特色与创新三、专业建设特色与创新 1 1、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搭建三个平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搭建三个平台 在分析研究了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比 照标杆学校的成功模式, 取长补短, 建工学院开始积极筹划专业发展目标的转型 升级,具体措施第一步便是搭建三个平台(实训平台、检测平台、BIM 平台), 以利于和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第二步依托平台实 现专业目标的准确定位,重建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 等方面进行改革;第三步利用平台实现教学方法的改变,让任务驱动、项目教学 落到实处,以模块化教学、教学做一体的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 实训平台实训平台 经过多年的建设及近千万元的投入, 建工系已建成具有六大实训场所的大实 训平台,在襄、十、随地区建成了建工实训条件最先进、实训项目最丰富的实训 基地。目前建有建筑工程施工实训车间、建筑工程测量实训车间、建筑工程仿真 模型系列展示室、建筑模板实操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