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率的教学设计
税率的教学设计税率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税率的教学设计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税率的教学设计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税率的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纳税”及“税率”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学习,体会到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对纳税的认识, 体会依法纳税的光荣和储蓄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 2.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纳税”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 教学难点:将“税率”相关问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决实际问 题。 三、教学准备 请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纳税的信息;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第 10 页主题图) 1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 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你知道这些钱是哪来的呢?(到 了高年级,好像很少在孩子们的数学课堂上进行思想教育,给出这几幅图片,虽 然书本上也有,但PPT显示出示颜色更鲜艳,学生却也十分感兴趣。当我介绍 到这些建筑与出资者是国家时,学生们自己便有了疑问: “国家这些钱是从哪里 来的?” 也有极个别同学对纳税略知道一点。但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 “照 本宣教”式的引入却也引来学生好奇的目光时,我倒也觉得很有意思:他们的眼 睛里仍充满了童趣与好奇,若是能在数学课堂上多动些脑筋,多找一些学生感兴 趣的素材作为引入,那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定会更浓厚,他们也更能体会到: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是百分数学习的一个延伸, 同时也是将数学中的百分数以更生活化 的形式展示于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学习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学习生活中的百分数,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也可以更生活化一些,更实际一 些。 ) (二)结合情境,学习新知 1.理解“税率”的含义。 (1) 自学教材第 10 页, 并回答指定问题: 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 (2)反馈: (关上书本)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纳税?什么是应纳税 额?什么是税率?(教材上已有对几个概念的解释,但要学生自学的目的并不是 简单地念一下书上的原话,我希望他们能通过自学书上的解释,结合自己的理解 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几个词的意义, 这样的`处理能更深入学生心里, 更通俗易 2 懂。事实证明,学生在看过书关上书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得也十分准确,起到 了我想要的“理解”目的。 ) 2.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概念,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 10 页例 3。 一家饭店 10 月份的营业额是 30 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 5%缴纳营业税, 这家饭店 10 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①读题(带着问题读题,不仅是为了对这道题的条件能理解,也希望这样 的处理能给他们平时解决问题一个引领与示范的作用。经常这样带着他们读题, 即使他们自己面对问题时,也能有这样的习惯。 ) ,说说“营业额的 5%”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 5%就是指的(税率) 。 ②学生独立完成。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营业额×税率=营业税。 (2)练习:出示教材第 10 页“做一做”。 李阿姨的月工资是 5000 元,扣除 3500 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 3% 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①读题,重点引导理解“扣除 3500 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 3%的税 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句话的意思。 这里 3%的税率是所有月工资的 3%吗?教师可 以适当补充有关个人所得税的税法规定。 (学生对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在这里 我也介绍了一些生活中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知识) ②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3 (总收入-免征收部分)×税率=个人所得税。 (3) 对比两道题, 了解税收的算法各不相同,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在了解税率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既可以让学 生在实际情境中对概念有进一步的理解, 又可以让学生利用概念的解读顺利地解 决问题,使得问题解决和概念理解相辅相成,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第 14 页练习二第 6、7 两题。 (1)李老师为某杂志审稿,得到300 元审稿费。为此她需要按照3%的税 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小明的爸爸得到一笔 3000 元的劳务费用。其中 800 元是免税的,其 余部分要按 20%的税率缴税。这笔劳务费用一共要缴税多少元?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反馈。 ③对比两题,看看两种交税方式有什么不同,想想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总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2.课堂作业本第 6 页。 教学反思: 税率目前学生接触得不多, 但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这 一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不断提问, 甚至很多同学提到了怎样确定是否达到纳税 标准?买什么东西是需要纳税等现实问题,以至于一不小心便会扯远!但我们老 师要明确的是: 这节课的重点是运用我们所学的百分数来解决一些简单的税率问 4 题, 使学生明确税率问题与百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了解到税收的多种形式 以及多种解决方法。 课堂上于数学与生活是这几节课的一大特色, 于是在教学中从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发现数学,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以此来吸引学生求知和探 究欲望。相较于上一节“成数”中遇到的种种令他们觉得困惑、棘手的现状,这一 节课的学习显得简单轻松多了。 通过作业可以发现: 学生对于计算税率都很熟练,直接用收入乘税率得到 应纳税额或是 (总收入-免征税额部分) 乘利率得到应纳税额等问题都会解决了, 但灵活运用却还不足。在课堂作业本中出现了以下错误现象: 1.在购房时,根据房屋性质和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税率计算出应纳契税这 种现实问题中,有些学生读题不认真,选择税率不当导致错误; 2.营业额的 5%是营业税,而营业税的 7%又是另一种税,求另一种税时, 有些学生不太理解题意,读不懂其中的两个等量关系式,即使做出来了却不能准 确表达解题思路,处于似懂非懂的未掌握状态; 3.告知税后所得金额、税率以及免税额,求总收入: A、用方程:总收入-税额=所得金额; 税额=(总收入-免税额)乘税率 利用这两条等量关系式来列方程解答; B、用算术法:总收入-免税额=应纳税部分的收入; 应纳税部分的收入的 14%为税额,86%即为个人所得的一部分,这一部分 的金额先计算出来 (实际收入-免征税额) , 用量率对应求出应纳税部分的收入, 再加上免征税额即为总收入。 5 这道题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很多学生不理解实际所得是什么意思,也不明 确这个税率是指谁的百分之几,更没有画图来分析题意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同学 都没能解出这道题,同时也显露出他们掌握层次过低、不能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 三的问题所在! 税率的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