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优质课教学设计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所在单位 学科历史 固始县阳关学校 设计教师高知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 熟阶段, 《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明清时 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知道昆曲与戏剧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问、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 综合归纳能力,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大名着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 现鲜明的时代特点,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它们在中国文学史和世 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引导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用形式 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 取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 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身 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历史课本下册第 21 课,主要介绍清朝前期的文学 艺术。 四、教学方法设计: 针对本节特点,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19 世纪初有一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 ,读尽诗书也枉然。 关于《红楼梦》这部文学名着你又知道多少,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 时代鲜明的明清文化。板书课题: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二)讲授新课。 (一)目标教学一: 《红楼梦》 1、(多媒体出示《红楼梦》中的人物,说出《红楼梦》中的金 陵十二钗)读教材,要求学生抢答问题。 2、多媒体出示《红楼梦》有关的视频画面,提出问题:《红楼 梦》的基本概况? 3、读教材,总结《红楼梦》的创作特点 4、读教材介绍《红楼梦》的内容 5、读教材要求学生总结《红楼梦》的影响 (二)目标教学二:昆曲和京剧 1、汤显祖: 《牡丹亭》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明 朝时期经过改良,昆曲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剧种。 特点:体现了南曲的轻柔婉转,有保留北区的慷慨激昂。并将诗 词歌赋等文学形式柔和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 中期以后:逐渐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 结果: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弱。 2 京剧: 19 世纪中期初步形成, 以徽调和汉调为基础。 乾隆年间, 北京剧坛上演各种地方戏,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四大徽班进 京后,迅速适应北京观众的需要,同时吸收其他地方戏剧,特别 是湖北地区汉调的优点, 在艺术上进行改革, 在同治、 光绪年间, 形成了京剧,成为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 京剧的含义: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等色,各 有寓意;红色寓赤胆忠心,紫色寓志勇刚毅,黑色寓刚正耿直, 白色寓奸诈狠毒,蓝色寓刚强勇敢,绿色寓侠骨义肠,黄色寓凶 狠残暴。此外还有老红、瓦灰、金、银等色,各有寓意。 六、板书设计: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 古典小说:特点:反封建传统、突出个性、反映 现实问题 ?代表作:《红楼梦》清朝:曹雪芹,中国古典小 说的高峰 清朝前期二、昆区和京剧 概况: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 的文学艺术的繁荣昆曲:汤显祖的《牡丹亭》等 表现:清朝:京剧的形成 七、技术运用: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清朝前期的 文学艺术的魅力。 八、资源引用:课件、视频、幻灯片 九、创新点:分享看红楼梦的感想互动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 本节课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了学生的主 观能动作用,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改变了过去主要由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而由学生分析、讨论得出 结论,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意图在于通过各种资料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清朝前 期的文学艺术的魅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一节课下来, 我发现了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1、教学中思想上还存在一些困 惑,如学生层次差异大,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注 重对中下学生的知识的巩固,创新不足。 2 教课过程中,不要急着让 学生回答问题,应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3 除了利用小组学习的模式 外,还可以利用同桌之间,组组之间进行学习和检测。 注:请严格按模板格式设计,凡是与该模板形式不相符合的材料不予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