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题-7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第 2 2 章章 对环境的察觉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测试题单元测试题-7-7 一、选择题 1. 2017 年 5 月 7 日,第十届黄河口(东营)国际金标马拉松大赛在市政府广场鸣枪开赛。比赛中运动奋力向前、汗流浃 背、满脸通红。上述现象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①保护②排汗 ③调节体温④感受外界刺激 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人的感觉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人感冒时,对气味就没有健康时灵敏。这是因为() A. 味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 嗅觉细胞收集到的信息无法传递到大脑 C. 产生嗅觉不敏感 D. 感冒影响了嗅觉细胞接受气味刺激的灵敏度 3.(陕西中考)物理老师自制了“探究真空是否可以传声”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乐卡芯固定在拔罐 器内,用抽气枪逐步抽出罐内空气,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说明其声音响度大 C.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音调变低的缘故 D.由实验可推理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B.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 C.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D.声波传入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也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把这种信息沿神经传到脑部 5.(盐城中考)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初步得出像的特点是倒立的等大的像。现 他想在半透明纸上看到一个放大的烛焰像,正确的做法是() A.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换一根烛焰更大的蜡烛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小孔扩大至直径约3cm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小孔由三角形改成圆形 第 1 页 共 16 页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适当缩短烛焰到小孔的距离 第 2 页 共 16 页 6.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 ②在 A 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7.小敏穿了一件白衬衫、 蓝裤子和一双黑皮鞋, 走进一间只亮着红灯的房子里, 别人看到他所穿服装的颜色分别是() A.红衬衫、黑裤子和黑皮鞋 C.白衬衫、蓝裤子和黑皮鞋 B.红衬衫、蓝裤子和黑皮鞋 D.白衬衫、红裤子和红皮鞋 8.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看起来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烤火炉的电热丝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光 C.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9.(海宁中考)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 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 小明设计了开有菱形状孔(边 长约为 5 厘米)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紧贴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甲不 动。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实验记录正确的是() A.始终菱形B.从菱形到三角形 C.从菱形到三角形最后圆形D.始终圆形 10.野外生存训练班在夜晚急行军时,小丁带领大家迎着月光前进。在某处,他们避开“暗地”而选择“亮地”,结果跑在 前面的同学纷纷掉进水坑。造成“亮地”的原因是() A. 光在地面发生漫反射B. 光在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C. 光在水面发生漫反射D. 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 11.如图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 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第 3 页 共 16 页 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 12.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13.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14.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 a 端在 2 倍焦距之外,b 端在 1 倍焦距与 2 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那 么木棒在光屏上的像是() A.a 端变细,b 端变细 C.a 端变细,b 端变 B.a 端变粗,b 端变粗 D.a 端变粗,b 端变细 15.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 了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 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第 4 页 共 16 页 B. 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C. 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D. 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第 5 页 共 16 页 二作图题 1.在图 18 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图。 2.在图 9 中,A 是平面镜,B 是镜前人眼位置,C 是人眼睛在平面镜前看到的烛焰像上的一点。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C 对应的物点 D。 (2)完成眼睛看到 C 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 3.如图,发光点 S 射向平面镜的光线中有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是AB 和 CD,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三、填空题 1.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产生的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 传播。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 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爱走温度________、密度________的路径。 (2)赤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声音在传播 时向________(填“上”或“下”)拐弯了。 (3)“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 在清冷的深夜, 姑苏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