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六一观摩评比优秀教案集
华东六省一市观摩评比优秀教案集 第一名:平行与垂直(福建) 第二名:视图 第三名:确定位置 第四名:面积和面积单位 第五名:100 以内数的认识 第六名:平移(江西) 第七名:毫米、分米的认识 第八名:分数的意义 第九名:有趣的图形 第十名:算 24 点 第十一名:平移和旋转(福建) 第十二名:近似数 第十三名:商不变性质 第十四名:周长 第十五名:巧妙搭配 第一名 平行与垂直 福建省泉州师范附小谢玉娓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8 册第 130—134 页。 (重组教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 信心。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挂图等。 [本节课以人教版的教材内容为依托,以《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指导,遵循学生的认 知规律,力求创造性地借用教材。在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力求体现:1、注意创设生活情 境,使数学学习更贴近学生;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3、努力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4、注重发挥 评价的激励性作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摆完后,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 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 (分组讨论)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图形特征。 1、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这些图形,同 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2、尝试把摆出的图形进行分类。 (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 3、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4、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师: 同学们, 我们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时, 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也就有了不同的分类结果。 根据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需要,如果按照“相交”或者“不相交”来分的话,大家认为应 该怎样分? 刚才老师已经领略了同学们的风采,你们真是好样儿的。学习就该这样,要敢想、敢说、敢 问,还要会动手、动口和动脑! (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 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2、再次分类,并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让学生质疑。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 (揭示课题) 4、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 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 同学们,你们还能找一找、 想一想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 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 (学生 举例)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一)折纸 1、 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生活中很多的平等线与垂线, 那要是给每个同学一张这样的不规则纸, 你们能动手折一折,折出垂线与平行线吗?这可有一定难度,愿意接受挑战吗? 2、学生动手折垂线,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大家都折出垂线了吗?哪个小老师愿意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你是怎样折的? 4、请在刚才折的基础上,再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平行。有困难的,可以和小组同学讨 论讨论。 5、学生演示。 师: 大家可真不简单, 能够动手折出垂线和平行线! 现在, 请迅速把这些手工纸收在抽屉里。 这几个小组的动作可真快,看来,你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拓展练习:贴挂图 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 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第三名 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实验教科书第3 册 84 页—85 页。 教学目的: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 、 “第几组第几个” 、 “第几层第几本”等 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使学生懂得观察要有序,表 达要有条理。 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4、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具准备:课件、电话、两扇门、贴上电影院座位号码、48 张动物图、48 张房屋 图、24 张方格纸、48 张电影票。 学具准备:每人一张电影票、一幅住宅图、一幅动物图、一只水彩笔,每两人一 张方格纸,七颗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引入: (响起电话声) “咦,电话铃响了,我们来接听一下! ” “喂,你好,请问是***小学吗? 我是来听课的,可我找不到阶梯教室,请问阶梯教室在哪里?” 谁告诉这位老师?(学生回答) 过渡: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就是这个阶梯教室所处的位置。 任何物体都有它所处的位置, 生活 中我们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呢?这就是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二、体会感悟,学习新知。 (一)学习例 1。 1、初读信息,形成认知矛盾。 谈话:早晨,小动物们在做操了。你瞧,它们的队伍排得多整齐啊!在这么多小动物里,有 一个是孙老师最喜欢的, 它在第四排第二个, 根据你的经验, 能找到学生可能得出几种答案: (1)从前往后数第四排,从左往右数第二个,小兔; (2)从后往前数第四排,从左往右数第二个,小猫; (3)从前往后数第四排,从右往左数第二个,小狗。 (4)从后往前数第四排,从右往左数第二个,小猪。 „„ 提问:咦,我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你们怎么会找出这么多呢?什么原因?(学生在小组 里讨论) 小结:看的方法不一样,所以小朋友找出动物都不一样。看来大家都有自己找位置的方法, 小动物们也有确定位置的方法,想听听吗? 2、再读信息,学会确定位置。 (1) “第几排”怎样定? (电脑播放:小猴说: “我在第一排第一个。 ”小熊说: “我在第二排第三个” 。 ) 提问:听了小动物的话, 现在你知道哪里是第一排了吗?第二排呢?指导方法: 我们先根据 小猴在第一排,小熊在第二排,看出从前往后数,这最前面的是第一排、第二排„„ (2) “第几个”怎样定? 提问: 谁站在第一排第一个?第一排第二个是——?我们根据小猴在第一个, 小熊在第三个, 看出从左往右数,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确定了方法, 现在你能肯定第四排第二个动物是 什么吗?(学生回答) (二)练习。 (1)用“第几排第几个”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 (先说动物,再说位置,引导其他同学作出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