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文献综述
产业集聚机制的文献综述 产业聚集是一个较为古老的经济现象, 也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表现出的显著 特征。 关于产业聚集机制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不同学科和流派从不同的视 角比较、分析了产业聚集问题,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产业聚集理论形成 和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新古典学派、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等, 产业聚集机制理论可以分为理论形成、发展和最新研究进展三个阶段。近年来, 由于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 我国产业集聚现象在各区域都较为明显。 纵观国 内外学者对中国产业集聚的研究,本文试图从国内外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综述、 产业聚集机制的影响因素、产业集聚机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 一、国外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综述 17 世纪创立的古典生产区位理论,包括河流、交通、资源等自然因素,被 认为是产业集聚力的来源,且在传统的经济地理学中研究成果颇丰。Krugman 等 人从经验上证明了一个地区优越的自然属性在城市区位的形成上具有先天比较 优势(Fujita和 Mori,1996;Krugman,1993;Matsuyama 和 Takahashi,1998) 。 1977 年,Dixit和 Stigliz联合发表了《垄断竞争与产品的多样性》一文,开创了不 完全竞争理论的建模技术, 学者们开始从不完全竞争范式中探寻解释传统经济地 理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集聚机制。 Marshall(1920)是最早从外部性中寻找企业集聚 机制的经济学家,在其代表作《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他认为规模经济应有内外 之分,内部规模经济是企业内部生产能力的扩展,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外部 规模经济包涵范围广,主要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分工协作,从事专业化生产和劳动 力市场、技术知识及基础设施的共享。Harris 最先提出企业应靠近大市场进行 生产经济活动的市场潜力理论(Harris,1954)。而 Puga(1999)的研究表明当产品 的运输成本与工人在地区间的流动成本较低时, 会促使企业分散从事生产与经营 活动。Papageorgiou 和 Thisse(1985)假设企业与消费者数量呈正态分布,企业 希望选择靠近大市场区域从事生产活动, 且生产者集聚带来产品多样化引致偏好 多样化的消费者集聚,从而,推动了土地租金价格上涨和厂商之间竞争加剧,进 而形成均衡的空间集聚分布。Fernandez(2005)在地区政府的财政收支与地方公 共服务水平呈正向关系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 分析结论表明地方政府采取资本税 优惠的政策虽能有效地防止资本外逃、保护地方税基,并吸引更多产业集聚,但 这却降低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 Borck 和 Pflueger(2006)却认为即使 在集聚租为零的条件下, 地区间税收政策博弈的均衡结果使得地区间的税收不相 等,会产生多个集聚中心—“偏集聚” 。 二、国内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综述 与国外研究相比, 国内对产业聚集机制的研究起步较晚,关于这一主题的系 统性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当时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产业聚集的概念介绍、 形成机理及其原因等方面。仇保兴(1999)在其著作《小企业集群研究》中,比较 系统地研究了小企业在特定地点聚集的一些特征,并对小企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及 其演变作了分析。仇宝兴认为,企业集群是介于层级组织与市场组织之间的一种 中间性组织, 并把企业集群定义为一群自主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依据专业化 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一种中间性组织,其作用是能有效克服内部组织失灵和市 场失灵。王缉慈(2001)在其著作《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中,系统 介绍了国外产业聚集理论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的现实,对 国内外企业集群的典型案例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比较,认为培育区域特色产业、 发展专业化产业区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对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传统区 域发展理论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政策建议,即应该发展 企业集群,营造区域创新环境,走多样化、具有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金祥荣和 朱希伟(2002)认为,专业化产业区产业内的聚集力量来源于产品差别、集体学习 和相互依赖, 产业特定性要素在特定地理空间的大规模聚集解释了专业化产业区 的起源与演化,并用数量模型分析和论证了产业聚集的内在机制和动力。朱英明 (2003)对国内外产业聚集理论进行了研究与述评,并研究了产业聚集对创新和学 习的影响以及产业聚集与区域发展的的关系。徐康宁(2006)在对产业聚集的相关 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自然禀赋、专业分工、外来投资和制度变迁等几个方面重 点研究了产业聚集形成的原因,同时,还对产业聚集的经济绩效,即产业聚集对 区域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罗能生、谢里、谭真勇(2009)从产业集 聚与经济增长的内生互动机理与经验实证两个方面,梳理和归纳了该领域前沿的 研究成果, 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为政府从宏观层面有效地协调 地区间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三、产业聚集机制的影响因素 影响产业聚集的因素颇多,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 研究。Ellison 和 Glaeser(1999)考察并发现了自然禀赋优势对产业聚集的重要 作用。 Glaeser 和 Kohlhase(2004)认为, 自然禀赋的重要性依赖于运输成本的高 低,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实际运输成本的下降幅度达到 90%,因此,自然禀赋对 产业聚集的作用已越来越弱。 Holmes(1999)发现了投入共享和产业聚集的正相关 关系。Wood 和 Parr(2005)考察了交易成本和聚集经济的关系,在他们看来,除 了生产成本之外,交易成本也是影响聚集经济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由于各地 区的制度、商业、文化和语言等特性随着空间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些差异 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交易成本,厂商聚集于某一区位可以节约交易成本。 Rosenthal 和 Strange(2001)运用EG系数测算了美国制造业在邮政编码、县和州 三个区域层次的聚集程度,考察了制造业聚集的微观经济基础,结果表明, 劳动 力市场共享在各个区域层次显著影响制造业聚集,知识溢出只在邮政编码区域层 次上显著,运输成本和自然禀赋优势对产业聚集的影响随地理单元的大小而不 同, 对以州为地理单元的产业聚集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而对较小的地理单元的 产业聚集没有多少影响。 国内也有学者对产业聚集的影响因素作了比较细致的研 究。 文玫(2004)用第二、 三次工业普查的数据考查了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集中程 度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工业聚集于市场大的地区;低交易成本和运输费用有 助于工业聚集于该地区; 工业中心内较高的工资和价格水平对厂商在区域间的选 址没有显著影响。 路江涌和陶志刚(2007)运用 EG 系数作为衡量行业聚集的指标, 研究了行业聚集的微观基础, 他们的分析是基于行业的。 其研究结果表明, 地方 保护主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聚集;溢出效应、运输成本是影 响行业聚集的重要因素。此外,他们还研究了自然资源禀赋对行业聚集的作用。 他们以农产品投入比率、 矿产品投入比率以及电、 燃气和水投入的比率作为衡量 自然禀赋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