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
. .一、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一、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除了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的 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腹泻(diarrhea) 每日排便 3 次以上, 且粪便性状异常, 如稀便、 水样便、 粘液便、 脓血便或血便等。 2.2 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 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所引起的、 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 征的一组肠道传染病,本标准则仅指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 外的感染性腹泻。 3、诊断依据 3.1 流行病学史 全年均可发病,但具有明显季节高峰,发病高峰季节常随地区和 病原体的不同而异;细菌性腹泻一般夏秋季节多发,而病毒感染性腹 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腹泻等则秋冬季节发病较多。 发病者常有不 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病原携带者、腹泻动物、带菌动 物接触史,或有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需排除致泻性的过敏原、化 学药品暴露史及症状性、 器官功能失调等非感染性腹泻病史。 食 (水) 源性感染常为集体发病并有共进可疑食物(水)史;某些沙门菌(如 鼠伤寒沙门菌)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A 组轮状病毒和柯萨奇 病毒感染可在婴儿群体中引起暴发流行。 主要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腹 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参见附录 A。 3.2 临床表现 3.2.1 每日大便次数≥3 次,粪便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粘 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等,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 及全身不适。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克 等,甚至危及生命。主要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参见附 录 A。 3.2.2 已排除由 O1 血清群和 O139 血清群霍乱弧菌、志贺菌属、溶组 织内阿米巴及伤寒沙门菌以及甲、 乙、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的腹泻。 3.3 实验室检查 3.3.1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有性状改变,常为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稀便、水样便。 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镜检可有多量红、白细胞,多见于沙门 菌、侵袭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弯曲菌、耶尔森菌等细菌 和某些病毒所致的腹泻。 稀便、水样便,镜检可有少量货无红、白细胞,多见于肠产毒性 大肠杆菌、轮状病毒、隐孢子虫、气单胞菌等所致的腹泻。 3.3.2病原检查 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检出 O1 血清群和 O139 血清群霍乱 弧菌、志贺菌属、溶组织内阿米巴及伤寒沙门菌以及甲、乙、丙型副 伤寒沙门菌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原体, 或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核酸片 段检测阳性(详见附录 B) 注: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病原检测时, 应遵照相关规定执行。 4诊断原则 临床诊断应综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分辨常规检查等进 行。病原确诊则应依据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检出的病原体, 或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核酸片段检测阳性。 5诊断 5.1 临床诊断病例:应同时符合 3.2、3.3.1、3.1 供参考。 5.2 确诊病例:应同时符合临床诊断和 3.3.2. 6 鉴别诊断 应与霍乱、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非感染性 腹泻做鉴别诊断。参见附录 C。 附录附录 A A (资料性附录)(资料性附录) 常见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特征常见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特征 A.1 沙门菌肠炎 沙门菌肠炎包括除伤寒及甲、 乙、丙型副伤寒以外的所有沙门菌 感染。 沙门菌为格兰阴性短小杆菌、 无荚膜, 有动力, 抗原结构复杂。 在水、牛乳或肉类食品中能存活一年以上,加热60℃30min 可灭活, 对含 0.3mg/L~0.5mg/L 余氧的氯化消毒饮用水及酚、 阳光等敏感。传 染源为病人、 带菌者、 患病及带菌动物。 以食源性和医源性传播为主, 也可通过水源,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幼儿(尤其1 岁以内)更 敏感。全年均可发病,夏秋季多发。沙门菌感染可呈胃肠型、伤寒型 和败血型。胃肠型潜伏期多为 6h~24h,急性起病,伴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婴幼儿交易发生脱水和电解质 。粪便多为黄色或绿色稀 水便,3 带有粘液和血,粪便镜检可见较多的白细胞及血红细胞,并 可见巨噬细胞。 A.2 肠致谢性大肠杆菌肠炎 大肠杆菌是格兰阴性杆菌,无芽孢,多有鞭毛。主要抗原为O、 H、K 抗原。引起感染性腹泻的有 3 个病原群: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EPEC) , 肠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ETEC) 、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 (EIEC)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EHEC/VTEC) ,肠集聚性粘 附大肠杆菌(EAggEC) 。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 60min 或 60℃ 15min 仍有部分细菌存活。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 周致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及带菌者,以粪- 口途径为主要传播方式,人群普遍易感,但幼儿多见, 5 月~6 月为发 病高峰。轻症者不发热,大便每日3 次~10 余次,黄色蛋花样,量较 多,重症患者可有发热、呕吐、腹痛、腹胀,成粘液便,腹泻严重者 可脱水、酸中毒表现。成人常急性起病,脐周腹痛伴痢疾样大便。粪 便镜检可见少许红、白细胞,偶可满视野,并有大量脂肪颗粒。 肠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病人和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主 要通过被污染的水体、 食品、 牛奶、 饮料等传播, 可散发或暴发流行, 多表现为“旅游者腹泻”或食物中毒。人群对ETEC 普遍易感,成人、 发病。潜伏期一般为0.5d~0.7d。症状表现 i 分泌性腹泻、大便呈水 样。伴有腹部痉挛、 恶心、呕吐、头痛、 肌痛,很少发热。病情轻重 , 有的仅有轻微腹泻, 有的呈重霍乱样, 重度脱水, 酸中毒, 甚至死亡。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可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引起暴发或流 行,也可因接触传播形成散发病例;成人、儿童均可发病。临床表现 与菌痢相似、临床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EHEC/VTEC)家禽和家 畜为其贮存宿主和主要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也是传染源之 一;经消化道以及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但以老人,儿童为主; 季节性明显,7 月~9 月为流行高峰。主要临床表现为 痉挛性疼痛、 不适, 初为水样便, 继之转为鲜血性粪便, 不发热或低热, 可伴恶心、 呕吐及上感样症状。大便镜检极少见炎症渗出性细胞。 多数病人表现 为自限性疾病;少数病人可继发急性溶血性尿毒症综合症(HUS)以 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肠集聚性粘附大肠杆菌(EAggEC)主要与小儿顽固性腹泻有关, 症状可持续两周或以上。A.3 致泻性弧菌肠炎 本标准中致泻性弧菌包括副溶血弧菌、河弧菌、拟态弧菌、霍利 斯弧菌等。副溶血弧菌为革兰染色阴性、无芽孢、具有鞭毛,呈杆状 或稍弯曲样,形态多变,嗜盐生长、氧化酶阳性,不发酵蔗糖。临床 分离株大多神奈川试验阳性,环境分离株一般为阴性,耐碱畏酸,对 热敏感,56℃ 3min 死亡,一般消毒剂敏感。本病传染来源为带菌的 海产品,近海淡水鱼带菌较高。患者为传染源。本菌主要通过食物传 播;各年龄均易感,以青壮年居多; 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