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简答题及答案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简答题: 一、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1、战略规划。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 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致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 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 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 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3、制度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 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 化管理等内容。 4、人员规划。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 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 人员供需平衡等。 5、费用规划。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 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 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二、简述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作用和程序。 内容: 在企业单位中,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它的名称、工作条件、工作 地点、工作范围、工作对象以及所使用的工作资料。 1、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首先要对岗位存在的 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 进行系统的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 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 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 括。2、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以后,应根据岗位自身的 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具备的, 诸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理品质、身体状况等方 面的资格和条件。 3、将上述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文字 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 事文件。 作用: 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 条件。 4、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 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 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程序: (一)准备阶段 本阶段的具体任务是:了解情况,建立联系,设计岗位调查的方 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 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 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 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 (1)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 (2)确定调查 的对象和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 (4)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 明。 (5)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3、为了搞好工作岗位分析,还应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 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使有关员工对 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4、 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 程序, 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 以便逐项完成。 5、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具体的实施步骤 和调查方法。必要时可先对若干个重点岗位进行初步调查分析, 以便取得岗位调查的经验。 (二)调查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方案,对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 研究。 (三)总结分析阶段 本阶段是岗位分析的最后环节。它首先对岗位调查的结果进行深 入细致的分析,最后,再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作出全面的归纳 和总结。 三、简述工作岗位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1、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则。2、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3、责权利相 对应的原则。 方法: (一)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是运用调查研究的实证方法,对现 行岗位活动的内容和步骤,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 找出其中不必要不合理的部分,寻求构建更为安全经济、简便有 效作业程序的一种专门技术。包括:1、程序分析。2、动作研究。 (二)现代工效学的方法,是研究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工作规律、 工作方法、工作程序、细微动作、作业环境、疲劳规律、人机匹 配,以及在工程技术总体设计中人机关系的一门科学。 (三)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对企业的岗位设计来说,除了上述 可采用的两种方法之外,最具现实意义的是工业工程所阐明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四、简述企业定员的作用、原则。 作用: 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2、合理的劳动定员 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3、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 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 的素质。 原则: (一)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二)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1、产品方案设计要科学。 2、提供兼职。 3、工作应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划分。 (三)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企业内人员的比例关系包括:直接生产人员和非直接生产人员的 比例关系;基本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的比例关系;非直接生 产人员内部各类人员以及基本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内部各工 种之间的比例关系等。 (四)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五)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 (六)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 五、说明企业定员的基本方法。 (一)按劳动效率定员 是根据生产任务和工人的劳动效率、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 (二)按设备定员 是根据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和开动的班次、工人看管定额,以及 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 (三)按岗位定员 是根据岗位的多少,以及岗位的工作量大小来计算定员人数。 (四)按比例定员 按照与企业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的比例,来计算某类人员 的定员人数。 (五)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 主要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定员。 六、介绍企业定员的新方法。 (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管理人员进行定员。 (二)运用概率推断确定经济合理的医务人员人数。 (三)运用排队论确定经济合理的工具保管员人数。 (四)零基定员法。 七、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特点与构成。 特点: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1、录用。2、保持。3、发展。4、考评。5、调整。 (二)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现了物质存在与精神意识的统一。 构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可以从基础性管理制度和员工管理制 度两方面入手,进行规划设计。 基础管理制度包括:①组织机构和设置调整的规定;②工作岗位 分析与评价工作的规定;③岗位设置和人员费用预算的规定;④ 对内对外人员招聘的规定;⑤员工绩效管理的规定;⑥人员培训 与开发的规定;⑦薪酬福利规定;⑧劳动保护用品与安全事故处 理的规定;⑨职业病防治与检查的规定等。 员工管理制度包括:工作时间的规定;考勤规定;休假规定;年 休假的规定;女工劳动保护与计划生育规定;员工奖惩规定;员 工差旅费管理规定;员工佩戴胸卡的规定;员工因私出境规定; 员工内部沟通渠道的规定;员工合理化建议的规定;员工越级投 诉的规定;员工满意度调查的规定等。 八、简述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原则、要求和步骤。 原则: (一)共同发展原则 (二)适合企业特点 (三)学习与创新并重 (四)符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