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
2 落 花 生 文本分析: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来写, 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 作者详细描述了一家 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赞美了花生不图虚名、默 默奉献的品格; 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在教学设计中,教 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反复朗读中重点体会父亲的 话的含义,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 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亩、吩、榨”等 6 个生字(包括 1 个多音字),会写“播、浇、 吩”等 9 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够分得清文中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并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 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教育学生要学习花生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的高尚 品格。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并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 的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2.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 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课时安排:2 课时 1.会认“亩、吩、榨”等 6 个生字(包括 1 个多音字),会写“播、浇、吩” 等 9 个生字。理解“播种、吩咐、爱慕”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 3.初步理解文章内容,明白文章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自主学习字词的方法,提高识记生字新词的能 力。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有关花生的童谣,导入课文。 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唱童谣吗?现在老师就给你们展示一个, 请同学们 学着唱一唱。(课件出示童谣:“绿叶子,小黄花,沙土地下安了家,安了家。 等到花落地呀,地下生出好多胖娃娃,胖娃娃。”)童谣里唱的是什么呢?(学 生答。)对,是花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花生有关的课文。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教师板书:落花生。) 明确: 花生又叫落花生, 因为花生的花落了, 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花生荚, 所以叫落花生。 3.教师过渡,引出新课。 过渡: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其父关于 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 人有用的人,因而常用笔名“落华生”。那么,关于花生,他的父亲谈了些什么, 是怎样谈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篇课文去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介绍作者: 许地山(1893—1941)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笔名落华生。1920 年毕业 于燕京大学,后曾留学美国、英国。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 学等校任教。后在香港大学任教,并从事进步文化活动,是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 一。他创作的小说表现出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倾向,著有《空山灵雨》《缀网劳 蛛》等作品;翻译了《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等文学作品;编著有《印度文 学》及《中国道教史》(上)等。 ◆了解背景: 本文的创作与作者的父亲有关。 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曾是清政府驻台湾筹防 局统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面对侵略,许南英率部奋起抗击,但由于清朝政 府的腐败,台湾沦陷。出于爱国之心,许南英毅然抛弃家产,携全家回福建定居。 许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要求子女们为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不 求虚荣。所以, 许地山后来不仅写了《落花生》一文追忆父亲的教诲,而且以 “落 华生”为笔名勉励自己。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教师检测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区别形近字并组词。教师提示易读错字、 易写错字。 (教师课件出示生字,提示学生注意加色的字。) 半亩 播种 浇水 吩咐 茅亭 榨油 爱慕 矮矮地 便宜 石榴 ◆识字方法:“亩”可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来识记;“播、浇、榨”可结合动 画演示的方式来识记;“亭、榴”可结合具体的图片来识记;“吩、咐、慕”可 结合其形近字来识记。 ◆需注意的字音:“榨”是翘舌音,“亭”是后鼻音,“榴”是边音。 ◆需注意的字形:“浇”右上部不要多写一点,写成“戈”;“榨”右上部 是“穴”,不是“宀”;“慕”下方是“”,不要写成“小”或“”。 辨字:浇——挠——绕 咐——附 慕——暮——幕 (2)掌握多音字,学会运用。 巧记: “便” 仅仅在 “大腹便便” “便宜” 中读 “pián” ,其余都读 “biàn” 。 运用:小区门口新开了一家便(biàn)利店,里面的东西很便(pián) 宜,大大方便(biàn)了人们的生活。 (3)理解词语。 (教师说词语的意思,学生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预设: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 要提醒学生依据 “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的原则,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开拓扩展。文中指把原来荒着的地开垦出来。(开辟) ②口头指派或命令;嘱咐。(吩咐) ③喜欢羡慕;喜爱倾慕。(爱慕) 4.学生自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圈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 2.学生分组交流圈画的内容,教师结合交流情况点拨理解重点词语。 词语的意义,有词典上记载的固有含义,也有受语境制约产生的临时含义。 因此在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时, 就应当既联系语境, 又结合它固有的含义来进行。 3.朗读与交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阅读与思考: ①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②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其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课 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个方面的内容;种花 生、收花生、尝花生是略写,议花生是详写。) ③课文中哪些词语是写种花生的经过的?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买 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步骤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④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姐姐说味儿美; 哥哥说可以榨油;“我” 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之处是它的果实埋在地里,它虽不好 看,却很有用。) ⑤本文看似在写花生,其实是赞美像花生一样的人,这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方 法?(借物喻人。)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通过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 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 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合作与交流: 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归纳出每一层分别写了 什么。 过渡:刚刚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 一起来给课文划分层次。 ◆结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