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劳动力配置复习要点
20112011 年年 7 7 月宏观劳动力配置复习要点月宏观劳动力配置复习要点 题型:单选:20%,20 题 多选:10%,5 题 名词解释:20%,4—5 题 简答:26%—30%,4—5 题 论述:20%—24%,2 题 选择题主要看练习册,注意主观题答题时不要空题,即使不会也要按照自选择题主要看练习册,注意主观题答题时不要空题,即使不会也要按照自 己的理解来写一些内容。己的理解来写一些内容。 以下为本次复习要点: 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导论 1、在所有的生产要素中,劳动力要素是唯一具有能动性、革命性的要素, 它的开发利用程度将决定其他社会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 (课本第 1 页) 2、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分配劳动力资源,其实质就是合理分配社会劳动时 间;而合理分配社会时间资源,就是合理分配劳动力资源,这两者的含义和实质 是一样的。 (课本第 3 页) 3、宏观劳动力配置(名词解释)作为劳动经济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中心任务是研究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但它不是从微观的角度,不是研究 企业内部各岗位的劳动力资源配置,而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劳动力资源在产业 间、地区间、行业间如何进行配置。 (课本第 4 页) 第二章 宏观劳动力配置原理 1、劳动力的概念(课本第 9 页) 劳动力这一概念通常有三种解释:一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二是指具有劳动 能力的人,即劳动者;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即社会 劳动力。其中第一种解释表达了劳动力最基本、最主要的含义。 正确全面的理解劳动力的概念,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 二是劳动力存在于人体之中。三是劳动能 力包括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四是劳动力和劳动不同,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劳 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和表现,是体力和智力使用的过程,而劳动力则是劳动的前提 条件和基础。 2、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资源也被称为人力资源、劳动资源,它是指一定范围内(一个国家或 地区)在一定时点上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称。 (课本第 10 页)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优化结合关键在于劳动力的个 人所有,其重要原因在于:1)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两者的结 合构成生产过程。因此, 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对于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具有重 要的作用。2)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是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前提。3)劳动 力的个人所有体现了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 (课本第 17 页) 4、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使用价值多少的主要指标 之一。 在使用价值生产量一定的情况下, 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 比,即劳动生产率越高,所需劳动力数量越少;劳动生产率越低,所需劳动力的 数量越多。 (课本第 20 页) 5、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劳动者从事产品生产的能力和效率的指标。通常,劳 动生产率有两种计量方法:一是以单位劳动时间(小时、工作日、周、年)内所 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二是以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课本 第 20 页) 6、影响和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众多,但是,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三大 类:物质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 (重点)(重点) (一)物质技术因素。物质技术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有:1、劳动 手段。2、能源 3、劳动对象 4、生产工艺 5、生产力布局 (二) 社会经济因素。 1、 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 2、 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3、 劳动组织 4、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 5、劳动者的生活条件。 (三)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一些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天然资源等也 会影响到劳动生产率。 社会生产关系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社会条件之一, 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产品的分配形式也不同,最终对劳动 生产率的影响也不同。 (课本第 22 页) 7、产权是分析经济问题的一个关键概念,产权是市场交易中有效配置资源 的基础,它决定着资源的使用方式。产权包括所有权、收益权、处置权,而这些 权利决定着经济主体的行为。一般来说,产权结构通常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排 他性、可转让性、强制性(课本第 25 页) 8、在劳动力市场上如何安排劳动力的投资收益权是决定劳动力交易的基础 和前提,是决定劳动力资源有限配置的核心和关键(课本第 25 页) 9、产权制度是决定资源配置的基础,也是决定配置效率的前提。(课本第 25 页) 10、交易成本(名词解释) :从狭义上看,交易成本是一项交易所需花费的 时间和精力;从广义上看,它是指协商谈判所需的各种资源的使用,包括制定谈 判策略所需信息的成本,所花的时间,以及防止受到欺骗所花的成本(课本第 26 页) 11、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否有效,判断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这是需要探讨的 问题。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力的配置也会发生变化。 合理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效益的保障,是增加社会财 富的重要方面。 调整劳动力资源配置也是优化生产力布局的措施。合理的劳动力 配置保证社会成员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的使用价值总量得到平衡和满足。 劳动 力资源配置影响着社会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变动以及人们的 生活与思想方式等诸方面。反过来, 这些因素也影响和决定着劳动力资源的配置 方式和配置内容,其中社会生产力水平对劳动力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课本第 28 页) 第三章 我国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历史变革 1、具体来看,传统的配置方式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来实现对劳动力资源的 计划配置的,主要包括两个制度: 第一,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劳动力行政统一调配的原则: 一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二是区别轻重缓急,保证重点三是坚持自力更 生,先内后外四是力求专业对口,发挥专长 五是以地区为主,就近调配。 第二统包统配制度。 统包统配制度是对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员由国家统一进行 安置的劳动制度(课本第 33 页) 2、传统体制下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了解) (一)1950-1957 年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二)1958-1978 年劳动力资源 统包统配。 劳动力资源采取统包统配的方式, 劳动力没有择业和选择工作地点的 自由, 一切由政府按照国家发展战略的计划统一安排。农村劳动力在公社内参加 统一劳动,统一分配。 (三)1979 年至今(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课本第 34 页,此处应该对经济发展过程有大体上的了解) 3、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存在的原因(重点,此处应该是一个论述题) 其存在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劳动力退出障碍互为因果 (二)体制内劳动力配置者的既得利益刚性 (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严重滞后 (四)劳动力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都严重失衡(如果是论述题,答题时要对 每个大标题都要展开论述,具体见课本第 45-48 页) 第四章劳动力流动与配置 1、劳动力流动指劳动者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为主要动机而产生的移动。通 俗地讲, 劳动力流动就是劳动力因变换工作岗位、 职业或工作区域而产生的移动。 (课本第 58 页) 2、劳动力迁移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劳动力在本地更换行业,二是劳动力 地域性迁移(易地在同一行业就业) ,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