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综合性活动型思政新课堂
构建综合性活动型思政新课堂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构建综合性、活动型思政 新课堂,要围绕核心素养培育,明确思想政治的课程性质,把握学科内容 与活动形式的辩证关系,找到综合性内容与活动型形式融合的有效载体 “学习主线”,并集成教学模式、提升课堂品位。 关键词:思政新课堂;综合性;活动型;学习主线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把课程性质界定为: “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 本目的,是……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 地。那么,思政课如何构建综合性、活动型新课堂呢?笔者认为,应该围 绕核心素养,正确理解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性质,找到综合性内容与活动型 形式融合的有效载体,并集成教学模式、提升课堂品位。 一、正确把握学习内容与活动形式的辩证关系 (一)二者有所区别,不应混淆 1.综合性内容是指通过加工,把分散的知识信息组成有机整体,其基 本要求是形成结构化内容。它体现知识系统化、情境化、应用化和素养化, 主要分为四种情形。一是知识自身建构,实现学科内综合、学科间综合甚 至跨学科综合;二是知识运用建构,实现知识与情境问题的深度关联,运 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知识拓展建构,实现知识与真实世 界、社会实践、学生生活的广泛关联,为课堂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四是 学习目标建构,把三维目标整合和提升为学科核心素养。 2.活动型形式是指把活动作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实现师生良性互动、 教学和谐共舞,其基本要求是设计序列化活动。它体现教师主导性、学生 主体性、活动学科化和社会实践化,主要分为四种情形。一是教师活动, 如引导、组织、精讲、释疑、评价等 ;二是学生活动,既包括自学、合作、 探究、展示等行为活动,也包括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等思维活 动;三是学科活动,自主、合作、探究是所有学科倡导的一般活动,而围 绕议题,开展辨析式学习,是本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倡导的特有的学科活 动;四是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职业体验等,它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十分重要,但本文暂不探讨。 1.综合性内容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载体。脱离情境问题的知识, 或者虚假的情境、次要的问题、零散的知识和僵化的答案,都不利于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精当加工的真实情境、基本问题、必备知识、多样 答案以及由此进行的深度学习,才能为学生成长提供充分有益的养料。 2.活动型形式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脱离活动的教学是单 向传授和被动接受,杂乱、肤浅、脱离学生实际的活动,也缺乏学习实效。 只有精心设计序列、适宜的真实活动,才能把可能的“内容养料”转化为 促进学生发展的真正的“成长养分”。 3.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做到综合性内容与活动型形式有机融合。脱离 内容的活动会泛化为日常行为,学习会变得空洞无物;脱离活动的内容会 走向孤立和僵化,学习将变得没有活力。而且,内容的结构化加工不足, 会阻滞活动开展;活动的序列化设计不当,则会妨碍内容学习。只有使综 合性内容与活动型形式有机关联并系统优化,才能防止知识本位化、活动 形式化、学习超载化等弊端,真正构建素养本位的综合性、活动型思政新 课堂。 二、学习主线是构建综合性、活动型思政新课堂的有效载体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22 年版)》指出,要大力推進教学改革,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与生活关联的、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促进学生 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2022 年 6 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 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 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经过实践探索, 笔者认为,学习主线是综合性内容与活动型形式有机融合的有效载体,对 形成教学新模式、建设思政新课堂具有重要价值。 (一)学习主线的基本内涵 学习主线是指“真实情境—基本问题—必备知识—多样答案”,其中 的“—”表示四个要素的逻辑关系和学习活动(见图1)。它根据教材结 构和试题结构提炼而成,基于情境问题和学习活动,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有 力工具,有别于单一的知识线、情境线、问题线、活动线或它们的机械组 合。 [真实 情境][基本问题][必备知识][多样答案][学][习][活][动] 图 1学习主线 (二)学习主线的重要功能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就是看学生能否运用学科内容应对各种复杂 社会生活情境的问题和挑战。”一线能串珠成链,一轴可集件成体。学习 主线作为整合结构化内容、关联序列化活动的主轴,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 重要功能,它们的共同本质是真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见图2)。 [思想政治 学科课程][综合性][活动型][结构化内容][序列化活动][学习主 线][形成][嵌入][融合][统一][设计][形式][加工][内容] 图 2主线功能 三、运用学习主线构建思政新课堂的教学案例 综合性内容与活动型形式的辩证关系和学习主线对教学设计、课堂实 施提出了新要求。下面,以《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 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的教学片段为例,笔者运用学习主线开展辨析式学 习。 (一)情境问题 议题:世界通信技术发展的哲学思辨。 世界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第一代是 1G,仅限语音模拟信号通话。第 二代是 2G,实现语音的数字化。第三代是 3G,以多媒体通信为主要功能。 第四代是 4G,速度快,实现高清在线视频流畅播放。第五代是5G,具有 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等新特性,通过新链接、新服务、新硬件,为万 物互联打下基础。有人据此认为,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 就是“抛弃”。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辨析。 (二)学习过程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学习主线。 师:请大家围绕主线,剖析情境、思考问题、学用知识和生成答案, 并依序通过自学、讨论、辩论、评价等活动开展辨析式学习。 学生开展自学。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提醒:要独立地学、深刻地想, 没有扎实的自学就没有高质量的讨论和辨析。 约 5 分钟后,学生完成自学,开始讨论;教师参与两组学生的学习, 提醒大家讨论要充分。讨论 3 分钟后,教师组织一位同学当主辩,其他同 学“围攻”。一位女生主动登台,大家欢迎。 生 1:什么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主辩:它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 定一切。 师:问得好,答得妙。同学们还有问题吗? 生 2:“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是什么意思? 主辩:“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是错误的。因为矛盾就是对立 统一,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只看对立而不看统一。 师:能用矛盾的“旧知”解释扬弃的“新知”,这个回答很妙!大家 还有问题吗? 主辩:我补充一下。世界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告诉我们,要坚持辩证否 定观与创新意识,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教室响起热烈的掌声。教师围绕议题和主线开展精讲。第一,整合知 识。辩证否定观之所以不等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除了它们的含义和特征 不同外,要特别注意辩证否定的实质。第二,开展活动。大家主动开展辨 析式学习,除了从是什么、为什么角度思考问题外,还能结合材料补充 “怎么办”。第三,明确价值。课件上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 其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