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黄土高原
多彩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摘要:摘要: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脆弱的生态系统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水 土保持是该地区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基础,是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 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基本现状,探讨了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黄土高原地 区水土保持的建议。本文提倡采用节水型水土保持模式,加强淤地坝工程建设,防范基 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提高生态植被建设质量和效率,推进退耕还林、退人还 植工程建设。只有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发展“混林农业”,加快山区的梯田建设步伐, 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减轻或根除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 态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关键词:水土流失;退耕还林;梯田建设;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地区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叠加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 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最为集中的地区,严重制约当地 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一些地区在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水土流失 仍然是黄土高原上很严峻的一个环境问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努力。搞好水土保持是黄 土高原恢复生态和社会经济建设的基础,关系到当地社会经济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全国 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否顺利进行。 1 1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概况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概况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中北部地区, 其范围东起太行山, 西到日月山, 北起长城沿线, 南抵秦岭,总面积为 6.15×105km2,其中水土流失总面积为4.54×105km2,平均海拔 800—1800m,地貌类型为山地,黄土丘陵和高原沟壑;气候属于东部季风区向西北干旱 区过渡地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年降水量200—600mm,主要集中在6 月,降水时空 分布不均且强度大,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辐射总量为 4.60—6.30×109J/m2[1]。 2 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基本现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基本现状 黄土高原区土壤侵蚀模数为 0.5—2.6×104t/km2·a,地面分割强烈,形成塬、梁、 峁独特的高原景观。 2006 年黄土高原五省区因水蚀、 风蚀造成的水土流失高达 1.2×105 km2。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向黄河输入泥沙 1.6×109t,相当于损失 N、P、K 养分 8.0× 106t,其中甘、陕两省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占总量的80%左右[1]。据统计,黄河每年从 中游带来的泥沙约有 4×108t,淤积在下游河道里,河床每年抬高 10cm,给下游防洪造 1 多彩的黄土高原 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了农业发展滞后,尤其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多 沙粗沙区,造成土壤瘠薄,制约当地农业的增产、增收[1]。 3 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从成因分析看,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所致。自然因素是水土 流失发生的内在条件,人为因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 3.13.1 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地貌、土壤、植被、降雨等。 3.1.13.1.1 地貌地貌 地貌制约着土地利用并影响着水土流失程度。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地貌 的突出特点。黄土高原地貌主要由塬、梁、峁、沟、谷组成。沟壑纵横、坡陡沟深,沟 壑密度为 3—6km/km2, 其中大于 0.5km 的沟壑区达 27 万条, 缓平地只占土地面积的 1/5, 丘陵地区坡度在 15°以上土地占 50%—70%[2]。 长期的流水侵蚀切割, 塑造了残塬梁峁和 沟谷等多种地貌形态。在地貌因素中,坡长坡度对水土流失有很大的影响,而坡长坡度 又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基本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坡度愈大,径流速度愈大,由此而 导致的水土流失也更为严重。 3.1.23.1.2 土壤土壤 土壤是侵蚀的对象,又是影响径流的因素,因此,土壤的各种性质都会对侵蚀产生 影响。土壤容易遭受侵蚀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土壤分散,二是土壤的透水性不良,雨水 的入渗速度慢, 使地面极易形成径流。 黄土高原大部地区为黄土所覆盖, 厚度一般为 100 —200m,土壤中砂粒及粉砂粒含量多、粘粒少、颗粒间粘结力弱、稳定性差,易遭水蚀 和风蚀。 黄土高原土壤抗冲性弱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通常人们利用土壤的 抗蚀性和抗冲性作为衡量土壤抵抗径流侵蚀的能力。土壤愈粘重,胶结物愈多,其抗蚀 性愈强。腐殖质能把土粒胶结成稳定团聚体,因而腐殖质多的土壤抗蚀性强。凡植被较 好和树林茂密的地方,枯枝落叶层厚,其土壤抗冲刷能力极强。而黄土高原植被稀疏气 候干旱,生态脆弱、环境恶劣,土壤质地松散,土壤抗冲性较差,小于 0.01mm 的物理 性粘粒含量仅为5%—10%,土壤沙化严重,土壤抗冲刷系数仅为0.010L·s/g— 0.047L·s/g[3]。 3.1.33.1.3 植被植被 2 多彩的黄土高原 植被对地面起着保护伞作用,与土壤类型与质地相比,植被覆盖程度对土壤入渗速 率有更为重要的影响,植被覆盖的多少决定着土壤水土流失的程度。高大茂密的树木及 草地可以截留大部分雨水,同时还可以削弱雨滴对地面的击溅侵蚀能力。随着植物郁闭 度的增加,使地面出现径流的时间推迟,并使入渗水量增多。土壤的入渗速率高,水就 会迅速渗过土壤表面蓄纳入土体,从而不产生径流和泥沙,减轻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由 于人为的收集薪柴,严重的破坏了地面植被,光山裸岩随处可见,由于燃料极缺,新遣 林地的枯枝落叶也被拾捡干净, 地面覆盖度极低, 田间作物枝叶比较繁茂的时间也较短, 土壤结构难以改良,不利于雨水入渗,因此,水土流失在该地区日愈严重。 3.1.43.1.4 降雨降雨 降雨是水土流失发生的动力,包括了直接击打土壤,形成击溅侵蚀,还可形成地表 径流,冲刷土体,以一种综合效应来影响侵蚀。暴雨在黄土高原的发生频率极高,是造 成水土流失的主要降水形式。黄土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使得黄土高原的暴 雨具有历时短、强度高的特点,6—9 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 60%—75%,如陕西周至 县的黑峪口和山西省太原市梅洞淘的历时 5min 的降雨量均超过 50mm 为国内极值[4]。 严 重的土壤侵蚀往往只发生在几场暴雨中, 一次大的降雨有时可占全年侵蚀量的 80%—90% 左右,输沙量占全年的63.4%—94.9%[5]。而且大的降雨还极易产生地面径流,径流极强 的冲刷和搬运能力,使土壤遭受强烈侵蚀,每次大的降雨过程,都加剧了该地区的水土 流失。 3.23.2 影响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影响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 破坏植被、超载过牧、陡坡开荒及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都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原 因。 3.2.13.2.1 破坏植被破坏植被 随着人口增加和农业生产的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为加速侵蚀现象日益严重,人 口的增长总是伴随着森林植被的破坏和土地使用面积的增大。急于开荒造田,使黄土高 原成片的森林被砍伐,据统计,每隔10 年,森林资源就受到一次严重破坏[6],其结果是 诱发严重的水土流失。 3.2.23.2.2 超载过牧超载过牧 长期以来,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放牧失控,以及放牧强度的增大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