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引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前 言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不仅是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也能有效减轻污水排放对生态环 境的压力。为进一步规范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推动城镇节水减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 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原建设部、科 学技术部发布的《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技术政策》,编制本指南。 本指南提出我国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原则框架,用于指导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的规 划,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及管理。在编制过程中,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广泛征求了 有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开展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总体 上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 本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路线、城镇污水再生处理技术、城镇污 水再生处理工艺方案、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设与设施运行维护、城镇污水再生利用风险 管理,共六章。 本指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管理办 公室、清华大学、天津中水有限公司、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大学、天津 工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本指南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管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负责技术 解释。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11 第二章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路线22 第一节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基本原则2 第二节 再生水利用需求分析2 第三节 规划布局3 第四节 利用途径及单元技术选择4 第三章 城镇污水再生处理技术77 第一节 常规处理技术7 第二节 深度处理技术9 第三节 消毒技术14 第四章 城镇污水再生处理工艺方案1616 第一节 工业利用16 第二节 景观环境利用18 第三节 绿地灌溉利用20 第四节 农田灌溉利用21 第五节 城市杂用23 第六节 地下水回灌24 第五章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设与设施运行维护2626 第一节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设26 第二节 设施运行维护管理29 第六章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风险管理3030 第一节 生产风险管理30 第二节 终端用户风险管理31 第三节 科学研究和公众参与32 附录3535 第一章 总 则 1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城镇集中型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技术方案选择,涵盖城镇污水从收集、处理到 再生利用全过程的管理,指导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规划以及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及管 理。 再生水的主要用途包括工业、景观环境、绿地灌溉、农田灌溉、城市杂用和地下水回灌等。 2 2 总体目标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城镇污水资源、削减水污染负荷、促进水的循环 利用,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推动城镇节水减排,提升我国城镇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水 平,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3 3 指导思想 本指南的指导思想是针对我国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实际需求,结合相关政策的要求和现有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运行实践,借鉴国际相关成果和经验,体现系统性、整体性、合 理性、前瞻性和水质安全性,科学确定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规划以及设施建设、运行、维护 及管理的技术要求。 系统性: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应涵盖从污水收集、处理到利用的全过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 建设和改造应统筹考虑污水再生利用。 整体性: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应纳入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的整体规划。 合理性:城镇污水处理、再生及输配等设施的布局,应充分考虑再生利用的便利性,根据 再生水用户的需求进行合理布局。 前瞻性: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规划和建设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充分借鉴国内外取得的科 研和实践成果。 水质安全性: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核心问题是水质安全。应加强源头管理,确保排入下水 道的污水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同时要提高再生处理工艺及输配过程的可靠 性,从系统上保障再生水水质安全。 第二章 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路线 城第一节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基本原 则 为保障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集中型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 则: (1)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规划应以系统的调研和现状分析为基础,包括污水水源、城镇污水 排放和处理情况、城镇再生水生产与使用现状等,并对制约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各种因素 进行分析,明确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规模与布局应根据城镇的自身特点和客观需求确定。资源型缺水 城镇应以增加水源为主要目标,水质型缺水城镇应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城镇水环境质 量和改善人居环境为主要目标。 (3)再生水应优先用于需水量大、水质要求相对较低、综合成本低、经济和社会效益显 著的用水途径。选择处理工艺时应考虑不同再生水利用途径水质需求的差异,以及从常规 处理到深度处理和后续消毒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同时需兼顾远期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再生水利用需求分析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需求分析包括现状分析和水质水量需求分析。其中现状分析包括: (1)污水水源分析:包括产业结构、主要排水大户的水质特性及水量变化特点等。 (2)城镇污水排放和处理情况分析:包括污水排放量及变化趋势、污水处理设施的工艺 特点、处理能力、运行状况和出水水质等。 (3)城镇再生水生产现状分析:包括城镇污水再生处理设施的工艺类型、生产规模、运 行状况和再生水水质,以及再生水输配方式、输配设施布局和运行状况等。 (4)城镇再生水使用现状分析:包括主要用户分布、再生水主要利用途径及再生水使用 量变化等。 (5)问题分析:对制约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需要重点解决的问 题。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应考虑再生利用的需求,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对于暂时没有再生需求分析应依据城市水资源供需现状及变化趋势、潜在用户分布,确定不同用途的再生水 水质水量需求。具体包括:水需求的地方可以在污水处理厂规划过程中预留深度处理设施位臵和接口。污水处理工艺 的选择应考虑与再生利用途径相匹配。城镇污水再生处理水质目标和处理工艺的确定应考 虑不同用户的需求。在不能同时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选,确定优先利 (1)工业:宜在对当地产业结构以及工业用水大户的用水特点与现状进行充分调研的基 用方向。 础上确定工业用再生水的水质水量需求。 (2)景观环境:宜根据水体功能、环境及质量标准、容量、蒸发耗散量、换水周期、地 下渗透量、水体流动性(流速)、封闭或开放性等因素确定景观环境用再生水的水质水量 需求。 (3)绿地灌溉:宜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特征、绿地类型以及灌溉面积和灌溉周期 等确定绿地灌溉用再生水的水质水量需求。 (4)农田灌溉:宜统筹考虑气候条件、地理位臵、土壤性质、农作物类型以及灌溉面积 和灌溉周期等因素确定农业灌溉用再生水的水质水量需求。 (5)城市杂用:宜在对现有城市杂用水量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利用途径的特征和季 节变化确定城市杂用再生水的水质水量需求,其中冲厕等用水量宜根据可接管用户数量进 行确定。 (6)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