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哲理精心整理积累知识讲解
古诗词哲理精心整理 积累 精品文档 诗词哲理精华积累诗词哲理精华积累 1、“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刘禹锡·《金陵怀古》 【解读】国家的兴亡,取决于人之所为,山川险要并不能起决定的作用。国家的兴亡当取决于清 明的政治、正确的政策和策略。诗人以精炼的语言,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并示警当世,议论 高深,识见卓越。 【哲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解读】在多雨的季节里,天气阴晴不定。若说是晴天,西边还下着雨;若说是雨天,东边还出 着太阳。 【哲理】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要一切以时间、 地点、条件为转移。 , 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刘禹 锡·《竹枝词》 【解读】每逢秋季,就会抒发自己的悲伤寂寞愁苦的情思,可是我却觉得秋日要胜过春天。你看 那晴空万里,秋高气爽,一行白鹭笔直的飞向云端,我的诗情也随之冲向那美丽的苍穹。刘禹锡 在诗中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哲理】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解读】自古及今,人间天上都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生中有无法克服的遗憾,希望各自 珍重。 【哲理】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矛盾具有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 壁》 【解读】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 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哲理】前一句: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后一句: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分析,就容易被局部现象迷惑,不能全 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总的来说;认识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具有局限性。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摆脱主客 观条件的限制,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解读】人和事物一样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哲理】矛盾具有特殊性。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解读】走过了重重的山峦,曲折的河水,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花红柳绿的小山村. 【哲理】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就一定能取得 成功;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丧气,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生出许多希望。 【同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解读】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 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 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哲理】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9、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解读】骄傲自满必然招致损失,谦虚谨慎就会获得好处。 【哲理】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解读】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 获。强调“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 果。 【哲理】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 跃,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11、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顾况·行路难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尊重客观规律;矛盾具有特殊性。 12、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 【解读】沧桑,指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人间正道”是指社会发展规律。 “老”是指因气愤、痛苦而变得衰老。这两句的意思是,天若有情的话,看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 暗残酷,也会气愤不已,变得衰老;人类社会的除旧布新,沧桑变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规律(人间正道)。 【哲理】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说明“世界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新陈代 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遵循客观规律。 13、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杨万里·《桂源铺》 【解读】万山阻挡了小溪奔流的去路,但小溪仍然不屈不饶千方百计地找出路,曲折蜿蜒,不停 地向前奔走,日夜在山间暄闹不停。 【哲理】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规律的客观性。 【同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4、“万物皆备于我”——孟子 【解读】万物都为我而存在,孟子的哲学以心为万物之本,“万物皆备于我”,即备于我心, 【哲理】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15、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文心雕龙)静水观澜 【解读】摇晃树木,见到叶落归根;看到水流的波谰,不知不觉就追溯起它的源头来。 静水,代表那些平静的事物澜;代表那些波澜汹涌的变化。用来描述那些有先见性的人,他们可 以居安思危,了解事物的规律,洞察事物的走向。 【哲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 决定。 16、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 【解读】第一句:羽毛虽然轻,但积聚多了,就可以使船沉没;货物虽然轻,装载多了也可以折 断车轴;众口一词,就是金石也可以消融;流言诽谤多了,骨肉之亲也可以消灭。 第二句:严寒酷暑由春秋逐渐发展而来,事物的兴衰成败开始于极小的得失。 【哲理】体现质量变辩证关系原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同理】“寒署渐于春秋,隆替起于得失”——《晋书》 1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老子《道德经》 【解读】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 有恶的存在。 【哲理】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18、“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兵法》 【解读】处处加以防备,就处处兵力薄弱。 【哲理】强调抓主要矛盾;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寡与众的位置可以相互转化。 19、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 【解读】我们心里的烦恼、忧愁,就像江上一艘搁浅的大船一样,怎么都拖不动。但慢慢等到春 天,河水渐渐涨到某个程度的时候,船就自然浮起来了。形容人的修养到了相当程度的时候,便 是“此日中流自在行”的境界了。 【哲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2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解读】农历的四月,春去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