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文化工业_理论述评
“文化工业”理论述评 戴阿宝 一、何谓“文化工业”? “文化工业”是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的概 念。 他们指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电影和广播„„它们称自己为工 业”。①这种工业不仅是“工艺学的”而且更主要的是,它时刻利用自身媒 体的技术优势及其商业背景进行“公开的欺骗”,从而使大众获得一种“摆 脱思想的解放”。 根据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批判理论”的总体倾向,我们 需要注意“文化工业”概念的特殊内涵。 首先,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所使用 的“文化工业”概念并非是一个中性的概念,而是具有强烈的否定色彩的。 “文化工业”的生成实质上表明了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启蒙在意识形态 方面的倒退”,即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启蒙”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成为利 用自我的一体化策略和能力遮蔽资本主义制度的非合法性、消解大众的自主 意识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工具。 从而“文化工业”由“启蒙”走向了现代 “神话”。 所以“文化工业”意指着一种现代资本主义的文化体系,是与大 众的利益根本对立的。其次,“文化工业”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不同于以 往任何时期的文化形态。“文化工业”用“技术的无比威力”以及标准化、 统一性等的科学意识,瓦解了艺术本身所需求的个性,从而造成了艺术在资本 主义社会里的“终结”趋向。 大众文化由此滋生,并呈现出取而代之之势。 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工业”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和批 判,他们试图提醒人们:“文化工业”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时刻 在扮演着自己既定的角色,其文化目的隐匿在大众娱乐和技术制造的新的感 性对象之中。 归纳起来,“文化工业”主要有如下四个特点: ( 一)“文化工业”的反人本主义倾向。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垄断结 构,“文化工业”制造了一种“普遍的东西与特殊的东西之间的虚假的一致 性”。 仅就个体存在而言,“文化工业”从根本上遮蔽、泯灭了个性,使之 成为虚幻。 由于文化工业的技术着眼于标准化和系列生产,而放弃了“对作 品的逻辑与社会系统的区别”,所以,个人只有当自己与普遍的社会生产、与 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完全一致时,“虚假的个性才能不断成为普遍性”,② “文化工业”才能容忍这种所谓的个性存在。这里,技术违背了它的驾驭者 的意愿,使个人在“文化工业”“启蒙”下的每一个进步,都以牺牲个性为代 价,个体与个性的分离,个体被作为独特的个性而得以保留和承认,实质上意 味着个性本身已在个体的突现中名存实亡。 ( 二)“文化工业”“同一”的艺术风格。“文化工业”制造了一种“机 械上可以进行再生产”的现实通行的文化风格,这种风格就是粗陋的“统一 的文化概念”。 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伟大的艺术家更坚信事物的逻辑, 而不是信赖风格,真正的风格在于表现事物的矛盾特点。但是,作为纯粹的美 学规律的风格,在“文化工业”时代已经成为一种浪漫主义幻想。 因为“文 化工业”不仅通过热烈追求形式和内容、内部和外部、个人和社会的同一最 终使模仿绝对化,不仅制造了技术上特定的统一语言,进而通过强制影响到整 个民族语言,而且“都以同样的方式影响人们傍晚从工厂出来,直到第 二 天 早 晨 为 了 维 持 生 存 必 须 上 班 为 止 的 思想”。③“文化工 业”用人为意志代替了事物逻辑,使艺术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保持了一种无 差异状态,艺术与社会也高度一体化了。 ( 三)“文化工业”的娱乐消遣功能。 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指出,娱乐消 遣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劳动的延续。正因为如此,“文化工业”在资本 主义社会里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成为人的社会劳动的再生产的催化剂。“文 化工业”总是通过不断改变享乐的活动和装潢,使大众在五光十色、琳琅满 目的诱惑中放弃思想,大众在轻松的享乐中所体验到的只是一些“微不足道 的感情联系”。所以,“欢笑在娱乐工业中成了骗取幸福的工具”。④ ( 四)“文化工业”的商业性质。“文化工业”的商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 方面: 一是文化用品的市场效益和利润原则左右着“文化工业”的目的,文化 用品的价值与其使用价值及其交换价值呈现出等值的情形; 一是文化用品本 身呈现出广告性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告成了唯一的艺术品。 所以,正如霍 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指出的那样,“文化用品是一种奇怪的商品。即使它不再 进行交换时,它也完全受交换规律的支配; 即使人们不再使用它时,它也盲目 地被使用”。⑤ 无论是“文化工业”的反人本主义倾向,还是“同一”的艺术风格,以及 娱乐消遣功能和商业性质,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 性。还必须强调的是,“文化工业”是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的。现代传媒技术 ( 广播、电视、电影、录相、立体音响、现代出版系统等)是“文化工业”的 根本性标志。 二、“文化工业”与启蒙自毁 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工业”理论,就必须了解作为其理论背景的 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启蒙理论,以及有关科学危机的思想。在霍克海默和 阿多尔诺的文化理论中,“文化工业”可以说是一 幕启蒙走向自我毁灭的现 代悲剧。 那么,“启蒙”何以会自我走向毁灭?“文化工业”又是在何种意 义上表征着这样一种毁灭?科学危机又与“文化工业”拥有怎样的联系? 在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看来,所谓启蒙精神就是“想消除神话,用知识来 代替幻想”。“从进步思想最广泛的意义来看,历来启蒙的目的都是使人们 摆脱恐惧,成为主人”。⑥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启蒙” 的过程。 这一过程大体经过了两个阶段,即从神话走向启蒙,又从启蒙走向 神话。 启蒙赶走了神话,启蒙又请回了神话。“不可抗拒的进步过程同时也 是不可抗拒的倒退”,这又可称为启蒙的“辩证法”。首先,神话是人对自然 界的一种带有主体意义的认知,是人屈从于自然统治的结果,所以,要“消除 世界的魔力就要根除泛灵论”。科学正是人类手中实施这种根除的有效工 具。科学一方面使神话转变为启蒙,自然界变成了单纯的客观实在; 另一方面 科学吸收了神话中的有益原料,把神话发展成“可以衡量哲学水平的启蒙精 神”。 科学启蒙的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它使人类从被自然控制和奴役的境地 中解救出来。 其次,当人类真正从自然界中走出来之后,启蒙就被赋予了新 的使命。 它不再是为客观世界去蔽,而是要努力寻求一种新的信仰。 但是, 现代资本主义启蒙中的所谓新信仰却是一种新神话。启蒙精神把对思想的思 维推到一边,把思想变成了事物,变成了工具;启蒙使理性变成了“包罗万象 的经济结构的单纯的协助手段”;启蒙使人选择了对生产的统治权,但是“随 着支配自然界威力的增长,社会制度支配人的权力也猛烈增长”。⑦就这样, 启蒙作为旨在把人类从恐怖和迷信中解放出来的进步思想,却一步步走向了 自己的反面。启蒙制造了新的神话,这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神话,而且是人 与人之间的神话。启蒙不断以内在精神的丧失去换取外在的物质成就,以社 会进步为由要求人们服从与日俱增的秩序权威。 启蒙自毁,从另一角度说是与霍克海默关于科学危机的思想相关的。 所 谓科学危机是霍克海默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批判性认识。霍克海默指出,作为 人类的生产力之一的科学技术,使现代的工业体系成为可能,成为创造社会价 值的手段,但是这种贡献并不能说明科学存在的合理性和真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