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知识要点萧山电大
(实务篇)《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知识要点 第四章 社区早期教育基地的开办与管理 附设在幼儿园中的社区早期教育基地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是以婴幼儿及其父母为 指导对象、以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亲子活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家庭教 育指导的组织形式。通常是教育者、婴幼儿和家长亲临教育现场,通过亲子群体之间的活 动和交流,增进亲情关系,加强家长对婴幼儿教育的理解,以普及科学教育观念和早期教 育方法,使婴幼儿得到健康发展。 第一节 社区早期教育基地的开办 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存在着专门的经营性亲子园(如红黄蓝等早教机构)、幼儿园(包 括公办园、街道园和民办园)附设的亲子园以及以社区为依托的亲子园。因此,从亲子园 的兴办主体和办园性质的角度,可以归纳为经营性亲子园、幼儿园附设的亲子园、社区公 益性亲子园(如北京的“四环游戏小组“)这三种主要类型。其中,幼儿园附设的亲子园等各 种形式的社区早期教育基地(以下简称早教基地),是目前国家教育部门投入建设的重点。 一、基本定位与任务 幼儿园内附设的早教基地是以正规幼教机构为基地,利用这里的师资、场地、设施等 教育资源,为社区散居儿童特别是先学前儿童及其家长提供所需的教育服务。 (一)基本定位与目标 1.基本定位。 (1)教育性。早教基地是教育性机构或组织,一方面是对孩子实施寓教于乐的保育与 教育,提高先学前儿童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更要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2)非正规性。 就早教基地的性质和功能而言,早教基地是一种社区非正规学前教育模式。它是现行 教育体制之外的教育,与社区生活紧密结合,但又与生活中的非正式教育不同,需要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择适宜于特定幼儿及其社区成员的教育内容。 早教基地不同于幼儿园等正规教育机构,办学形式开放灵活。早教基地针对的是在家 庭中教养的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在时间安排上是半日活动或小时制,也可以是周末来 活动;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上不仅要针对婴幼儿,更要指导家长,并使教育向家庭延伸。 (3)指导家长。 作为非正规教育的早教基地,更强调家长作为重要教育力量与资源的参与。家庭教育 对孩子发展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托幼机构。因此,社区早期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向社区儿童家 长及看护人普及正确的育儿理念、育儿知识与方法,为社区全体儿童(包括残疾儿童和外 来儿童)和家长提供多种早期教育服务。 早教基地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激发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 育儿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早教基地以家长作为教师的合作伙伴和 重要的教育力量。 (4)辐射社区。 托幼机构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一方面要依靠社会、社区的支持得到发展,同时必 须主动为社区的建设发展服务,为社会尽责。早教基地的的创办必须密切与社区的互动联 系,争取多方面的协助支持,实现早教基地与社区共建,建设有地域特色的早期教育中心 2.目标 (1)总目标 为0-3岁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全程、全方位、富有个性的服务,促进婴幼儿全面发 展,在家庭和社区中树立体现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新理念。 (2)具体目标 早教基地应着重建立一个可持续和可推广的家庭养护支持模式,以期达到以下具体目 标: 第一,改进教养人在照料、护理和教育婴幼儿方面的知识、态度、行为和能力。 第二,通过婴幼儿的游戏活动、面向教养人的咨询和指导、入户指导等形式,促进婴 幼儿健康、快乐地生活,积极、主动地探索,多元、自然地游戏,培养身心健康的儿童。 第三,通过与教养人的沟通,促进家庭建立和睦关系,为父母提供多元的社会支持; 通过与社区成员的协同合作,倡导整个社区对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关注,动员社区资源为婴 幼儿及其家庭服务。 因此,幼儿园附设的早教基地的基本任务包括五大方面: 第一,了解并掌握本社区散居儿童的基本情况。 第二,向社区儿童家长及看护人传播正确的育儿理念、育儿知识与育儿方法。 第三,提供亲子活动场所。 第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教育活动。 第五,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教育支持与帮助。 (二)基本原则 在早教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下,早教基地各项工作的开展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以养为主,教养融合。 “养“是指养育,包括生活护理、安全、健康。以养为主,意味着先学前儿童的生理发 育与心理发展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对于他们来说,教育就是生活。教养融合,强调 “保中有数“,教养自然渗透,通过日常的养育活动自然而然地实施教育。 2.满足需要,情感优先。 受情绪情感作用影响大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于处于生命早期的先学 前儿童,情感需求的满足和发展更是其他各个领域发展的基础。 3.关注发育,顺应发展。 对婴幼儿的教育要关注发育顺应发展,这意味着在教育上一方面要尊重婴幼儿身心发 展的规律,顺应其天性,克服焦虑心态;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发展的敏感期,把握机会。 4.因人而异,激发潜能。 尊重儿童首先要尊重儿童的发展差异。在早教基地中,对婴幼儿的保教工作必须以这 种自然存在的差异为基础,实施因人而异的个别化教育。与此同时,要重视激发婴幼儿的 发展潜能。 此外,早教基地在实施教育活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多观察、少定性。首先,早教基地的教师要注意了解婴幼儿各阶段发展的一般行 为和学习特点;其次,要为每个婴幼儿及其家庭建立名册和档案,关注他们的行为表现, 注意观察婴幼儿的生活行为及游戏行为。对婴幼儿出现的某些行为或问题倾向不宜过早定 性,如多动症等,应当尊重每个儿童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即使有一些异常也应看做发展中 的问题,而且往往是由于不当的教养方式所致的。 二是回归自然、回归常识和生活,而不是刻意的、过度的教育。在婴幼儿教养活动 中,要强调环境、材料的自然影响,对婴幼儿的教育特别要强调生活化和回归常识,而不 宜刻意而为。要注意引导家长,育儿需要平常心,儿童是在生活中学习的,可以在日常生 活中随时捕捉教育契机,促进其自然、和谐发展。 二、工作要求与特点 早教基地教育具有早期教育与早教指导的双重任务。因此,了解婴幼儿发展特点和早 期教育规律,树立正确教育理念,是对家长进行早教指导的依据和前提。早教基地的管理 者及教师要注重在实践中进行行动研究,探索早教基地教育的特点,并认真思考本园开展 早教基地教育的目标方向、条件与具体策略。 早教基地的教育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它更强调家长与孩子在情感方面 的交流沟通,强调在早教基地教育现场,教师、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教师要引导家长 学习在活动中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掌握适宜的教育方法。孩子、家长、教师的共同活 动,能够营造共同学习的氛围,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还有益于教师教育能力的增强,实现 专业成长。早教基地教育要能够将0~3岁早教基地、家庭与社区的教育资源加以整合和运 用,创造有利于婴幼儿发展的良好的教育环境。 早教基地教育的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主体多元性 在早教基地教育活动中,教师不是唯一的教育主体,教师、家长和儿童三者都参与到 活动之中,他们均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家长和儿童作为课程的参与者,也是课程的实施 者、支持者,还有可琵赢磊的共同开发者、审议者。早教基地的教师是专业的教育工作 者,他们需要在亲子教育实践中,通过直接接触婴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