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思想史》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社会思想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国社会思想史 课程编码: A050360 开课单位: 经济与政治学院 开设学期: 第五学期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 必修 总学时数: 共 54 学时,其中讲授54 学 时,实验0 学时 周学时数: 3 适用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社会管 理方向) 编写时间: 2013/12/17 先修课程: 《社会学概论》、《社会问题研究》 参考教材: 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 6 月第二版。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掌握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及中国社会历史不同时期反映当时 社会存在的正宗的、士林的和民间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思想,以从中国传统丰富的社会思想 中汲取有益的思想材料,为现实的中国社会服务。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 《社会学概论》 、 《社会问题研究》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 一) 原始社会到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3 学时) 第一节 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思想(3 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思想、古代神话中所反映的社会思想 1.基本要求 (1 )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思想、古代神话中所反映的社会思想 (2 )掌握巫觋文化、绝地天通的在社会思想史上的意义。古代神话与社会思想的关系。 2.重点、难点 重点:巫觋文化、绝地天通、古代神话与社会思想的关系、 3.说明:讲授 4.重点考核内容 巫觋文化、绝地天通、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3 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夏商时期的社会思想、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1.基本要求 (1 )了解夏商时期的社会思想 (2 )掌握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巫术文化向祭祀文化转变的社会学意义、德的社会整 合功能、礼孝观念的形成。 2.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巫术文化向祭祀文化转变的社会学意义、德的社会整合功 能 3.说明:讲授 4.重点考核内容 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巫术文化向祭祀文化转变的社会学意义、德的社会整合功能 (二) “法先王”以重建社会秩序的孔孟儒家社会思想(3 学时) 第一节 孔子社会思想(3 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孔子的儒家社会思想 1.基本要求 (1 )熟练掌握孔子的社会思想以及其对相关社会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2.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的社会思想、孔子的礼治及正名论的社会学意义 难点:孔子的社会思想、孔子的礼治及正名论的社会学意义、 3.说明:讲授 4.重点考核内容 孔子的社会思想、孔子的礼治及正名论的社会学意义 第二节 孟子的社会思想(3 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孟子的社会思想 1.基本要求 (1 )熟练掌握孟子的社会思想以及其对相关社会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2.重点、难点 重点:孟子的社会思想、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仁政思想 难点:孔、孟社会思想之异同 3.说明:讲授 4.重点考核内容 孟子的社会思想、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 “法自然”以恢复社会秩序的老庄道家社会思想(3 学时) 第一节 老子的社会思想(3 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以老子的社会思想 1.基本要求 (1 )了解老子社会思想相比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社会思想的不同之处。 (2 )熟练掌握老子社会思想以及其对相关社会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2.重点、难点 老子的社会思想、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的理想社会模式、老子无为而治的社会治理 思想 3.说明:讲授 4.重点考核内容 老子的社会思想、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的理想社会模式、老子无为而治的社会治理 思想、 第二节 庄子的社会思想(3 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以庄子的社会思想 1.基本要求 (1 )了解庄子社会思想相比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社会思想的不同之处。 (2 )熟练掌握庄子的社会思想以及其对相关社会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2.重点、难点 庄子的处世思想、庄子的社会理想、老庄社会思想之异同。 3.说明:讲授 4.重点考核内容 庄子的社会思想、庄子的处世思想、庄子的社会理想、老庄社会思想之异同 (四)墨家、扬朱、荀子、韩非的社会思想(3 学时) 第一节 墨家、扬朱的社会思想(3 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墨家、扬朱的社会思想。 1.基本要求 (1 )了解扬朱的社会思想、墨家的学派特色 (2 )熟练掌握墨家的社会思想 2.重点、难点 重点:墨家的社会思想、墨子的兼爱、墨子对社会问题考察的总体特点、杨朱“为我” 的社会功能 难点:墨家的社会思想、杨朱“为我”的社会功能 3.说明:讲授 4.重点考核内容 墨家的社会思想、墨子的兼爱、墨子对社会问题考察的总体特点、杨朱“为我”的社会 功能 第二节 荀子、韩非的社会思想(3 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荀子、韩非的社会思想。 1.基本要求 (1 )熟练掌握荀子、韩非的社会思想 2.重点、难点 重点:荀子、韩非的社会思想、荀子的人性论、韩非的“法”制思想 3.说明:讲授 4.重点考核内容 荀子、韩非的社会思想、荀子的人性论、韩非的“法”制思想。 (五)两汉时期的社会思想(3 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两汉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西汉时期的社会思想 1.基本要求 (1 )了解西汉时期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及其社会思想 (2 )掌握黄老思想的特点 (3 )熟练掌握汉初黄老之学的社会思想、董仲舒的人性论 2.重点、难点 重点:贾谊的社会整合思想、董仲舒的人性论、礼 难点:汉初黄老之学的社会思想、礼 3.说明:讲授 4.重点考核内容 汉初黄老之学的社会思想、贾谊的社会整合思想、礼、董仲舒的人性论 第二节 东汉时期的社会思想(3 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两汉时期的社会思想 1.基本要求 (1 )了解东汉时期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及其社会思想 (2 )掌握王充、王符的社会思想、王充的“三累三害”说、 《太平经》 2.重点、难点 重点:王充、王符的社会思想、王充的“三累三害”说、 《太平经》 3.说明:讲授 4.重点考核内容 王充、王符的社会思想,王充的“三累三害”说、 《太平经》 。 (六)魏晋时期的社会思想(3 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魏晋时期玄学的社会思想及佛教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魏晋时期玄学的社会思想(3 学时) 1.基本要求 (1 )掌握主要玄学代表人物的社会思想、玄学产生的社会基础 2.重点、难点 玄学代表人物的社会思想、嵇康的“欲望论” 、阮籍的社会理想 3.说明:讲授 4.重点考核内容 玄学代表人物的社会思想、嵇康的“欲望论” 、阮籍的社会理想 第二节 魏晋时期的社会思想(3 学时) 1.基本要求 (1 )掌握主佛教基本的社会思想、 (2 )了解佛教的社会思想 2.重点、难点 佛教“因果报应”论、佛教与儒家社会思想的最大区别 3.说明:讲授 4.重点考核内容 佛教基本的社会思想、佛教“因果报应”论、佛教与儒家社会思想的最大区别 (七)隋唐时期本土化的佛教与道教的社会思想(3 学时) 本章主要介绍佛教本土化之后所提出的社会思想与本土宗教道教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隋唐时期本土化的佛教的社会思想(3 学时) 1.基本要求 (1 )了解天台宗的社会思想 (2 )掌握禅宗的社会思想、 “一念三千” 、 2.重点、难点 禅宗的社会思想、 “一念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