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阅读理解题(带答案解析)
《乡土中国》阅读理解题(带答案解析) 一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类发现社会也可以计划,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也就是说人类已走出了乡土性 的社会了。在乡土社会里没有这想法的。在乡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而在现 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做人们行为的指导了,发生“需要”,因之有“计划”。从欲 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我们常可以看到人类并不是为行为而行为,为活动而活动的,行为或是活动都是手 段,是有所为而为的。总是有个“要”在领导自己的活动。我们说人类行为有动机 的。说人类行为有动机包含两个意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要 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样做,也就是所谓意志;一是人类在取舍之间 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欲望。 欲望如果要能通过意志对行为有所控制,它必须是行为者所自觉的。自觉是说 行为者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人类依着欲望而行为,他们的行为是否必然有利于个 体的健全发展,和有利于社会间各个人的融洽配合,社会的完整和持续? 每天人都在吃淀粉,吃维他命 A……你回去在实验室研究,淀粉供给热料,维 他命 A 给人这个那个,——合于营养,用以维持生命。但是你去找一个乡下老问 他,为什么吃辣子,大蒜,他会回答你,“这才好吃,下饭的呀。”好吃,是欲 望,那是自觉的。直接决定我们行为的确是这些欲望。欲望是什么?食色性也,那 是深入生物基础的特性。这里似乎有一种巧妙的安排,为了种族绵续,人会有两性 之爱;为了营养,人会有五味之好。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 件的。两者所以合,那是因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我说它是文化事 实,意思是人造下来教人这样想的。譬如说,北方人有吃大蒜的欲望,并不是遗传 的,而是从小养成的。所谓“自私”,为自己打算,怎样打算法却还是由社会上学 来的。问题不是在要的本身,而是在要什么的内容。这内容是文化所决定的。 我说欲望是文化事实,这句话并没有保证说一切文化事实都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 的。文化中有很多与人类生存条件无关甚至有害的。以吃一项来说,如果文化所允 许我们入口的东西样样都是合于营养原则的,我们也不至有所谓毒物一类的东西 了。再说得远一些,我常觉得把“生存”作为人类最终的价值是不太确切的。人类 如果和其他动植物有些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在我看来,就在人在生存之外找到 了若干价值标准,所谓真善美之类。 乡土社会是个传统社会,传统就是经验的累积,能累积就是说经得起自然选择的, 各种“错误”——不合于生存条件的行为——被淘汰之后留下的那一套生活方式。 不论行为者对于这套方式怎样说法,它们必然是有助于生存的。在乡土社会中有很 多行为我们自以为是用来达到某种欲望或目的,而在客观的检讨中,我们可以看到 这些行为却在满足主观上并没有自觉的需要,而且行为和所说的目的之间毫无实在 的关联。譬如驱鬼,实际上却是驱除了心理上的恐惧。在乡土社会中欲望经了文化 的陶冶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结果是印合于生存的条件。但是这种印合并不是自觉 的,并不是计划的,乡土文化中微妙的配搭可以说是天工,而非人力,虽则文化是 人为的。乡土社会环境不很变,因之文化变迁的速率也慢,人们有时间可以从容的 作盲目的实验,错误所引起的损失不会是致命的。 社会变动得快,原来的文化并不能有效的带来生活上的满足知,人类不能不推 求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了。这时发现了欲望并不是最后的动机,而是为了达到生 存条件所造下的动机。于是人开始注意到生存条件的本身了,——在社会学里发生 了一个新的概念,“功能”。功能是从客观地位去看一项行为对于个人生存和社会 完整上所发生的作用。功能并不一定是行为者所自觉的,而是分析的结果,是营养 而不是味觉。这里我们把生存的条件变成了自觉,自觉的生存条件是“需要”,用 以别于“欲望”。现代社会里的人开始为了营养选择他们的食料,这是理性的时 代,理性是指人依了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所以也可以说是 科学化的。 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因为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依他们的需要去作 计划。从知识里得来的权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称的时势权力;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 他们不必计划,因为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 案。各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从欲望到需要》)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人类行为有动机包含两个意思: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就是所 谓意志;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就是欲望。 B.功能是从客观地位去看一项行为对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完整上所发生的作用。功 能并不是行为者所自觉的,而是分析的结果。 C.人类如果和其他动植物有些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在我看来,就在人在生存 之外找到了若干价值标准,所谓真善美之类。 D.现代社会里的人开始为了营养选择他们的食料,这是理性的时代,理性是指人 依了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中国·从欲望到需要》论述乡土社会的变迁,“从欲望到需要”是乡土社会 发展到现代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B.为了说明现代社会的特征,作者把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对照起来论述。如,乡 土社会变动慢、小,现代社会变动更快、更大。 C.作者用事实论证“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北方人爱吃大蒜不是遗 传的生物事实,而是从小养成的文化事实。 D.乡土社会是依托经验传承的传统社会,现代社会是知识即权力的理性社会;乡 土社会里欲望支配行动,现代社会里需要支配行动。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里,行为是不自觉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不明确;现代社会里,行为 是自觉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明确。 B.乡土社会的经验是经过自然选择的,是合乎生存的;现代社会的计划是为了生 存的需要而制定的,是科学的。 C.乡土社会里,行为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不明确,比如用来达到驱鬼目的的驱鬼行 为,没能够驱鬼,却驱除了恐惧。 D.在乡土社会中欲望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结果是印合于生存的条件;而在现代 社会中欲望不作人们行为的指导。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解析】 【分析】 【小题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 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 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B项,“功能并不是行为者所自觉的”错误,原文是“功能并不一定是行为者所自觉的 ,而是分析的结果” ,改为“不一定是”。 故选B。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 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为了说明现代社会的特征,作者把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对照起来论述”错误 ,为了说明乡土社会的特征(变迁)。 故选B。 【小题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 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