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重点整理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复习资料 现代国际关系理论题型、名词解释、 论述 基本概念: 1 外交 在古希腊中的原始含义是动词,表示折叠。外交是国际体系运作中居中心地位 的沟通过程,是国际行为体通过谈判与对话解决冲突,并且是沟通过程的制度化与职业化。 现代外交是指一个过程,表述不同政治实体为寻求各自目标利益推行的实质性程序性政策、 彼此间保持直接或间接的官方联系、在职能上展开各方面的实践过程。 2 外交政策 是一国处理国际对外关系问题, 进行外交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 是一国维护国家利益和目标的手段; 是一国追求其自身利益时对他国采取的行动过程。 当今 世界的各国对外政策取向包括单边主义、不结盟政策、政治与军事结盟政策三种。 3 权力 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行动自由和影响支配他人的综合能力;是行为者迫使 他人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的能力, 从强权政治角度来说, 权力意味着以强凌弱、 以大欺小、 侵略压迫其他国家。权力是一种能力,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精神上讲是显示一种令别 国畏惧使得其按照别人的意志行事的能力,物质上讲包括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力, 使得别国不得不屈从该国的能力,否则要受到惩罚。摩根索认为权力应该分为四种:权力与 影响力,权力与武力,可运用的与不可运用的权力,合法的与非法的权力。 4 国际利益 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 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共享的利益, 能满足民族国 家全体人民精神和物质需要的东西, 是一个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指导决策者在 国际关系交往中的基本目标和决策性因素,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总方向。主要包括:安全利 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摩根索将国家利益分为单个国家的国家利益和两个或 多个国家间利益的共同程度的两大类,并根据利益的重要程度、利益的长远程度、利益的普 遍性、区分出首要利益、次要利益、永久利益、可变利益、普遍利益、特殊利益六种国家利 益和认同利益、互补利益、冲突利益三种国际利益。 5 国际体制其代表人物为罗伯特 基欧汉。机制是一种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特定部分 所构成的活动体系, 它具有对社会运行的某一方面进行调解和控制的功能。 国际机制是国际 共同体为了稳定国际秩序、促进共同发展,规范国际行为而建立起的一系列约束性。有制度 性的安排和交往规则。国际机制的三种形式为规则章程、国际规则、国际惯例。 6 国际体系 国际体系是用来描述国际关系整体状况的总的概念,强调国际行为体难以分 割的相互联系, 是指国际范围内各行为体之间的相互联系、 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 能的统一体。 是反映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的权力安排, 权力结构和国际关系运行的机制。 7 地中洋说 代表人物是麦金德。 麦金德晚年时根据世界战略地理形势的变化, 意识到 “企 图支配世界的威胁,与其说来自东欧,不如说来自心脏地带本身,即来自苏联” 。而单凭西 欧国家的力量远不足以遏制苏联, 因此提出了以北大西洋及其领海和与之相连的江河流域为 区域范围,以英国为海岛航空港,法国为桥头堡,美国和加拿大为强大基地的“地中洋”概 念,它们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他认为“地中洋地区”可以与心脏地区分 庭抗礼。这对北约组织的建立提供了政治地缘学的理论根据。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复习资料 8 均势 反映的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反映政治力量对比大致平衡的状态和自我调节的机能。 指的是没有一国处于优势地位或能对其他国家发号施令的状态; 是与霸权相对而言的一种国 际体系;是国家间力量对比的一种暂时的均衡状态,又称势力均衡。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 因素。 是一种政策和立场。 相互竞争的国家或国家集团通过使自己力量与另一国家或国家集 团的力量保持均衡,防止出现霸权国家,维护自身安全和保持现状的政策和立场。 9 边缘地带学说 强调地理坏境的永恒性, 以及地理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对一个国家的对外政 策制度起的一定的作用。边缘地带学说是指欧洲沿海地区、阿拉伯半岛、季风沿海地区是以 美国为中心的边缘地带, 提出欧亚大陆边缘地带较之中心更重要。 心脏地带和沿海地带之间 是中间地带这一意义重大。海洋强国和陆地强国发生冲突时,边缘地带能起到缓冲作用。如 果边缘地带被强国控制,全打乱世界均势。最后他得出结论:谁支配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 亚大陆, 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控制了世界命运。 这一点为美国的全球战略的制定提供了理 论基础,成为战后美国对苏联遏制的理论依据,向欧亚大陆扩张的借口。从第二次世界大战 至今的 50 多年间为美国全球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10 世界体系论 代表人物为沃勒斯坦。 其建立的主要标志是沃勒斯坦于 1974 年出版的 《现 代世界体系》现代世界是体系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维度构成的复合体,经济体 系是整个世界体系的基本层面,是政治和文化体存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一体系具有特 定的区域、组织结构成员和法律体系是一种社会体系。 11 长周期理论 莫德尔斯基将 1494 年以来的世界政治经济体制划分为 5 个长周期。 每个周 期大约 100 年,每个周期都有一个占据领导地位的大国。其中,每一个周期又可以分为四个 阶段:全球战争阶段,世界大国兴起、权力的非正统化阶段、权力的分散化阶段。 12 霸权 统治阶级行使管理权的高度垄断和强制占有。 在国家体系内依靠自身的强大实力, 行使对他国的控制权的能力。在物质能力上占优势,霸权国必须控制资金、原料、市场并掌 握商品生产的竞争优势, 这种优势又建立在技术优势之上。 表现为霸权国在世界范围内利益 分配、调整国际秩序、协调各国关系。 13 霸权主义 吉尔平认为霸权主义是指一国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 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控制别国、垄断一切是新霸权主义的根 本目的。 14 主权 即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是国家在国际法上所固有的独立处理对内外 事务的权力。 主权是国家最重要、 最基本的权利, 是国家所固有的, 并非由国际法所赋予的。 国际法中的国家主权原则只是对这一权力予以确认与保护。 主权作为国家的固有权利表现为 下列三个方面:对内的最高权,对外的独立权和防止侵略的自卫权。 15 十四点方案 1918 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纲领及战后世界的 蓝图。为了对抗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府的影响,为美国战后称霸创造条件。1918 年 1 月 8 日威尔逊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了“十四点原则”作为“建立世界和平的纲领” 。主要 的内容是:1 签订公开合约,杜绝秘密外交;2 平时和战时海上航行绝对自由;3 取消一切 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4 裁减军备到同国内安全相一致的最低点;5 公平处理殖民 地问题,在决定一切有关主权问题时应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和殖民政府之正当要求;6 外国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复习资料 军队撤出俄国, 并保证俄国独立决定其政治发展和国家政策, 欢迎它在自己选择的制度下进 入自由国家的社会;7 德国撤出比利时,并恢复其主权;8 德国撤出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 归还法国;9 根据民族分布情况调整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