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1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复习纲要 第一单元 史前时代 1、第一单元内容列表 生活时间 特点 旧石 器时 代 距今约 170 万年 云南元谋人 我国境内发现的已知最早人类 距今约100万-50万年 陕西蓝田人 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 北京人 保留猿的特征、使用天然火、群居 距今约 18000 年 山顶洞人 外貌与现代人一样、懂磨光钻孔技 术、会使用人工火 新石 器时 代 距今约 10000 年 出现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 距今约 7000 年 浙河姆渡人 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水稻、黑陶 距今约 6000-5000 年 陕西半坡人 黄河流域半地穴房屋、种粟、彩陶 距今约 5000-4000 年 炎黄尧舜禹 人文初祖、禅让制、大禹治水 2、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特点比较 特点 旧石器时代 生产工具上使用打制石器 生产生活靠采集狩猎为主 生活方式过着群居生活 新石器时代 生产工具上使用磨制石器 生产生活靠种植粮食和饲养家禽为主 生活方式上过着定居生活 开始使用陶器 3、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的比较 生活时间 生活自然环境特点 房屋建筑特点 农作物 陶器 河 姆 渡 遗址 距今约 7000 年 位于长江流域 的浙江余姚,这里 气候温暖湿润,水 网密布 干栏式建筑 高于地面,通风 防潮 水稻 (牛) 黑陶 半坡 遗址 距 今 约 6000-5000 年 位于黄河流域的 陕西西安,这里气 候干旱少雨,河流 少 半地穴式建筑 避风避寒 小麦 粟 (猪) 彩陶 小口尖底瓶 相 同 点 1、 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我国人类遗址 2、 都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3、 都从事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 2 第二单元 文明的起源 1、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 文明古国 发源地域 出现年代 共同点 原因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 约 BC3000 年 都发源于 大江大 河,受惠 于大江大 河的哺育 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 水 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 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 类生存, 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 长, 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 需要, 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 境的依赖性较强。 古巴比伦 两河流域 约 BC18 世纪 古印度 印度河恒河 约 BC2500 年 古中国 长江黄河 约 BC2070 年 禹建立夏 2、早期国家的形成 文明古国 城市的出现 王权神圣 社会等级 军队与刑罚 古代埃及 法老,拥有至 高无上的权威。 王室僧侣贵 族 自由民和奴 隶 建有常备军 古巴比伦 BC3500 年, 乌尔城 汉谟拉比, 自称 “世 界四方之王” 奴隶主 奴隶 《汉谟拉比法 典》 古印度 BC2500 年, 摩亨佐达罗城 阿育王 种姓制度 四大等级 古中国 夏朝后期, 二里头宫殿 禹,划定九 州,铸造九鼎 商王贵族 平民和奴隶 有强大的军队 3、印度种姓制度 地位 等级 等级名称 代表的社会阶层 该阶层的职责或义务 统治阶级 一 婆罗门 僧侣阶层 掌握宗教祭祀大权 二 刹帝利 国王武士和官吏 掌握行政大权 被 统治阶级 三 吠舍 农民牧民商人等 供养前两个阶层 四 首陀罗 贫困破产失去土地者 没有任何权利 4、告别野蛮---文化 文明古国 文字 建筑和工艺 科学技术 宗教 古代埃及 前 3500年象形文字 金字塔(胡夫) 太阳历、3.16 阿蒙神 古巴比伦 苏美尔人楔形文字 空中花园 太阴历、星期 制 3 古印度 阿拉伯数字 佛教 古中国 商朝时,甲骨文 司母戊大方鼎 西汉末年佛教传 入 第三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1、 希腊文明 爱琴文明------公元前 2000 年--前 1200 年, 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为中心形成了爱琴 文明 城邦时代-----公元前 8 世纪开始,希腊进入城邦时代,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重要代表。 经济特点 政治特点 差异原因 雅典 以对外贸和商 业为主, 工商业 发达 实行民主制度 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城邦所 在地区的具体情况决定的,雅典 是沿海城邦,适合发展海上贸易, 而斯巴达是内陆城邦,相对闭塞。 斯巴达 以农业为主 实行军事独裁 2、 罗马文明 公元前 700 年左右,罗马在亚平宁半岛兴起; 公元前 700 年-前 500 年,罗马“王政时代” ; 公元前 509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 独揽大权,建立罗马帝国; 公元 2 世纪,罗马成为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公元 3 世纪,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公元 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为日耳曼人所灭 3、西方文化之根-----古希腊罗马文明 哲学文学史学 自然科学 法学 建筑 希腊文化 三大哲学家: “柏拉图、 苏格拉 底、亚里士多德” 文学: 希腊是欧洲 戏剧故乡 史学家: 希罗多德 古希腊科学家 阿基米德发明 螺旋提水器和 浮力定律、 杠杆 定律 雅典卫城 罗马文化 公元前 5 世纪中 叶,《十二铜表法》 凯旋门、 古罗马 竞技场、 万神殿 4 4、世界三大宗教 创立时间 创始人 宗教经典 原创地 现在分布区域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 多 印度 亚洲地区 基督教 1 世纪 耶稣 《圣经》 巴勒斯坦 欧洲北美地区 伊斯兰教 7 世纪(610) 穆罕默德 《古兰经》 阿拉伯 亚非地区 5、阿拉伯文化的特点、成就和作用: 特点:先进性(P63 第二段)和包容性(吸收、消化了帝国范围内东西方不同文化) 成就:将阿拉伯数字传播到世界各地;创造了伊斯兰建筑风格,并传播到世界各地, 与当地文化传统结合,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晶;在数学、天文学、化学、医学等 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文学、诗歌方面的成就,如《天方夜谭》等。 作用: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 同时也把中国和印度等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阿拉伯文化在世界东西方文 化交流中起着桥梁作用。 第四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东周 西周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 西汉 东汉 魏蜀吴三国 西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宋辽夏金 元 1、 百家争鸣 2、 对秦始皇的历史作为评价: 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的功绩是主要有 (1)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 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进步。 (2)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 学派 创始人 生活时代 主要主张 经典格言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仁爱、有教无类、因材 施教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孟子 战国时期 仁政、民贵君轻 富贵不能淫。 。 。 。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无为,顺应自然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 所伏 墨家 墨子 战国时期 非攻、兼爱 视人之身,若视己身 法家 韩非子 战国时期 法治、强化中央集权 兵家 孙武 春秋末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战国时期 事备而后动 5 央集权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 (3)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 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修驰道,开凿灵渠等,促进了秦朝政治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