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1、我国辽阔疆域(P3图5-2)960 万 km2,≈欧洲,世界No.3(<俄,加) 领土四至 最北 最南 陆上邻国 海上邻国 我国的 海陆位置 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 道中心线 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东 最西 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15 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 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 6 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海陆位置 濒临海洋 主要岛屿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太平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台湾岛(No.1) 、海南岛(No.2)崇明岛(No.3)舟山岛(No.4) 疆域优势 P4 海陆兼备海陆兼备。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 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国土辽阔国土辽阔,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中国社会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划全国行政区域基本上分为省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县县(自治县、市) 、乡乡(镇) 省 23 个 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34 个 自治区 5 个: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直辖市 4 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特别行政区 2 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即省会或首府)P6 图 5-6、 P7 表 3、我国人口分布现状 人口数量 4、我国民族分布现状 民族56 个 汉族 少数民族 55 个 5、我国地形的特点 地形的特点 地形种类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要占全国总面积的2/3 6、三级阶梯(书本P13 图 5-17) 平均海拔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单元 人口密度分布 很不均匀 人口地理分界线 黑河黑河——腾冲线腾冲线 以东(东部)人口十分稠密 以西(西部)人口比较稀少 民族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13.713.7亿亿(世界最多))143 人/k㎡ 人口比重 91% 9% 主要集中分布 东部和中部地区 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 地势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降低, 大致呈三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界线 第二级阶梯 界线 第三级阶梯 4000 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100—2000 米高原和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大兴安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太行山————巫山巫山————雪峰山雪峰山 500 米以下平原和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7、比较黄河、长江(P17 ~P21) 比较点 发源地 全长 注入海洋 流经地形区 流经的省级 行政区 上、中、下 游的划分 主要支流 主要景观 作用 危害 黄河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 5400 多千米(中国第二长长河) 渤海(山东省)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高原 长江 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 6300 千米(中国第一大大河) 东海(上海市)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海、四川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青海青海、西藏、四川四川、云南、重庆、贵州、湖北、湖南、 山东(9 个) 上、中游的分界点:河口(内蒙古) ,中下游分 界点:桃花峪(河南) 渭河(陕西省) 、汾河(山西省) “黄河第一坝” ——龙羊峡大坝、 开封附近的 “悬 河” 、壶口瀑布、 “塞上江南”——宁夏平原 灌溉、发电 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 一条河流;黄河下游断流、干旱、 “地上悬河” 人类过度利用自然,滥用自然,造成黄河流域生 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2 个) 上、中游分界点:宜昌(湖北) 中、下游分界点:湖口(江西) 雅砻江、岷江、湘江(洞庭湖) 、汉江、赣江(鄱阳湖) 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武汉港、著名峡谷——虎跳峡、 三峡工程 灌溉、发电、航运(黄金水道) 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季风气候带来的弊端。人们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 使河湖泊的行洪能力大大降低,加大沿岸发生严重水灾的 可能性。 原因 态环境的恶化。 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 如何治理的根本,修建水库,使治沙和防洪并举,也是治 黄的重要手段。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通河道、上游禁止砍伐树木、 中游河道裁弯取直、分洪蓄洪等措施。 历史地位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 8、我国南北差异 区 域 内 容 生活习惯 差异 民居特色 饮食习惯 交通工具 气温带 气 候 差 异 降水 差异 气温 差异 1 月均温 冬季气温特点 夏季气温特点 年降水量 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 北方(秦岭—淮河以北) 注重防寒保暖 喜吃面食 陆路交通 温带气候,比较干燥 低于 00 c(<00c) 南方(秦岭—淮河以南) 注重通风、散热、防雨 喜吃米饭 公路、铁路和水运 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比较湿润 高于 00 c(>00c) 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新 课 标第一 网 少于 800 毫米(<800mm)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多于 800 毫米(>800mm) 主要粮食作物 农业生产 差异 主要经济作物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河流水文及内河航运的差异 地形 主要能源资源的差异 小麦、玉米 花生、大豆、甜菜 旱地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 不利于航运 北方地区多平原 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水资源短缺 水稻 油菜、甘蔗、橡胶、油棕 水田 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河湖众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 南方地区多丘陵 煤、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水资源丰富 9、我国东西部差异 自 然 条 件 地 形 气 候 资源环境 发展历史 人 口 社 会 经 济 条 件 特大城市 农 业 工 业 交通通信 教 育 人才资金技术 经济发展水平 民 族 东部 东部地区平原广阔 较为湿润 水资源丰富,但矿产和能源短缺,且工 业污染严重 有较深厚的文化、经济、政治基础 东部人口多,且分布十分稠密 主要是汉族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 沈阳 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农业 工业发展条件优越,比较发达 交通通信发达、方便 发达 较为丰富 经济发展较快、较为发达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交通通 经济发展的优势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才资源丰富, 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西部 西部内陆地区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气候干旱 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但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 和沙漠化严重。 灿烂的历史文化 西部人口数量较少,且分布比较稀少 少数民族聚居最集中的地方 重庆、西安、成都、乌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