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以轻资产运营模式推动轻用工管理
以“轻资产”运营模式推动“轻用工”管理 ——论商业模式创新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近年来,“轻资产”运营模式取得了诸多成功案例,成为经营模式创新的典范。所谓 “轻资产” 运营, 就是将产品制造和零售分销业务外包, 自身则集中于设计开发和市场推广等核心业务。 也就是说,将优势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高效运作,不断提高企业核心价值,而非核心业务 则可充分利用外界资源, 实施业务外包。这一点,对集团公司当前人力资源配置具有积极的 借鉴意义。即对现有人力资源存量进行全面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把握新 形势下煤炭行业用工特点和用工规律, 突破传统用工模式, 创新企业劳动组织方式和用工理 念,优化用工结构,精干用工主体,着力配备和使用好管理、专业技术和高技能关键人员, 提高用工效率和用工效益, 有效降低用工成本, 对一些难以形成明显竞争力的环节, 则借助 社会化服务,大力推行业务外包,以减少自有用工人数,提高劳动效率,节约人工费用,降 低运营成本, 进而提高集团公司的人均创利能力。 借鉴“轻资产”运营模式指导今后用工思路, 或许会存在一些争议, 重要的是先树立起一种理念作为指导, 今后可在具备条件的局部地区 或领域、部分单位或部分形式上作些有益探索,而不囿于传统思维和固化模式。 一、一、“ “轻资产轻资产” ”运营的内涵与借鉴意义运营的内涵与借鉴意义 “轻资产”运营主要依托技术、设计、策划、创意、品牌等,实现以智力资本、知识 资本及管理为核心的价值创造过程, 是一种以价值为驱动的资本战略, 是网络时代与知识经 济时代企业战略的新结构。 “轻资产“运营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是将资产业务外包或转让出去; 二是收购其它企业的一部分股权,本企业输出品牌,输出管理,利用自己有限的资金, 盘活 被收购企业的资产。由此可见, “轻资产”运营的显著特点是低资产投入、小资产规模、轻 资产形态、重知识运用、高投资效益,其核心理念是以杠杆原理充分利用各种外界资源,减 少自身投入,集中自身资源于产业链利润最高阶段, 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与以自有资本 经营相比,“轻资产”运营可有效减少投资、提高效益、强化核心能力、增强灵活性、降低 风险,使企业获得更强的盈利能力、更快的速度与更持续的增长力。但“轻资产”运营也存在 一定的不足,即轻资产运营很容易被模仿,难以形成中长期的竞争优势。尽管如此,“轻资 产”运营管理理念对集团公司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人力资源配置和用工思路仍具有一定的 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是逐步探索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发展之路。改革用工补充渠道,在总量控制前提 下,逐步以引进高校毕业生为主,不断提高新增人员科学文化素质,淘汰或减少低技能、低 文化素质人员,进一步改善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文化结构。 二是全面推行业务外包运营模式。“轻资产”运营的法宝是业务外包。通过实施生 产辅助专业化、后勤服务社会化,将集团公司非核心业务引入社会资源, 由具有相应资质的 专业化公司运营,进一步压缩单位编制及定员。 三是积极探索企业内部岗位整合。“轻资产”运营的关键是业务整合。在大力推进 生产辅助专业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基础上,按照 “一岗多能”、“一人多岗”的思路,积极 探索并逐步实现对企业内部岗位的优化整合。 四是积极探索整体托管运营模式。 借鉴国内外煤炭生产企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依托专业化 公司的经验、技术和人才优势,逐步探索将酒店、幼儿园由专业化公司整体托管运营。 五是合理压缩非生产性投资。 “轻资产”运营的首要特点是低资产投入。除生产、 安全等必不可少的投资外, 对矿井质量标准化、 回采支护方式及地面工程投资, 尤其是后勤 服务设施投资,宜本着“节俭、实用’’的原则,进一步压缩投资规模,不搞 “形象工程”,不搞 过度投资。 二、淄矿当前用工概况分析二、淄矿当前用工概况分析 2013 年 5 月末,集团公司总用工人数 28687 人,其中: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 21803 人, 占总用工人数的76%; 建立劳务关系的非在册用工6884人, 占总用工人数的24%。 ( (一一) )年龄结构分析年龄结构分析 集团公司用工年龄结构中,25 岁及以下 3787 人,占用工总人数的 13.2%;2 5 岁以 上 35 岁及以下 7946 人,占用工总人数的27.7%;35 岁以上 45 岁及以下 10700 人,占用工 总人数的 37.3%;45 岁以上 55 岁及以下 5680 人,占用工总人数的 19.8%;55 岁以上 574 人,占用工总人数的 2%。 从人员年龄结构分析,年龄结构相对合理,25 岁以上 45 岁及以下人员,所占比重 达到 65%,这部分人员正处于人生的黄金年龄段,作为集团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对集团 公司的发展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文化结构分析 集团公司用工文化结构中,初中136 84 人,占用工总人数的47.7%;高中2955 人, 占用工总人数的 10.3%;技校程度 3930 人,占用工总人数的13.7%;中专2725 人,占用工 总人数的 9.5%;大专 3041 人,占用工总人数的 10.6%;大学 2266 人,占用工总人数的 7.9%;硕士及以上 86 人,占用工总人数的 0.3%。从文化结构分析,文化结构不尽理想, 本科及以上人员所占比重偏低,仅为8.2%,而高中及以下人员所占比重偏高,达到58%。 这部分低文化层次人员主要集中在井下及生产一线工作, 与今后集团公司集约高效、 智能化 的发展趋势不甚相符。 ( (三三) )技能人员结构分析技能人员结构分析 集团公司目前拥有技能人员l3341 人,占总用工人数的 43.8%,其中:高级技师 129 人,占用工总人数的 0.4%;技师 430 人,占用工总人数的 l.4%;高级工 1213 人,占用工 总人数的 4%;中级工4481 人,占用工总人数的14.7%;初级工7088 人,占用工总人数的 23.3%。 从技能人员结构分析, 尽管技能人员总量所占比重超过总用工人数的l/3, 但低技能人员所 占比重较大,仅初级工就占技能人员的53.1%,超过50%,人员技能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人员产业结构分析 从人员产业结构分析,集团公司用工主要集中于煤炭产业。煤炭生产21045 人,占 总用工人数的 73.4%; 煤化工 477 人, 占总用工人数 1.7%; 物流 281 人, 占总用工人数 0.9%; 其他产业 6884 人,占总用工人数的24%。人员产业结构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于煤炭生 产。 ( (五五) )人员地域结构分析人员地域结构分析 从人员地域结构分析, 集团公司用工主要集中于山东、 陕西和内蒙古三省区, 其中: 山东 25041 人,占总用工人数的 87.3%;陕西 2113人,占总用工人数的 7.4%;内蒙古 1533 人,占总用工人数的 5.3%。因人员分布地域相对较广,且各地地域文化差异较大,为集团 公司的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三、淄矿用工趋势分析三、淄矿用工趋势分析 (一)煤炭资源储备对用工的影响 根据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当前投资结构来看,以煤为主、一煤独大的局面 短期不会有根本改变,煤炭生产、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