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排水施工组织方案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1 第二章 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及地质条件1 2.1、场地周边环境条件1 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 2.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2 第三章 编制依据2 第四章 明排降水设计方案 .3 4.1、坡顶挡水墙及截水沟设置 3 4.2、坡底排水沟及集水井设置 4 4.3、地库及主楼范围集水坑设置.4 第五章降排水施工.4 5.1、施工准备4 5.2、施工顺序及方法.5 5.3、施工注意事项6 5.4、地下水位监测7 第六章、安全、质量、文明施工保证措施.7 6.1、施工安全保证措施7 6.2、质量保证措施7 6.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8 附件.9 第一章第一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本工程一期含 4#楼~12#楼、14#楼~16#楼及地下室,由 12 个单体工程和 1 个地下车库组成,为群体工程,;其中4#楼~10#楼为 18 层,11#楼、12#楼、 14#~16#楼为 11 层,占地面积 62040 平米,建筑面积约 12.9175 万平方米,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 10.7245 万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约 2.1930 万平方米。 主体结构部位基础形式为预制管桩 + 筏板基础,上部结构体系为剪力墙结构;纯 地库范围基础形式为平板式筏基, 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基坑面积约为 22100 ㎡,其中地库(含6-10#)面积约为 16300 ㎡, 地库普遍开挖标高为-7.07m,主楼位置普遍开挖标高-7.57m,局部基坑最深处开 挖标高-9.97m,基坑大致成方形布置,长 155m、宽 142m。4#、11#、12#、 14#~16#单个建筑基坑面积一共约 5800 ㎡,普遍开挖标高为-4.07m~-4.27m。 基坑边坡以大放坡和土钉墙为主,局部采用围护桩。 第二章第二章 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及地质条件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及地质条件 2.12.1、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场地周边环境条件 本工程位于梁溪路与鸿桥路交叉口东北侧,现场北侧为一营房,西侧为居民区 和待拆迁房,南侧为梁溪路,东侧为居民区和待拆迁房。现场在工地周围已有一道 砖砌围墙(局部采用彩钢板封闭)。 2.2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为民房拆迁地,场地地形有所起伏,地面标高一般在 5.2~6.00m 之间, 本地地貌属于山麓前坡积地貌。主要分布的地层从上至下为: 1.(1)层杂填土: 杂色,松散,上部主要为拆迁的建筑垃圾,下部以黏性土为主。厚度: 1.30~ 3.30,平均2.17m;层底标高:2.08~4.60m,平均3.21m;层底埋深:1.30~ 3.30m,平均 2.17m。 2.(2)黏土: 灰黄色, 硬塑, 含铁锰质结核, 夹蓝灰色黏土条纹, 有光泽。 厚度: 4.00~6.40, 平均 5.02m; 层底标高: -2.70~-0.52m, 平均-1.81m; 层底埋深: 6.30~8.00m, 平均 7.20m。 3.(3)粉质黏土夹粉土: 灰黄色, 可塑, 含少许铁锰质结核, 夹粉土薄层及团块, 稍有光泽。 厚度: 1.10~ 3.80, 平均 2.45m; 层底标高: -5.35~-2.55m, 平均-4.26m; 层底埋深: 8.20~ 10.60m,平均 9.40m。 4.(4)粉质黏土: 灰黄色,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蓝灰色黏土条纹,稍有光泽。厚度:11.70~ 14.70,平均 13.25m;层底标高:-18.88~-16.55m,平均-17.44m;层底埋深: 22.00~23.90m,平均 22.850m。 2.32.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中的浅 层含水层、 浅层微承压水层共 2 个含水层。分别为(1)层杂土中的上层滞水, (3) 层粉质黏土夹粉土中的微承压水。(1 层)最高上层滞水水位标高 4.60m 左右; (3)层粉质黏土夹粉土中微承压水稳定水位 (水头)标高-0.50~0.00m,此层地 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侧向补给,有一定透水性及富水性,对基坑开挖有 影响。 第三章第三章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3.1、工程的有关设计图纸、设计变更; 3.2、《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3.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111-98); 3.5、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JGJ120-2012,2012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 3.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3.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2005) 3.8、《小桃源安置房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无锡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G2011086); 3.9、《基坑围护工程设计图纸》。 第四章第四章 明排降水设计方案明排降水设计方案 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和地勘报告,以及基坑支护专家论证会意见,地基为弱 透水性土层,且水量不大,拟定本工程采用明排降水方案,并做好水位监测。当出 现异常情况时,考虑采用井点降水或其他方式降水。 地库及 6#-10#楼范围降排水方案如下: 1)、基坑上部大放坡部位设置挡水台及截水沟,防止地表水灌入基坑; 2)、主楼和地库的集水井及电梯基坑内设置集水坑,抽水汇至市政雨污水官 网; 3)、坑底沿基坑边设置排水沟(内填滤石)和集水井,再由水泵抽排至市政 雨污水管网; 地库范围排水沟、集水井布置图详附图 1。 其余 4#、5#、11#、12#、14#~16#楼的基坑顶设挡水台及截水沟,坡底设 排水沟及 1 个集水井。 4.14.1、坡顶挡水墙及截水沟设置、坡顶挡水墙及截水沟设置 参照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在剖面 4a、剖面 5、剖面 7、剖面 8、剖面 9、剖面 11、剖面 12 坡顶设置 120mm 宽、200mm 高挡水砖墙及坡顶截水沟,截水沟距 离坡顶 1.8m,做法详下图。排水坡度 0.5%。 4.24.2、坡底排水沟及集水井设置、坡底排水沟及集水井设置 参照基坑支护设计图纸,在所有剖面坡底设置 250mm 宽、300mm 深排水明 沟(放坡 0.5%),随基坑边坡一起喷射面层混凝土。局部剖面 3、剖面 4 部位, 设置 300mm 宽、300mm 深筏板底排水盲沟,沟内碎石填充。 在基坑周边设置 10 个 500mm(垂直于筏板外边线)*700mm(平行于筏板 外边线)*1000mm 深的集水井,布置详附图 1。 排水沟及集水井形成一个环形排水系统。 4.34.3、地库及主楼范围集水坑设置、地库及主楼范围集水坑设置 因底板面积较大,在后浇带局部位置及地库、主楼电梯井、集水井内设置 400*400*400 深集水坑,在土方及底板施工阶段汇集雨水及地下水,抽排至市政 雨污水管网。附图一所示位置仅是示意,按实际水量增减。 第五章第五章降排水施工降排水施工 5.15.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5.1.1、技术准备 (1)、组织施工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掌握施工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