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 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 学反思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学观念的滞后,我们一 直以为:这些任务是在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的策略、找规律等典型 课堂内实现的,计算课最主要的任务仍然是教给学生计算的法则, 在 大量的练习之后帮助学生形成熟练的运算技能、 技巧,在这里谈不上 什么发展思维,即使有也是冰山一角、微乎其微。这次教科院特意安 排了分数的加减法这节计算课, 作为研讨的话题,应该说是对我们的 一次警醒,她让我们重新对此作了深刻的反思.在摸索中,我们欣喜 地发现,计算课也大有文章可做。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在这节课上的实践与思考。 一、关于开放问题空间的设置 我们知道,智慧的生成需要一个理想的融炉, 而这个融炉就是先进的 教学理念和挑战性问题情境的结合体。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望,激荡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可以预想,一个没有思 维含量的问题解决活动是不可能生成智慧的。 为此,在比照了不同版本教材探究题的优劣之后, 我们果断地选择了 1/2+2/5。并且这两个重要的分数数据的揭示,还不是直接的呈现,而 是借助于学生更加熟悉、更易把握的整数(彩旗的面数)引入,由学 生自己通过计算得到。我们希望用 1/2+2/5 给学生更加开放的探究空 第1页/共6页 间,从而让每一个独特的个体在此都能有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 其一,通分的方法。这是大家都能想到的方法,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 首选方法。 其二,化成小数的方法。1/2=0.5,2/5=0.4,9/10=0.9,都是一位小数 与分数的互化,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没有了计算的负担,这就为学生 想到利用小数来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 事实上学生也确实做到了这一 点。 其三,还原成整数的方法。 它源于学生对信息的全面掌控,源于老师 对情境空间的开放设置。 其四,更加富有创意的是,学生在否定3/7 这一答案时,居然利用上 了(1)1/2 就是一半这一特殊之处, (2)40 面彩旗的 3/7 不是整数, (3)如果 1/2+2/5=3/7 是对的,那么以前学的 1/2+1/2=2/4=1/21,等 等这些老师都很难预设到的方案。 我们不得不说, 算法的如此多样是学生主动探究的成功, 也不得不说, 算法的如此多样是老师开放设计的成功。 有点遗憾的是,与课本中的 1/2+1/4 相比,在直观形象地折叠,利用 分数的意义直接得出答案这种方法上有点欠缺。 由于2/5不方便折叠, 我们把画图作为理解通分的一种辅助手段处理, 效果也比较理想。另 外,我们过分注重了算法多样化,而淡化了优化,虽然教学中安排了 这一环节,但有点走过场,没有真正地让学生体会到用通分这种方法 的优越性。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 第2页/共6页 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 思 二、关于已有知识、经验的利用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老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 它只 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主动地加以建构。 事实上,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仅是建构新知的必要基础, 而且也是智慧生 成的源泉。 学生在学分数加减法这课之前,已经有了较多的相关知识、经验。比 较有利的是学生掌握了约分、 通分的方法,会进行了同分母分数加减 法的计算,明白分数与小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等等。现场的教 学表明,也正是由于学生合理调用出了这些储备的知识, 才造就了课 堂的精彩,促成了个人智慧的生成。 另一方面,也有不利的因素,心理学上称之为倒摄抑制。在接到上课 的任务时,我就思考:在不作任何铺垫,没有任何提示的前提下,学 生是怎么解决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的?写教案之前我作了两次比较 大的随机调查。第一次是在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但还没有学通分之 前, 结果 20 名学生中有 18 人看到 1/2+2/5 时脱口而出 3/7。 第二次是 在学生刚学了通分之后, 另选 20 名同学调查, 结果仍有 7 人回答 3/7。 当然,这两次调查是在建湖进行的,国标教材已使用到了五年级,这 期学生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三年级, 到了五年级在学习了分数 的基本性质后, 隔一单元才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到了阜宁我才知道, 他们前天刚刚才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约分、通分的习题也正是他们 第3页/共6页 最近练习的重点,应该说这是新课前不复习的复习,但即使这样,我 询问了六名同学,当中仍有一位同学在第一时间内给出了3/7 这个答 案。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学生已经习惯于在做加法时, 直接把相应的 数字相加,但深层的原因(整数、小数以及同分母分数都有相同的计 数单位,而异分母分数没有)他们却没有过多的思考。从认知心理学 上看,今天的学习是学生在加法计算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是在颠 覆基础上的继承。我们可好好利用一番,安排学生先初步感知,直觉 猜测结果,把他们的这种元认知放大,然后在质疑中,让他们惊现这 里不能直接相加,接着进行深层的体验探究,学生自然地要想:怎样 才可以直接相加呢?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这一点?转化的思路有了 着落点,智慧的生成也就成了必然。 三、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 就数学学习而言,学生的智慧集中体现在对数学思想、 方法的深刻领 悟和自觉实践上。可以说,学生智慧生长的过程就是领悟与实践数学 思想方法的过程,数学思想方法蕴含在知识产生过程之中, 对学生的 再创造活动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南大郑毓信在《数学方法论》的序 言中指出, 数学教学一旦能通过以思想方法的分析来带动具体数学知 识的获得,我们即可真正地做到把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 正如我在教 案中写下的那样:知识的背后应体现方法,让知识不再是一种沉重的 负担;方法的背后应隐含思想,让方法不再是一种笨拙的工具。 在分数加减法这课,我作了两点尝试。 一是突出转化思想。 这里的转化不局限于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这一常 第4页/共6页 用方法,也包括课内生成的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 以及教师作为算 法多样化一员所提供的还原为整数的做法。 学生在对几种方法的概括 中,虽然言语表达上叙述还不够到位, 但他们其实已懂得了转化其实 就是将一个新问题,通过某种方式,把它变成一个老问题,进行解决 的思想。转化的思想方法让学生感觉计算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而 是我们智慧成长的载体。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 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 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 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 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 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 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 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 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 误,听故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