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单导学
活动单导学 编辑 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 合作学习, 实现教学目标 的过程。 目录目录 1 基本概念 2 差异区别 活动目的 活动组织形式 活动结果 3 思想价值 4 具体操作 5 教学原则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以教导学 6 主要实验地区 1 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活动单导学”有三个核心概念, 一是“活动”,活动是指“学生主动作用于教 学内容的方式及其过程”, 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 物质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是“活动单导学”的主题,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是“活动单导 学”的根本目标。二是“活动单”,“活动单”是呈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 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是导学的主要手段。“活动单”一般包括课题名称、 活动名称、活动方案等内容。三是“导学”,“导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 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导趣、导思和导行等。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是“活动单导学” 的基本策略。 2 2 差异区别差异区别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倡导的“活动”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有三点 不同: 活动目的活动目的 长期以来,在以学科知识、学科逻辑为前提的课程理论框架下,学科教学的主要 任务就是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书本知识。 教学就是教师围绕教材传授、 灌输知识, 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考分的高低,极少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价 值观的建构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所谓的活动只是教学预设方案的一个程序,是 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铺垫,学生只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遵照、配合老师 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活动,活动的目的一般都是为了验证课堂教学的基本结论。 “活动单导学”所倡导的“活动”则超越了单一的“书本世界”, 回归到学生自 我的“生活世界”, 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或生活经历中发现问题,把学生 从“书本世界”和封闭的知识体系中解放出来, 把他们对知识习得的过程与处理 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人与文化等各种关系的过程结合 起来, 让学生享有更充分的自由思想和自主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获得身与心 的解放。“活动”的实质就是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借助“活 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真正使学习主体化、活动化。 活动组织形式活动组织形式 传统教学中的活动“只重视学生获取间接经验过程中的内在观念活动, 忽视甚至 排斥学生以获取直接经验和感性体验为目的的物质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 以模仿和表演为主的活动, 主要是作为教学过程的修饰, 以此来服务教师的教学。 这种活动往往是学生被动参与的,观念与实践、 知识与生活相脱离的不完整的活 动。 “活动单导学”所倡导的“活动”不再把课程仅仅视为“学科”、“知识”或 “教材”,而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所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建构 性的实践活动。教学不再局限于单薄的文本和狭隘的教室,而是以探究、调查、 访问、资料收集、操作、演示、实验、交流与讨论、反思、创作、体会等为基础 的多样化的活动。“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学 习的实质是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行经验重组的活动。 活动结果活动结果 传统的教学活动关注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以及在活动中获得的有形结果。 “活动单导学”所倡导的“活动”则将教育目的蕴于活动过程之中, 不仅重视学 生获得知识的对与错,多与少,完成作业的优与劣,更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 能力、责任心以及合作精神等个性品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对过程的主体性体验, 注重活动过程本身对学生的教育价值。在人文环境上,“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努力营造了一种为学生所接纳的、 无威胁的、 宽松的、 愉悦的、 开放的师生关系。 总之,所提倡的“活动”是一个从教师预设向课堂生成、从封闭向开放、从单一 向多元、 从外在形式向内涵转变的崭新平台, 正因为如此, 学生才形成了自由的、 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并获得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成果。 3 3 思想价值思想价值 “任何教育行为都是不可能离开教育观念的, 不管是否意识到,但它是实实在在 存在的,并顽强地渗透在教育行为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存在没有教育思 想和教育理论支撑的教学行为,只有教育者对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理解的正误深 浅的不同。“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是“活动单导学”教学 模式的根本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在建立“活动单导 学”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把这个理念具体为教学策略、教学措施落实到教学流程 的每一个环节中,重点放在教学目标的“适度”和学生参与的“广度”上,即目 标兼顾各类学生,尽一切可能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千方百计、想方设 法提高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 我赞成“中小学老师不仅要做伯乐, 更要做园丁”的说法,伯乐是专门挑选千里 马的, 伯乐式的教师只是把少数学生从多数学生中选拔出来。但基础教育尤其是 义务教育的功能和责任不是选拔,而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园丁 的责任是让每一朵花儿都能最美丽地绽放,每个老师都要如“园丁”一般,尽心 尽职地去培养好每一个孩子,让校园万紫千红,绚丽多彩。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 生,这不仅是教育职责所在,也是人性光辉所在。正如朱熹所说:“圣贤施教, 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 进行“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 改革, 就是要努力建构一种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最佳发展的教学方式,而不是 挑选适合教育的孩子。 通过“活动单导学”, 把“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是推进素质教育, 实现教育均衡,保证教育公正、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 “全面发展”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价值取向。从学校角度来说, “全面发展”最基本的就是开齐、开足课程。具体到学科教学,首先应该表现在 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也就是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 维目标有机融合,既教书又育人。如果把教学仅仅理解为教学知识,只是为了会 做题,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就必然急功近利,就不可能顾及到学生生命发展的整 体需要。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协同性,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智能,还 要重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发挥各育的整体效应, 促进学生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第三是学生发展的多元性, 全面发展不是一刀切, 齐步走, 平均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群体培养目标和个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 把“共性发展目标”和“个性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 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学生个性爱好的培养,使学生多元发展,“能走的走,能 跑的跑,能跳的跳,能飞的飞。” “让学生主动发展” 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策略。课堂教学过程是 生命体之间情感交流,思想沟通,人格完善的过程。“活动单导学” 致力于开 放课堂,充分地让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动手写、动手做,最 大限度地解放学生,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迸发天性,发挥灵性, 张扬个性,把基于生命、顺遂生命、成就生命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实践证 明, “学生一旦不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