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 巩固语文基础学问:生字词、作家作品、名言名句、文言文字词的识记等。 2. 提高现代文、文言文的阅读实力。 3. 能娴熟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4.提高语言实际运用实力。 二、重点难点: 1提高语言应用实力以及培育学生的积累实力。 2让生学以致用,驾驭比方、拟人的修辞 三、导学过程第三单元共五篇课文,为我们呈现了色调斑斓的大自然,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既有对春的描绘,又有对秋冬的酷爱。总之,本单元侧重描景,抒情。 本单元入选的课文,以散文为主,又有诗歌,以名家名篇为主,又有时文,有助于我们学习一些写作技法和修辞手法。 2目标定向,自主学习 (1)明确单元篇目,归纳重要的文学常识 (2)重点字词的识记与理解 (3)诗句与美文片段的诵读与积累 3.合作探究,沟通展示 (1)小组检查文学常识和古诗词得背诵 (2)明确每篇课文的语言特色,小组沟通展示 (3)进行比较阅读,找出异同点,班内展示 本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美丽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以精致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色调斑斓的大自然。 前3篇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春》描绘动人的春景,《济南的冬天》描绘济南独特的冬山冬水,《山中访友》则写与山中各景各物的沟通。它们或赞美季节,或抒写对祖国河山的酷爱,或传达对大自然的深情。后2篇都是诗歌,《秋天》是现代诗歌,绘秋、赞秋;而《古代诗歌五首》则用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漂亮的图景:登山望海、行舟绿水、咏春悲秋、乡村夏夜独行……从而唤起我们奇妙的情怀。 第十一课《春》 本文是朱自清先生的写景名篇。文中描绘了大地春回,朝气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气,启发人们要珍惜春天,主动向上。 本文围绕“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依次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样的:春天尚将来临,热切盼望她到来;待她驾临,则尽情观赏大地回春的美景;最终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方句颂扬春天,深化题旨。文章结构体现作者的思路。文章中,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的特征,着力描绘了五幅春景图,富有诗情画意。学习中,要体会这精确、生动的景物描写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感情,还要体会比方、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此外,应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领悟作者对春天的宠爱、赞美之情,品尝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典题例析] 例题:阅读课文最终三段,完成下列问题。 1.文章结尾连用了三个比方来形容春天,它们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有什么深刻含义? 2.三个比方的依次能否颠倒?为什么? 3.假如把三个比方合成一段,表达效果有什么样的影响? 4.请仿照其句式为“秋”写三句话。 解析:第1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2题考查文章的写作依次,作者是依据春天成长的依次来写的。第3题考查对语言表现力的相识。第4题则须先分析原文的句式特点:三个比方形成一组排比,分别写出了春的三个特点,再由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摹仿。 参考答案: 1.三个比方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新、美、力的特点。 含义:三个比方形象地点明白春天的成长过程,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在春天里奋勉向上、创建奇妙生活的主动进取的精神。 2.不能颠倒。因为它们是依据喻体的成长依次排列的,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点明白春天的成长过程。最终一个比方表达了作者追求奇妙将来的剧烈愿望。 3.三个比方独立成段,起突出、强调的作用。若合成一段,它们各自表达出的春的特点就不显明,因此会减弱文章语言的表现力。4.略。 [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 ) wǎn( )转 酝酿( )( ) liáo( )亮 hōng( )托 应和( ) 二、 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1.涨 2.散 3.晕 4.藏 三、 依据说明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高兴喜的样子。 ( ) 2.呼喊挚友,招引同伴。 ( ) 3.比方姿态美丽。 ( ) 4.伸展、活动。 ( ) 四、 阅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节): _______春 宏观勾画: 其次部分(第2-7节): _______春 春 图( 春) 春 图( 春) 详细描绘: 春 图( 春) 春 图( 春) 春图( 春) 第三部分(第8—10节):_______春 训练二 一、下列各句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 B.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C.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渐渐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带着笠。 D.“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有的是工夫。 二、细致揣摩下列加点词语,简析其表达效果。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出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三、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视察入微,写了很多佳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 1.春风又绿江南岸( ) 2.两个黄鹂鸣翠柳( ) 3.踏花归来马蹄香( ) 4.一枝红杏出墙来( ) 5.到处闻啼鸟 ( ) 6.天街小雨润如酥( ) 训练三 一、阅读下文,回答如下问题。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摩挲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兴奋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嘹亮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洪亮地响着。 1.“酝酿”一词的原意是:_______,本文指___________________,还常常用来比方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出自________ ________,杨柳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整个诗句运用了______ _的修辞方法,“杨柳风” 运用了______ _的修辞方法。 3.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声、难以捉摸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形、味、声俱全。请给本语段划分层次,并说说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视察、描写春风的? 答: 4.这段文字突出表现了春风 和 的特点。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的色调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代表色。春的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