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新格局中“党建引领”的内涵与路径分析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社区治理新格局中“党建引领”的内涵与路径分析 社区治理新格局中“党建引领”的内涵与路径分析 近年来,我市聚焦党建引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把“红色物业”作为有力抓手,打造田家庵区黎明社区、新村社区等“红色物业”示范点,通过“定职责、建机制、强服务”,推行“党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的创新城市基层管理模式,多渠道、多形式打通小区便民服务最后“1米”。 一、“组团配合”形成联动联建新格局 从实际出发,变以往各单位各行其道,到现如今多部门统筹力量,组团式开展工作。在市级,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委老干部局、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房管局、市城管局联合成立住宅小区“四位一体”物业管理工作指导协调小组;在县区,街道党工委与城管、房管等职能部门定期讨论社区治理工作,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努力打造“党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四位一体社区治理新模式。 二、“明确职责”构筑共治共享新模式 通过厘清各方任务职责,实现了党组织领导、居委会负责、业委会监督、物业服务的社区共治共享新模式。小区各种乱象已得到有效治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目前,党组织引领各方共治共享的管理模式,已在全市37个社区开展,占全市社区总数的14.1%。 三、“六大机制”打造协商协调新体系 一是以提前介入为基础。在业主委员会选举前,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居委会具体筹备,提前介入,积极引导那些有参加管理经验和优势、热心公益事业、公正廉洁、能模范遵守物业管理规章制度、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业主成为业主委员会候选人,同时注意扩大党的影响力,鼓舞党员业主积极参选,提高党员业主委员会成员比例;二是以交叉任职为手段。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物业管理公司质量总监,负责监督物业服务质量;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兼任社区居委会委员,强化工作沟通、定期协商;三是以组织指导为抓手。街道(乡镇)设立业主委员会指导工作组,居委会设立物业委员会,实现专人指导、协调、监督小区内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运作和管理工作,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四是以党建联建为重点。鼓舞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党员及时将党组织关系转往居住地所在社区党组织,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以业主身份参选业主委员会,落实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制度,让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五是以协商协调为根本。定期召开物业管理联席会,协商协调处理小区管理各项工作;六是以考核激励为保障。通过对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质量进行考核,对排名靠前的物,在物业项目招投标时给予一定的加分考虑,对排名靠后的,由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议业主大会启动物业项目退出程序。 四、“立体服务”构建便民利民新载体 聚焦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充分发挥各方功能,构建立体化服务网络,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一是设立小区党支部,让党员动起来。切实加强党组织对住宅小区的精准覆盖,把支部建在小区里,让党员不出小区接受教育管理,立足实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搭建服务技术库,让小区换新颜。针对老旧小区没有物业、基础条件较差等情况,由街道出资保障基本清洁、墙面修整、绿化维护、车位设置等基础服务。三是推行党员楼道长,让服务“零距离”。建立党员楼道长亮身份、亮职责、亮联系方式“三亮”制度,宽阔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激活“红色细胞”。如今,田家庵区89个社区564名党员楼道长已到岗到位,构建起了以社区党组织为责任主体、小区楼道为管理单元、党员楼道长为骨干力量的区域性社区治理新网络。 社区治理新格局中“党建引领”的内涵与路径分析 本文阐述了以党建引领社区多元共治的必要性和内涵,介绍了肥东县社区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以党建引领社区多元共治的几点措施。要树立“党务服务业务”的党建新理念;实现社区党建逐渐由“组织引领”向“功能引领”的转变;实现“单位制党建”向“社区党建”的转变。 社区治理;多元共治;党建引领;经验启示 “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稍”。[1]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是群众安居乐业、基层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2]新时代,如何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统筹推动社区多元主体共治,对于完善十九大提出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加、依法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当前基层党建迫切需要讨论的重要课题。肥东县镇西社区探究“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有效解决了新型社区治理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难题,找到了新形势下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突破口,探究了一条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路径。 一、以党建引领社区多元共治的必要性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中最基础的一个组成部门,既是巩固基层执政基础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克服体制转型阵痛的客观要求,更是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现实需要。镇西社区创新“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对于有效提升社区治理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内在要求。众所周知,“政党的基本政治功能是连接国家与社会的桥梁与纽带,其执政的基础在社会,一个脱离社会的政党是没有生命力的。”[3]而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连接国与家的生活共同体,是中国社会的最基本单元,是群众集居之地。在今日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型社区,存在着多元的社会主体,他们既是党执政基础的重要平台,也是社区进展的重要支撑点。因此,要构建社区多元共治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通过多方合力,以此来巩固和进展党的执政基础。 二是破解社区治理困境的现实要求。新时代下社区治理也面临着多种的难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党组织能力的弱化。一些农村社区党组织行政化倾向较为严重,自治能力不足,居民直接参加到社区具体管理的空间不大,易造成群众认为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影响其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度。此外大量精英能人涌入城市,导致社区治理缺乏年轻能干事的人,治理能力明显不足。其次是社会组织活力不足。在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的进展较为迅速,并且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基层社会组织的进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有的内部管理水平低下,缺乏有力的领导;有的组织影响力弱,工作处于停滞不前状态等等。为此,社区党组织必须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社会组織的培育和引导,通过强有力的党建引领,及时发现基层社区治理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多方明确权责、法律规范自律、依法自治、发挥作用,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提高参加社会治理的主体意识、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社会组织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进展,释放正能量。 二、以党建引领社区多元共治的科学内涵 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是指在社区治理中,强化党的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搭建治理平台,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形成呼应群众诉求的治理导向,推动利益相关的多元主体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 通过对全省各地多个社区建设的调研和分析,认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科学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