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钢筋工程施工工艺标准钢筋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 带肋钢筋》GBl499 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 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 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 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 验。 4)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 状或片状老锈。 5)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 形。 6)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 技术规程》JGJ 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l8 的规 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 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7)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 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 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 8)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 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9)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 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 且不应小于 25mm。 10)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1)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目 间距 受 排距 力保护 钢层厚 基础 柱、梁 允许偏 差 检验方法 ±10 mm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 ±5 mm ±10 mm ±5 ±3 ±20 20 5 点, 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 值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筋度 板、 墙、 壳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 间距 钢筋弯起点位置 预埋 件 中心线位置 12)工艺流程 框架柱:检查插筋钢筋位置→直螺纹连接竖向受力钢筋 →划箍筋间距线→抽检箍筋加工质量→箍筋绑扎→安装垫 块 剪力墙暗柱:套柱箍筋→柱主筋连接→画箍筋间距线→ 绑箍筋 剪力墙:绑内侧竖筋→划水平筋位置→绑内侧水平筋→ 绑外侧竖筋→绑外侧水平筋→绑拉筋 梁: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 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 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 箍筋间距绑扎 板:模板面清理→板上画线→放底层受力主筋→放底层 分布筋→绑扎底层钢筋→放支座负弯矩筋的受力主筋→放 支座负弯矩筋的分布筋→绑扎支座负弯矩钢筋 梯:画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13)框架柱钢筋绑扎 1、在框架柱的主筋连接之前,先将柱箍筋套在插筋上, 主筋连接完毕后,在主筋上标注分档线将箍筋就位绑扎。 2、在框架柱钢筋绑扎过程中,在柱模上口,套上钢筋定 位框,对柱筋进行定位,此框在混凝土浇筑完后取下。 3、框架柱钢筋定位框采用 Φ 18 钢筋制作。具体做法见 下图。 图 7-6-1框架柱定位框加工示意图 柱 边 - 2 m m 柱边-2mm Φ 18钢筋 柱筋直径+2 Φ 14钢筋 11 柱钢筋 图6-1-4-4柱子定位筋 14)剪力墙暗柱钢筋绑扎 暗柱钢筋绑扎前,先检查插筋位置是否正确,确定其位 置正确和进行必要的校正后,将箍筋全部套在插筋上;暗柱 主筋立好后,在主筋上按间距画出箍筋位置,然后将箍筋逐 个同暗柱主筋绑扎。 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 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 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 八字形。 剪力墙暗柱纵向钢筋的位置控制,待框架梁筋绑扎完毕 后,应在稳固的模板平台上放出轴线,校核剪力墙暗柱主筋 的位置,确定无误后将剪力墙暗柱主筋与梁钢筋点焊牢固, 2 5 在剪力墙暗柱主筋的上端顶扎一道箍筋,并在柱模板四周用 楔形砼垫块将钢筋骨架固定牢,以防剪力墙暗柱主筋在砼浇 筑过程中发生移位。 用作避雷引下线的钢筋焊接,必须严格满足相应规定。 15)剪力墙筋绑扎 墙筋绑扎时,先绑 2~4 根竖筋,在其上画好横筋分档标 志,然后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出 竖筋分档标志。 墙筋为双向受力钢筋,其交叉点处均需绑扎。双排钢筋 间的支撑筋,要严格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及规格绑扎,以保证 双排筋间的距离。同时,墙筋的外侧按 1m 左右见方的距离 安装成品塑料保护层,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墙筋绑扎时,还应注意做好同其它工种、预留洞口、预 埋铁件、预埋管线等的配合。 16)梁钢筋绑扎 先在模板上划出主、次梁主筋的位置和箍筋间距,将箍 筋套在梁主筋上,按画好的位置将主筋和箍筋就位,然后将 箍筋逐个同梁主筋绑扎。 梁纵向主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筋之间应垫以直径≥ 25 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间距;主、次梁的交接处,次梁 的主筋应放在主梁主筋的上面。悬挑梁的上部主筋,在其承 受弯距的长度范围内,必须用整筋配制,不得有接头。 梁柱结合处的钢筋稠密,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 距要≥30mm,以利砼的浇筑。 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梁两根架立钢 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 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 成八字形。 当梁的高度较大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两 侧或一侧模则后装。 17)楼板钢筋绑扎 楼板筋绑扎时,先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实际需 用钢筋根数,在模板面上划出钢筋位置线,然后按板钢筋位 置线摆放钢筋网和用细扎丝绑扎钢筋交叉点。 绑扎时应注意: 1、向筋放在底层,长向筋放在短向筋的上面; 2、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 3、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 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 4、当板筋网为双向受力钢筋时,应将钢筋交叉点全部扎 牢; 5、 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 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6、为防止板上部的负筋被踩下,在负筋下部 500mm 见方 梅花形布置马凳,马凳做法详地下部分马凳做法。 钢筋保护层应按每 1m 左右距离梅花型摆放, 垫块厚度与 设计要求的保护层厚度相同。 18)构造柱钢筋的留设 为确保施工总体进度及满足后续施工需要,填充墙构造 柱的柱主筋,采取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不预留插筋。构造柱 上下端均采用后植筋法。这样可以减少结构施工时的工作, 同时又能更好地对构造柱钢筋进行定位和施工。但植筋深度 和长度必须符合有关要求。 19)砌体填充墙拉结筋的留设 为确保施工总体进度及满足后续施工需要,砌体填充墙 拉结筋的留设均采用后植植筋法。这样可以减少结构施工时 的工作,同时又能更好地对墙体拉结钢筋进行定位和施工。 但植筋深度和长度必须符合有关要求。 20)钢筋连接 本工程中,地下部分底板筋及地上部分内框架柱和框架 梁主筋均采用剥肋滚压式直螺纹连接;主体结构标剪力墙竖 筋以及暗柱筋(直径在 18mm 以下)可采取搭接的方式。 剥肋滚压式直螺纹连接具有施工速度快、操作便捷、基 本不受气候及场地条件影响且连接质量可靠的优点,对其他 构件中设计明确必须焊接的主筋(如避雷引下线),则一般 均采取搭接焊的方式。 21)成品保护措施 1、柱子钢筋绑扎后不准踩踏,不准在柱子主筋上施焊。 楼板的弯起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