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解构主义建筑
解构主义建筑解构主义建筑 √解构主义建筑:√解构主义建筑: 20 世纪 80 年代末的一股新的建筑思潮,即解构主义。其源于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哲学。解构主义建筑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建筑师的设计思想、 设计手法和作品特征也因人 而异。解构一词有消解、 颠覆固有原则之后重新构筑之意, 是对信息社会建筑的发展之路所 做出的一种新的探索,其表现为: ①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转换。 解构主义建筑作品往往都有很深层的含义, 需要观赏者在解读 过程中积极思考,去补充建筑师没有完成的部分。 从而达到参与创作的目的, 从作品的消费 者转换为作品的生产者。 ②无中心与多义性。解构主义建筑大都表现得比较含混, 没有一个明确的意义和中心。 强 调不同读者的不同解读,为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使作品形成多种含义。 ③在场与不在场。在解构主义建筑作品中, 有些元素是明确的,有些元素又不是作品里出 现的。他们相互交织、相互印证。在观赏这一类作品时,需要发现那些不在场的元素,并与 在场的元素相比较,才能够理解作品的真实含义。 总的来说,解构主义建筑作品比较难理解。 这一派的建筑师们热衷于用消解、 碎裂等手法 来表现建筑上的“无” 、 “不在场” 、 “非功能”与“非建筑”等信息。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伯纳德·屈米伯纳德·屈米 解构主义的代表建筑师与理论家。 他认为建筑创作要观赏者参与补充, 成为作品的生产者; 提出要对传统创作观念进行拆解、解构;针对现代主义的“形式随从功能”提出了“形式随 从虚构”的观念。 他的建筑作品体现出强烈的不系统性和不完整性, 强调运用分裂、 极限等新的构思手法来 创造反映新时代的建筑,对新一代的建筑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代表作品:巴黎拉维莱特公园、新卫城博物馆 拉维莱特公园: 艺术特色: 拉维莱特公园由伯纳德·屈米设计,是解构主义的代表作。 公园建造规模庞大,文化内涵 丰富,设计理念新颖,设计手法看似杂乱却有章序,是解构主义建筑的重要作品。 公园由点、 线、 面三个不同层次的独立系统相互 “叠印而成” , 当三个系统被任意重叠时, 会出现多种奇特而又意想不到的效果: ①“点”是指,在120m×120m 的区域内,均匀地划分出20m×20m 的网格阵,在网格 阵的交点上布置大量的红的建筑物,他们时而断裂、分离,时而残缺、突变,具有很强的构 成主义风格。他们整齐地排列在公园的基地上,形成了公园的网格脉络。 ②“线”是指,公园内部的交通脉络,由两条相互垂直的空中步廊,一条圆弧状的林荫 大道以及一系列弯曲的羊肠小径组成。 不同形式的道路系统,创造了人性化的流线组织, 改 变了基地内部的线性节奏,将线性元素与点元素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 ③“面”是指,剩余的场地空间,根据其不同的功能赋予不同主题。 拉维莱特公园的那些偶然巧合无中心无边界的设计手法, 又表达了不稳定、不连续、被分 裂,即“解构”的观念。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城市公园设计模式,从而成为建筑史最具艺术 特色的建筑作品之一。 弗兰克·盖里弗兰克·盖里 解构主义大师,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他的作品形态特征突出,时代气息浓郁,艺术风格独 特,体现了盖里为追求自由、彰显个性在建筑创作上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①盖里的创作理念十分奇异前卫, 他非常善于借鉴美国精英文化的先锋式创作理念, 也汲 取大众文化的表述方式, 并将之运用到建筑创作中来, 以展现他个性文化在建筑艺术创作中 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②盖里的作品拓展了建筑美学的疆域, 为创建信息社会新的建筑美学法则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破碎和重构” 、 “主体功能和非主体功能”的区分是盖里在建筑形态创作中的重要方法。 ③盖里运用精准高校的数字技术使其建筑作品能够按照理想化的设计方案实现, 依靠当代 高科技手段对建筑的外表进行全新的塑造, 借助细腻的构造技术手段使其建筑细部复杂多变 的形态能够准确表达。 盖里的作品清晰地诠释了解构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代表作品:盖里自宅扩建、维特拉家 具博物馆、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1)盖里自宅扩建: 盖里自宅扩建是盖里为自己和家人改建和添加的私人住宅, 也是盖里对于建筑创作探索的 实验性住宅。 原为一座二层高的荷兰式小住宅,正方形平面,木结构,坡屋顶,盖里将底层向东、西、 北三面扩建。 ①东西两面扩建部分各是一个狭长空间,分别是进入老房子的两个门厅。 ②北面扩建最多,中间为厨房和餐厅,地面低于原有住宅,窗台板高出街道2m,以保证 室内的私密性。厨房窗为斜放的立方体,以获得最大限度的采光和良好的观景朝向。 ③建筑的木构架结构被有意暴露,有选择地局部剥去抹灰,暴露出龙骨、半条和节点。 外观风格明显转变: ①住宅上部基本保留原貌,下部形成雕塑感极强的基座,配以变化的铺地、台阶,与二层 出挑的具有抽象造型的组合金属网架加强了入口的导向性。 ②北侧立面以三种不同形式的窗组成一组独特的构图: 中间斜放的立体窗与原有山墙组成 构图中心;左侧是斜放的角窗;右侧是围墙上的漏窗,可通过其看到后院内的景观; 住宅通过盖里的扩建改造后呈现出一个非常现代化的构图, 与原有部分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效果,被盖里称之为新老建筑的对话。 2)维特拉家具博物馆: 由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弗兰克· 盖里为知名家具设计品牌 “维特拉”所设计的一座小型设计 作品展览馆。它是盖里设计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①建筑平面呈不规则形状, 共两层。在平面布局中,盖里将建筑的主体功能部分的空间设 计成规则的矩形,将非主体功能部分的空间设计成曲线等不规则形状。 ②建筑的形态十分复杂。 对建筑的非主体功能部分空间进行扭转、 斜插等变形处理。每一 个体量的底部平面都不是水平的,盘旋而上的楼梯间、弯曲的外墙面、 斜向的天窗,各个体 量紧密穿插。 ③建筑局部造型的变化同时考虑到了实用性和室内空间效果。 天窗的扭转不仅丰富了外部 造型,而且直接带来了室内的光影变化。相对于室外的“杂乱无章” ,室内空间富于变化和 节制。 维特拉家具博物馆从远处看如同置于自然风景中的一件艺术雕塑。 各种碎块元素杂乱地插 入建筑中,带有鲜明的解构主义建筑特色,是其醒目的标识。 3)布拉格尼德兰大厦: 尼德兰大厦由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弗兰克· 盖里设计,处于两条大街交汇的转角处, 与一个 形状不规则的公共广场毗邻。 ①尼德兰大厦平面近似于扇形布局, 在建筑转角处, 两个圆形部分突出于主体并与主体相 切,采用双塔式造型,一虚一实,象征一男一女。 ②“男性部分”用实墙开小窗,厚重坚实, “女性部分”用大面积玻璃窗,晶莹剔透,并 在腰部向内收缩,上下向外倾斜,犹如衣裙, 挑出的上部可俯瞰布拉格风光。男女二塔均由 雕塑般的圆柱支撑着,形成一个小而遮蔽的入口广场。 ③虽然建筑形式特别, 但在材料、色彩及门窗尺度上与周围环境取得了一致性。 与相邻的 建筑取得了很好的协调关系。 ④立面窗的设计,上下交错,与波浪起伏的墙面一起构成了强烈的时代特征。 尼德兰大厦是盖里对于关注建筑环境与表现建筑个性的双重理念的一次尝试。 4)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由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弗兰克· 盖里设计建造。 博物馆的平面像一 朵绽放的花朵自由舒展地布置在基地上。 ①不规则的布局形式主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