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期中试题
高二地理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共 60 分,每小题 2 分) 1.读图,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A.7 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7 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1 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1 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解析:选 C。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的区域定位。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判断,甲城市位于汉水 谷地,乙城市位于黄淮平原。在纬度大致相当的前提下, 由于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甲城市 1 月平均气温高于乙城市。 1958 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 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 34°N,即淮河、秦岭、 白龙江一线直至 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2~3 题。 2.我国亚热带在 34°N 以南、104°E 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季风D.地形 3.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解析] 第 2 题,我国 34°N 以南、104°E 以西地区主要是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 这里地势高, 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 气温较低, 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所以该范围内亚热带分布范围小。 故 D 项正确。第 3 题,温度带的划分主要以积温为依据, 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与1 月份 0 ℃等温线大致吻合。由于我国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导致我国冬季气温与同 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明显偏低,因此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故B 项正确。 [答案] 2D 3B 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图中石嘴山至托克托)河床不断抬高,形成类似下游的“地上河” , 河道摆动频繁。读图,回答4~5 题。 4.关于该河段水文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有明显的夏汛 B.越往下游,径流量越小 C.水能丰富 D.有凌汛现象 5.该河段形成地上河,泥沙主要来自() ①流水搬运上游黄土至该河段沉积 ②风力搬运附近沙尘至该河段沉积 ③附近灌溉农业区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泥沙在河床沉积 ④河岸崩塌,泥沙在河床沉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 第 4 题,形成“地上河”的河段主要外力作用表现为河流的沉积作用,一般落差小, 故水能资源不丰富。第 5 题,该处农业生产主要引黄河水灌溉,则水由黄河流向农田, 故农 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泥沙不可能在河床沉积。 [答案] 4C 5D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 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下图为南海全年 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6~7 题。 6.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 是()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7.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A.①地 B.②地C.③地D.④地 解析:第 6 题,题干材料中说明了风功率密度等级与风能资源的关系, 且“冬季高于夏季” , 我国南海地区冬季受东北风的影响较大。故选B。第7 题,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建风力发 电站既要考虑风能资源是否丰富, 也要考虑市场因素,①地与②地接近市场,但是②地风能 资源比①地丰富,③地与④地远离市场。故选B。 答案:6.B 7.B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 通俗易懂的短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 其内容包括极广,不少谚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完成8~9 题。 8.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中描述的山脉是 A.南岭 B.祁连山 C.秦岭 D.天山 9.下列选项中的谚语与地理知识正确匹配的是 A. “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B. “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描述的是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 C. “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描述的是青藏高原的环境特点 D.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主要适用于东北地区 【答案】8.C 9.B 【解析】8.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型田中,山北耕地类型是旱地,山南耕地类型是水 田,描述的山脉是我国水田和早地的分界线,应是秦岭,C 对。南岭山南、山北都是水田, A 错。祁连山山南是青藏高原,是牧区,B 错。天山山脉南北两侧是绿洲农业,都都是旱地, D 错。 9.四季无寒署,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昆明的特征, 华北地区四季分明,A 错误。日中万影正, 夕中万影倾描述的是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 日中指正午, タ中指傍晚, B 正确。地无三里平, 天无三日晴描述的是云贵高原的环境特点,C 错误。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主 要适用于华北地区,D 错误。 在西藏昌都,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峡谷处,大多干旱少雨,一条条河谷,就像镶嵌 在湿润的横断山区中的“干旱带” ,景色与横断山区的湿润地区大相径庭,它们被称作“干 热河谷” 。读图完成 10~12 题。 10.图中主要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流速快 B.流量大 C.含沙量大 D.结冰期长 11.推测干热河谷谷底生长的植被可能有 ①热带雨林 ②仙人掌 ③稀树灌丛 ④常绿栎林 ⑤松栎 混交林 A.④⑤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12. “干热河谷”的成因可能是 A.气候异常 B.热岛效应 C.焚风效应 D.植被破坏 【答案】10.A 11.C 12.C 【解析】10.从图中经纬网位置和河流流向分析,图中 区域为我国横断山区,第一到第二阶梯分界线,落差 大,所以主要河段的水文特征是流速快,A 项正确。 干热河谷谷底降水少,水分条件差,所以主要生长的植被具有耐早特征,可能有②仙人掌、 ③稀树灌从 11.C 项正确。①热带雨林、④常绿杅林、 ⑤松栎混交林需要更好的水分条件,故生长可能性 较小。 12.因该地区山河相间, 山高谷深呈纵列分布,河谷地处西南季风背风坡,受焚风效应景响 形成干热河谷, 故 C 项正确。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 ,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为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13~ 14 题。 13.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B.内河航运 C.铁路运输D.公路运输 14.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地理现象是()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 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受冻 解析:第 13 题,图示线路主要在陆地上,要不断地停留、迁徙,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的优 势,最适宜蜂农“追花夺蜜” 。第 14 题,4~6 月蜂农主要在华北地区,此时正值华北春旱 时节,有可能遇到干旱,使树木生长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蜜源。 答案:13.D 14.C 湟水谷地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 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基地, 属河谷农业,粮食作物主要为小 麦、青稞,油料作物主要为油菜。读图,完成15~16 题。 15.关于湟水谷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①谷地海拔较低,光热资源较丰富 ②降水较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水源 ③地形平坦,土层较深厚 ④土壤较肥沃,农作物二年三熟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16.关于湟水谷地油菜花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全国油菜种植区中,花期较迟 B.由于谷地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