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教师教育科研的调研报告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关于学校老师教育科研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落实科学进展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老师把握教育教学进展的内在规律,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开展工作。老师开展教育科研是揭示与把握教育教学规律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策略。日前,根据学校党总支关于开展深化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活动的部署安排,我校教科室开展了以“如何进一步提升老师教育科研质量”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活动面对党员、老师等。目的在于通过调研活动,了解我校老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进一步提高我校老师教育科研水平的对策探讨,为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素养科研型老师队伍,促进实小教育集团科学进展服务。 二、基本状况 (一)在调研中,受访者普遍认为,我校教育科研氛围比较浓厚,老师教育科研参加面广,部分老师具有较高的科研素养,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进展中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 1、老师全面投入教育科研课题讨论,科研素养较高,成果显著。 “贵在实验,重在示范”是我校一脉相承的办学传统。学校老师努力践行“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进展好每一位老师”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投入教育科研。在徐校长带领下,全校80%以上的老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参加了学校承担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级、省市级重点和立项课题、子课题讨论,承担了大量一线科研任务,在论文、公开课,教学案例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资料和数据,十余本科研成果专著正式出版。此外,除今年新近老师,100%老师参加教育科研,撰写科研论文,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开展行动讨论,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科研课题讨论过程中,大批老师在其专业领域脱颖而出。近年来,有六人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一人被评为特级老师,两人被评为市十杰老师,平均每年有七十余位老师在教科研方面获得奖励和荣誉。 2、学校形成了良好的科研管理网络、老师科研合作群体。 教科室在校长室领导下充分发挥讨论和管理等各项工作职能,建立了法律规范的符合ISO9000质量管理要求的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提倡和营造健康、浓郁的科研文化,形成了多级科研学习、讨论网络,建立了民主、合作、共进的科研团体,整个科研管理网络系统运行科学、法律规范、高效。 (二)调研中,我们发现,学校教育科研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虽然市实小有良好的科研氛围,老师整体科研素养较高,但是,无论是当前参加还是未参加课题,都有小部分老师科研意识比较薄弱,科研素养、科研水平比较不适应目前教育教学进展日益提升的要求。他们的科研理念、知识结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2、实小科研型老师队伍的总体数量和质量与实小教育集团实现五个一流办学目标还有一些差距的,存在学科上的不均衡、辐射作用引领效应上的不理想。总体来说,在xx市范围内,有影响、有权威的科研型学科带头人、名师的数量和质量,有待快速增加和提升。 3、实小自“九五”以来,在科研课题讨论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对教育教学有着实际指导作用的讨论成果,目前在讨论成果推广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在研课题的过程性成果需要及时推广。 4、近年来集团引进的年轻老师比较多,如何帮助新老师在站稳讲台的同时,逐步渗透培育科研意识,提高其科研能力,还是有很多值得探讨和讨论的地方。 5、各课题小组形成的老师科研团队在课题讨论的质量上也存在着不均衡,一些小组的讨论质量很高,但也有一些讨论小组课题讨论质量不高。如何进一步提升各课题小组的讨论质量,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重视的问题。 三、成因分析 (一)传统因素。教育科研需要讨论者有前瞻性,有制造性。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讨论者、讨论小组还是存在因循守旧的现象,不善于解放思想,缺少活力、动力和制造力,在落实“以生为本,质量立校、创新进展”的办学理念上,在实际的科研课题讨论中,眼界不够广,思路不够宽,办法不够多,科学进展的能力不够强。因此,全面系统地进行一次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的活动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科研团队必须要做的工作,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化进展以及对老师科研水平的提高都会有极大帮助。 (二)主观因素。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有些老师、极少数党员干部教育科研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对科学进展观学习认识不够。有些老师虽然理解了科学进展观精神,但不善于用理论联系实际,不善于用科学进展观指导教育科研实践。以上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老师科学进展能力的提高,影响了科研课题讨论的深化,也影响了老师科研素养的提高。 (三)自身因素。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在具体教育科研工作中,一些老师的科研素养、科研意识亟待提高。这些问题需要在这一次科学进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中,逐步得到解决。 四、对策探讨 学校教育科研的主体是老师,老师的素养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科研的质量。因而提高老师的科研素养,建设高素养的科研型老师队伍是学校深化教育科研的首要条件。其次,学校的教育科研实施机制也需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一)积极发掘、培育、整合科研资源,打造高素养科研型老师队伍。 1.通过科学进展观思想与学校文化的熏陶促进老师队伍形成共同的教育科研理念。 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全体老师必须要在理念、价值观、目标上形成共识。学校的教育科研理念、教育科研目标应被全体教职员工所认同并内化为指导自身行动的准则。我们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深化学习科学进展观思想,积极发挥学校“以学生为本”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学校科研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老师将学校的教育科研理念、目标内化,以科学进展的思想理念和学校厚重的人文内涵建构老师群体的科研底蕴。 2.充分发挥内部激励机制作用,激发每一位老师的科研主动性、制造性。 目前,学校已经制定了合理的教育科研激励制度,创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我们要继续完善并充分运用这种激励制度和机制,通过目标激励、物质奖励、精神激励、自我价值实现等,提高全体老师的主动性和参加度,给予老师成功体验,激发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科研工作中。 3.利用校内外科研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提升老师队伍的科研素养。 多年来,学校一些行之有效的提高老师科研素养的举措都通过制度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如学校建立师徒结对制度和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评比制度等。目前,要进一步对不同的老师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培训,一步步引导老师群体成长。比如,对于科研素养较高,有参加课题讨论经验的老师,应通过承担讨论课题,引入校外科研资源,与校外教育专家互动等方式促进其成长为有影响力的科研型学科带头人;对于新进老师,则需要参加基础性的科研培训课程,学会如何写论文,如何开展行动讨论等。 (二)构建科学性与人文性交融渗透的学校教育科研实施机制。 1、反思、设计、实施、改进相结合的学校教育科研策略需进一步落到实处。 在学校教育科研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反思—规划与设计—实施—评价与改进”的学校教育科研实施策略。 反思是指评估学校教育科研需求,发现学生进展、学校进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规划与设计是指根据需求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现实和有效的学校教育科研方案和主题,拟订相关教育科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