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
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 2016-11-24审计通 一、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一、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 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 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 但安然、世通等 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 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在财 务上傲手脚并非从安然才开始的, 美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在华尔街算不上新闻, 只是这些 舞弊事件在影响上逊于安然、 世通等巨无霸公司, 所以没有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 在安然事 件前, 美国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直持保留态度, 因为华尔街频频爆出财务舞 弊丑闻。以下撷取美国上市公司近10 年中的几个典型舞弊案例。 二、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二、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 (一)从存货做文章(一)从存货做文章 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 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 所以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 价舞弊的主要部分。 美国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的手法比较典型。 法尔莫公司是位于美国 俄亥俄州的一家连锁药店。 法尔莫的发展速度远超同行, 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 法尔莫从 一家药店发展到全国 300 余家药店。但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通过存货资产造假来制造虚 假利润的基础上,法尔莫公司的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破产。 法尔莫公司的创始人莫纳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 为了把他的小店扩展到全国, 他实施的策 略是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 莫纳斯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后, 用 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这种夸张的造假让他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收购 8 家 药店的资金。 在长达 10 年的过程中,莫纳斯精心设计、如法炮制,制造了至少5 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法 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于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扩张方式提出质疑, 但是莫纳斯坚持认为只要 公司发展得足够大就可以掩盖住一切。所以, 在多年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 套应付外部审计,一套反映真实情况。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魔术师们造假手法是: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 然后再将该账户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 他们仿造 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 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 多 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财务部门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只对 300 家药店中的 4 家进行了存货 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管理人员随之将那 4 家 药店堆满实物存货, 而把那些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 家药店。 如果不进行会计造假, 法尔莫公司实际早已破产。 审计机构为他们的不够谨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项审计失败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民事诉讼中 损失了 3 亿美元。而对于法尔奠公司来说,不可避免是一场牢狱之灾。财务总监被判33 个 月的监禁,莫纳斯本人则被判入狱5 年。 (二)利用并购机会操纵(二)利用并购机会操纵“ “准备准备” ”科目科目 泰科公司始创于 1960 年,1973 年,泰科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泰科的经营机构遍布100 多 个国家,雇佣了 26 万员工,2003 年营业额超过 300 亿美元。 从 1999 起的三年时间里,泰科兼并了数百家公司,并购价格将近 300 亿美元。对于这些收 购兼并,泰科采用购买法予以反映。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规定,采用购买法 时,被兼并企业在购买日后实现的利润才可与购买方的利润合并。 同样,被兼并企业在购买 日前发生的损失,也不需要纳入购买方的合并范围。 基于这一规定,泰科开始玩起了一个个 “财务游戏”。被泰科兼并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被兼并公司合并前的盈利状况往往出现 异常的大幅下降,而在合并后盈利状况迅速好转。 其实,这些被兼并公司合并完成前后盈利 异常波动主要是各种“准备”科目的贡献:合并前对各类费用和减值准备过度计提,合并后逐 步释放出各类准备。这样的弄虚作假行为被泰科的高管人员美其名日“财务工程”。 以泰科并购 amp 公司为例,泰科于 1998 年底开始对 amp 公司进行收购,收购于 1999 年 初完成。amp 公司 1998 年的第四季度息税前利润为 8500 万美元,可是到了 1999 年第一 季度(合并完成的前一季度),却突然下降为-1200 万美元,而到了 1999 年第二季度(合 并完成后的第一个季度),又迅速增至 24500 万美元。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就在于 1999 年第一季度计提了巨额的存货减值准备,提前“释放”了本应属于 1999 年第二季度的销售成 本。 舞弊事件曝光后,泰科的首席执行官被逮捕,将面临多年的牢狱之灾。另外,泰科撤换了 60 多名高管人员,包括首席财务官、法律总顾问、财务总监以及人力资源总监等等,此外 泰科还撤换了整个董事会。 (三)模糊资本性资产和费用性支出的界限 美国废品管理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处理公司, 由狄恩l班特若克和韦恩?休真格于1968 年创立,1971 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该公司营业收入从1971 年的 1600 万美元增长 到 1991 年的 75000 万美元,平均年收入增长率为36%。其快速成长的法宝之一是在资产 摊销上的“保守”,模糊资本性资产和费用性支出的界限,以制造虚拟资产。 自 1989 年起,废品管理公司通过所谓的“净账面价值法”,将部分已经建成并交付使用垃 圾掩埋场的利息费用继续资本化。审计机构发现这一问题后,要求废品管理公司予以更正。 废品管理公司承诺从 1994 年 1 月 1 日起予以更正, 但到了 1994 年管理当局发现, 如果采 用审计机构提出的资本化方法, 废品管理公司每年都得报告约2500 万美元的利息费用,这 意味着 1989 至 1994 年期间,不恰当的资本化利息费用累计已经高达1.5 亿美元。废品管 理公司决定从 1995 年开始采用符合审计机构要求的资本化方法, 但事实上,废品管理公司 不仅在对外报送的财务报表中没有披露这些内幕, 而且直至 1997 年仍在运用“净账面价值 法”,继续将本应计人期间费用的利息费用资本化为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 其他不适当的资本化处理方法还包括将系统开发费用、 管理费用、财产保险费用资本化。 而 且, 资本化后的系统开发费用和财产保险费用又被武断地按照特别 “经久耐用” 的假设摊销, 如对公司的两大系统按照10 至 20 年摊销, 财产保险费则一律按15 年期限摊销。 审计机构 在 1991 年及随后年份再三地将上述摊销分录列为审计调整分录, 并要求废品管理公司考虑 技术发展造成系统贬值等因素,尽早冲销这些“虚拟资产”, 但废品管理公司每年都拒绝调 整。 事后调查表明, 1992~1996 年期间, 废品管理公司累计将1.92 亿美元的利息费用资本化, 在夸大了利润总额的同时,也高估了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的价值。 (四)虚构收入 斯克鲁西是美国理疗业的灵魂人物。 他创造性地提出将理疗从医院中独立出来运作的诊所运 营模式。从上世纪 90 年代至 2002 年,南方保健在全球拥有了1229 家诊所,成为全美最 大的保健服务商。 从 199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