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音乐鉴赏
李叔同《送别》音乐赏析李叔同《送别》音乐赏析 ——长亭古道的艺术情怀 [摘[摘 要]要]近现代音乐家李叔同的《送别》,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它一方面借鉴了西洋音乐成就,另一方面又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取得了很高 的艺术成就。尤其在歌词乐创作方面,成功运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意象,诗 中有画,意趣高远,意境深悠。本文从音乐创作背景、特征和唱法三个方面对它 进行了探讨, 由于其演绎版本较多,本文还遴选个别比较有特色的版本进行了简 单的比较和赏析。 [关键词][关键词]送别;创作背景;特征;唱法;演绎版本 《送别》是 20 世纪初中国学堂乐歌的经典之作,时至今日仍为学子们广泛 传唱,但对其音乐背景和特征的了解不多,而且在声乐方法上也探讨较少,限于 本人的音乐基础,在多方参考下,进行对音乐的简单鉴赏。 一、《送别》的音乐背景一、《送别》的音乐背景 李叔同祖籍浙江,生于天津,其父为同治进士,自幼饱读诗书,很早就显露 出超凡的才华。1898 年李叔同迁居上海,后东渡日本求学 5 年零 7 个月,1911 年他 32 岁时返回故土,四年后在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创作《送别》,这 时的李叔同不仅精通西洋音乐技法, 而且内在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活阅历让他 的音乐思想和人文精神都达到纯熟, 因而在 《送别》 一曲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 “离 别”意境和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其歌词为:“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送别》的曲调并非李叔同自创,而是源自奥德威(John pond Ordway,1824 —1880)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进行创作,李叔同并不是直接接触这首 歌曲,而是间接地用了他的曲调。因为,在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的一位音乐犬 童球溪就以原歌的曲调(作过略微的改动),填上日文的新词,作成《旅愁》这 首日文歌。1907 年《旅愁》发表后,在日本被广泛流传。 1905 年至 1910 年,李 叔同留学日本,故接触到了《旅愁》,他被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所打动,产生了 创作灵感。回国后, “天涯五友”,这段时期的生活显然给李叔同留下了深刻的 第1页 共 6 页 印象。李叔同与许幻园宣扬民权思想,提倡移风易俗,宣传男女婚姻自主。一度 成为社会风口浪尖改革潮中的一份子,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称帝、这些层出不 穷的社会变幻, 导致许幻园家中的百万资财和家业荡然无存,许幻园赶京找袁世 凯讨回公道,离别时,李叔同在百感交集中写于此歌送别许幻园。也是李叔同的 优秀音乐作品,被中国数代人所传唱。 从音乐创作形式来看,李叔同的《送别》属于 20 世纪初刚刚中国兴起的“学 堂”乐歌的代表作,学堂乐歌在本质上是新式学堂的校园歌曲,它从日本学习了 新式乐歌的创作方法,一般借用日本、欧美的音乐曲调,填上自己创作的新词, 从而编成新式乐歌, 这种乐歌在后来民国的学堂教育中成为广大师生传唱的主流 歌曲, 影响深远, 李叔同的 《送别》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李叔同的 《送 别》不仅具有新式学堂乐歌的“新”,还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旧”,因为《送别》 的诗一般的语言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离别意象。无论是长亭畅饮,还是折柳 赠别,抑或芳草夕阳,都是唐诗宋词中常见的离别意象, 《送别》将这些意象熔 炼为一首精致的乐歌,凝聚力丰富的文化情感元素,因而一经传唱就强烈的中国 人集体无意识中的“离别情”,它让《送别》成为烙印了民族文化心理符号的艺 术作品。 二、《送别》的音乐特征二、《送别》的音乐特征 从《送别》所表达的音乐情感来看《送别》,整体上清新不俗而又带有几分 哀愁。在表达这种复杂情感时, 《送别》用了三段式的结构。首先在第一段以长 亭古道等具象描摹来展现“送别”的场景,引人遐想;其次,在第二段直抒胸臆, 唱出知交零落在天涯的感慨;最后,用第三段进行重复,将送友离别的意蕴加以 升华,隐约表达出人生如落日一般短暂易逝的深切悲凉之感。 从曲式结构来看《送别》是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两个乐句组成一个乐段,第 一乐段的曲式结构和第三乐段完全相同,整体乐段平缓,起伏很小。第二乐段第 一乐句的“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改第一乐段的沉静,表现出一种激 动、感慨的情绪,而第二乐句“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又重新再现了第 一乐段第二乐句“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曲调,不过也略有变化,表 现了一种友人离别的哀伤之情。这样微妙的曲式结构让《送别》在反复中突显了 第 2 页 共 6 页 悠长的主题,但又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在重复中得以升华。 从《送别》的旋律构成来看,音乐素材简练,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结构上, 全曲共四个乐句,第一乐句落音为 2 2,第二乐句落音为 1,第三乐句落音为 2, 第四乐句落音为 1,四句重复第二句,构成abcb 结构,符合中国诗词最常见的、 典型的起承转合结构,也符合中国古典音乐重复下句的常用手法。从乐句内部来 看,音阶是以五声为骨干的七声音阶,旋律进行除两次 4—7 的进行之外,其他 . 均与中国的“三音环绕”式旋律推进如出一辙,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气质。 从词曲结合的角度看,《送别》的音乐起伏与字调抑扬二者配合自然贴切, 几乎是天衣无缝,同时,作为艺术歌曲, 《送别》的歌词借用了很多意象,很是 优美,由此体现出李叔同高超的创作技巧和深厚的国学功底。 三、《送别》的唱法分析三、《送别》的唱法分析 《送别》近百年的流行,给了我们诸多启迪,完全可以作为当今流行音乐的 样板。作为学堂乐歌,其唱法主要可归于通俗唱法,演绎时主要使用混声。混声 就是真假声的混合运用,它介于真声和假声之间,是一种中性的声音。混声和单 纯的真声假声相比,在声音技巧上具有一定的难度。混声在中声区时以真声为主 适当加入假声;而在高声区时,以假声为主适当加入真声,从而使声音听起来更 加圆润丰满。 在演唱《送别》时,演唱者需要通过轻柔的声音唱出人们分别是的惆怅和眷 恋之情,并要借助速度和力度的对比,来实现音乐的情绪表达。由于《送别》在 表达上具有“沉”、“扬”的特点,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较深的气息控制能力。 除此之外,演唱者演唱时需要身体姿势的协调性:要双脚自然分开,与双肩 平行,双手自然下垂;头、肩要保持自然平稳,眼睛要平视前方;胸稍向前挺起, 面带微笑,保持兴奋状态,整个身体的重心略向前倾。 四、《送别》各演绎版本四、《送别》各演绎版本 李叔同的《送别》主要有以下版本: 1.丰子恺版,收录在 1927 年 8 月开明书店出版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 也就是我们今天广为流传的歌词版本。 第 3 页 共 6 页 2.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在其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版,小说中作者将《送 别》歌词后半部分有所改动。 3.电影《城南旧事》版,电影《城南旧事》中的第一段采用李叔同原有的 歌词,第二段采用林海音小说中歌词。 4.陈哲甫版,收录在仁声印书局 1932 年 12 月出版的杜庭修所编的《仁声 歌集》 5.现代版《送别》。除了以上经典的版本之外,还有经过再创作后的现代版 的《送别》。1999 年初,摇滚乐队唐朝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