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测试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测试题论述类文本阅读测试题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初期的书法只是作为一种记事手段,但古代许多信札、碑文、书稿等,现在看来大都 是很好的书法作品。我们今天考察茶的起源、发展等情况,除了从茶的物种、历史和社会 学等角度出发外,历史遗留下来的书法作品也可作为难得的一手资料。 一般认为,唐代之前均以“荼”字表示茶,所以对“荼”字,茶文化研究者总是抱着 浓厚的兴趣去探讨、研究。目前看来, “荼”字字形的较早遗迹,是在古玺印中。唐代是 书法艺术盛行时期,也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时期。 书法中有关茶的记载也逐渐增多, 有代表 性的是唐代著名的狂草书家怀素和尚的《苦笋帖》 。这是一幅信札,上曰:“苦笋及茗异常 佳,乃可径来,怀素上。 ”全帖虽只十四字,但通篇章法气韵生动,从中可以看出怀素对 茶的渴望。茶文化的杰出贡献者“茶圣”陆羽所作的《僧怀素传》 ,有几段是记述怀素、 颜真卿等讨论书法艺术的言语。其中颜真卿与怀素所言“屋漏痕” “壁折之路”等比喻, 启迪了后来书家对运笔妙法的领悟, 至今为书法家津津乐道, 对书法创作和理论产生了重 大影响。陆羽在另一篇《论徐颜二家书》 ,认为学书应重神似,而不应为外表形态所囿, 持论颇有见地。纵观陆羽一生的成就当推《茶经》为首,我们也可认为陆羽还是一位有造 诣的书论家。 在中国茶文化和书法史上,宋代都是极为重要的时代,可谓茶人迭出,书家群起。茶 叶饮用由实用走向艺术化,书法从重法走向尚意。 不少茶叶专家也是书法名家, 有代表性 的是“宋四家”之一的蔡襄。他一生好茶,作书必以茶为伴,任福建路转运使时,改进了 制茶工艺,采用更为细嫩的原料,制成精美细巧、价值黄金的小龙团。欧阳修在《龙茶录 后序》中说:“仁宗尤所珍惜,虽辅相之臣,未尝辄赐。 ”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蔡襄不仅 在制茶实践上有独到之处, 而且有一部影响甚大的理论著作 《茶录》 。 《茶录》 是对《茶经》 的发展,且是一幅有名的书迹佳作, 历代书家多有妙赞。 此外,蔡襄还有《北苑十咏》 《精 茶贴》等有关茶的书迹传世。 唐宋以后,茶与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 有关茶叶内容的作品也日益增多。 流传至今的 佳品有苏东坡的《一夜帖》 、米芾的《苕溪诗》 、郑燮的《竹枝词》 、汪巢林的《幼孚斋中 试泾县茶》等等。其中有的作品是在品茶之际创作出来的,近代的佳品则更多了。 (节选自《生活百科》岚韵的《茶与书法》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历代遗留下来的书法作品可作为我们考察茶的起源、发展等情况的一手资料。 B.唐、宋是书法艺术盛行与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茶叶文化的发展与关键时期。 C.茶文化研究者对书法名家品茶之际创作书法作品,有浓厚的探讨、研究兴趣。 D.唐宋以后,茶与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茶叶专家同时是书法名家的日益增多。 7.根据文章,下列不属于中国“茶文化”体现的一项是() A.唐画《调琴啜茗图卷》中画有主人端坐倾听琴音、仆人送茶茗的内容,整个画面表 现出唐代贵族妇女悠闲自得的情态。 B.陆游的七律《临安春雨初霁》中有“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的诗句,体 现了作者对茶与书法美的欣赏。 C.明朝禁止茶叶私自出关,用中原地区的茶叶来交换西蕃地区的马匹,驸马欧阳伦因 “数遣私人贩茶出境”牟利而被赐死。 D.清朝时,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一般统称之为“茶园”或“茶楼”,人们边喝 茶边听戏,其乐融融。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苦笋帖》章法气韵生动,表达了怀素对茶的渴望,是书法中有茶记载的代表作品。 B.《僧怀素传》中颜真卿与怀素所言“屋漏痕”等比喻,对书法创作和理论影响重大。 C.蔡襄在著作《茶录》中表达了“茶叶饮用从实用走向艺术化、书法从重法走向尚意” 的主张。 D.《一夜帖》 《苕溪诗》 《竹枝词》等有茶叶内容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了佳品。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 题。 礼学与理学 刘晓东 礼学与理学,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主流, 是我们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安 身立命的理念。 礼是外部对人言行的制约和限定, 在这种制约和规范中,包含了很多礼的思想, 形成 了一种礼教,对人起到了教化的作用,从而能够使人产生君子意识,不只是求做良民,更 要做君子。理学,是一种精神的自我肯定,特别讲究“内省”的功夫,向内去观察自己, 即化而不制。它只是教化,没有一些刑罚的手段来制约和规定。 礼学的功效是巩固社会秩 序,理学使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这是我们对礼学与理学的大致划分。 礼是由外到内的,是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重复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一种习惯,用 习惯来逐渐改变自己的人格。 礼,第一步是从外开始的,是由外部慢慢渗入到人精神心灵 内部的,这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外部表现和内部精神不 相吻合的情况,可以说,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礼是一种“人格面具” ,并且这种“人格面具”不是只有一套,而是有若干套。跟不 同的人接触,虽然都是礼,却是有差别的,这是由社会地位和身份差别决定的。既然礼是 人格面具。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扮演意识,如果都能做到符合自己的角色,做到上不僭越, 也不自我贬低。恰如其分地符合自己的身份,这才叫作礼。 礼培养的是角色性人格, 不能统一人精神的内在模式, 不能为我们提供道德因子, 同 时也不能为我们提供精神依归。所以说,礼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会出现许 多新问题,这些问题是以往礼制中没有的。到了唐代,这样的问题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不 仅是礼的制度应当有变化,礼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人们进一步来思考。 这就产生了理学。 真正代表从礼学到理学的转变的, 是叶适 《习学记言》 中的一句话: “以礼决事,孰著以札制心。 ”礼学是用来治世的,理学是制心的,这是一种转变。从礼 学到理学的转化中, 理学把礼学的很多概念观点进一步深化了。 礼学没有提供给我们原始 的核心性的东西, 但是理学为我们提供了。 理学都有一个原始基本点, 我们可以模仿着 “天 赋人权”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天赋良知” 。由此,理学就有了很大的突破。礼学把人分 成很多等级,比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等,用礼来固化等级的差别。而就 理学来说,天赋良知,大家都在一个平等的起跑线上。 这样就淡化了人在社会中有不同等 级的观念,在理的面前,等级性无效。 理学对礼学是有发展的。首先,将应然变为自然,礼学是应当这样做,到了理学,是 你自愿地很自然地来这样做。 其次, 变治世为治心, 把礼学的治世变成了个人精神的修养。 第三,变外铄为内拓,把外部对人的影响变成自己内心向外的拓展。 这些就是理学对礼学 的改变。 两千多年的札学与理学的传统, 对我们的民族性产生了一些深层次的影响。 尤其是礼 学,让我们知道应当怎么做, 而不是让我们必须怎么做。 我们不能认为礼学与理学和现实 社会没有什么关系。 它对我们整个民族性的深层次心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礼学与理学建 立的是中国传统式的美德, 但是我们缺乏的是一种公共道德, 中国是把私德夸大作为公德, 这是咱们中国化的。我们中国传统只是把自己私人道德无限扩大, 当成一种公德,这固然 很好,但是这个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