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培训教材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 (1)职业卫生(劳动卫生或工业卫生)是一门研究劳动作业环境对 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或危害程度,从而提出如何改善劳动作业环境、防止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侵袭,预防发生职业病的学科。 (2)作业场所是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 (3)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 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职业病危害是指可能导致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发生职 业病的各种危害。 (5)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和作业环 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 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的有害因素。 (6)职业病危害事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因职业病危害因素引 起的急、慢性职业病及死亡的事件。 (7)职业健康监护是指对职业人群实行的预防职业病危害,提 高员工健康水平为目的的健康监护。 一、生产性噪声的危害和防治 1噪声定义 从主观讲,一切不希望存在的干扰声都可称之为噪声。在生产 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可视为生产性噪声。例如:生产过程中机械运 转、摩擦、撞击发出的声音,风机、汽笛、泵以及变压器发出的声音等。 2噪声对人体的主要职业病危害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可以使人耳聋,还可能引起 高血压、心脏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噪声还污染环境,影响人的心理, 造成人的烦恼,降低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特别强烈的噪声还能损坏建 筑物、影响仪器设备等的正常运行。噪声对人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2.1影响休息和睡眠 2.2听力和听觉器官的损伤 人听觉器官的适应性是有一定限度的,长期在噪声的作用下, 听力逐渐减弱,引起听觉疲劳。若长年累月置于强烈噪声的反复作用下, 内耳器官将发生器质性病变,造成永久性听阈位移,也叫噪声性耳聋。 在一次或数次极强如猛烈的爆炸声会震破耳鼓,严重的会导致全聋。 2.3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病症和神经衰弱 噪声可以使交感神经紧张,表现为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有波 动,心电图阳性率增高, 噪声引起神经衰弱症侯群,如头痛、头晕、失 眠、多梦、乏力、记忆力衰退、心悸、恶心等。 2.4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引起胃功能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2.5对视觉功能的影响 由于神经系统互相作用的结果,能引起视网膜轴体细胞光受性降低, 视力清晰稳定性缩小。 2.6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安全生产 噪声易使人烦躁不安与疲乏,注意力分散,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当 噪声级超过生产中的音响警报信号的声级时,遮蔽音响警报信号,易造 成事故。 2.7高声强噪声损害建筑物和仪器设备 160 分贝以上的高声强噪声可引起建筑物的玻璃震碎、墙壁震裂、屋 瓦震掉、烟囱倒塌等。 3作业场所噪声的控制标准 因为噪声的危害众多,对劳动者的职业伤害很大,因此,国家对作 业场所噪声一直有较严的限制要求。 2002 年 6 月 1 日实施的最新标准 GBZ 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中对作业场所的噪声作了明确的规定: 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 8 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 85dB(A)。对于操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 8 小时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 触噪声的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加 3dB(A)的原则,确定其噪声 限制值,但最高限值不得超过 115dB(A)。工作场所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详见表 1。 表 1 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日接触噪声时间(h) 8 4 2 1 1/2 1/4 1/8 最高不得超过 115[dB(A)] 对非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也有明确的限定,即生产性噪声传播至非噪声 作业地点的噪声声级不得超过表 2 的卫生限值。 表 2 非噪声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地点名称 噪声车间办公室 非噪声车间办公室 会议室 4. 噪声控制 生产性噪声危害的发生和程度主要决定于噪声强度、接触噪 声时间、噪声的频率及频谱特性、接触者的敏感性等因素,因而要预防 其危害需从几方面着手:消除和减弱生产中的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 加强个人防护。 卫生限值 dB(A) 75 60 60 不得超过 55 工效限值 dB(A) 卫生限值[dB(A)] 85 88 91 94 97 100 103 主要措施如下: ①选用低噪声设备,如风机、空压机、球磨机等设备,能从根本上降低 噪声。 ②采用隔离、远距离控制等措施,尽量将噪声源与操作人员隔开。 ③具有生产性噪声的车间尽可能远离其他非噪声作业车间、行政区 与生活区。 ④对小型设备,如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设备运行噪声较大, 可设置轻型钢结构组合式隔声室,以防止噪声的扩散; ⑤对高压风机、空压机除采取隔声措施外,在进出口、风管上加设 消声装置。 ⑥对噪声较大的设备,如圆筒筛洗机、颚式破碎机等,采取基础防 震,安装隔震器和隔震垫。 控制噪声管理措施主要有: ①加强听力保护教育,使每个员工知道身处的作业场所噪声情况及 危害,培训并督促其正确佩戴护听器。定期到有资质单位进行职业性健 康体检,发现职业禁忌及时处理。 ②为劳动者提供声衰性能良好的护听器,对暴露大于或等于 85dB 作 业场所的职工提供适合本人使用的护听器,确保其实际接受的等效声级 在 85dB 以下。 ③合理安排工序,减少劳动者在噪声声级超标作业场所接触噪声的 时间。 二、尘肺病的防治 一) 、尘肺病是由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肺部疾病,简称尘肺。在我国, 尘肺是危害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 二) 、按病因可将尘肺分为:矽肺、硅酸盐肺、碳尘肺、混合性尘肺、 金属尘肺等十三种。尘肺起病缓慢,一般是接触几年后才发病。临床表 现为气短、胸闷、胸痛、咳嗽、咯痰等症状,一旦患上尘肺,即使脱离 粉尘环境,病情仍可继续发展,日益严重。尘肺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影响劳动能力。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尘肺,但尘肺是完全可以 预防的,粉尘作业工人应注意防护。 三) 、粉尘作业常见于如下工作: 陶瓷、水泥生产过程;石场石料的开采、粉碎;五金、宝石、手表 作业的打磨、抛光;皮毛、纺织工业的原料处理、家俱制造业中木料的 锯、刨、磨等加工;塑料原料破碎、混料等生产过程。凡防尘措施不够 完善的作业场所,均可能产生大量粉尘外逸,污染生产环境。 四) 、粉尘防治 我国在防尘工作方面成功地总结出防尘八字经验,即:革(工艺改 革技术革新) 、水(湿式作业) 、密(密持尘源) 、风(通风除尘) 、护(个 人防护) 、管(维护管理) 、教(宣传教育) 、查(定期检查评比、总结、 定期健康检查) 。 ” 对于工人来说,应强调个人防护和健康检查。粉尘浓度不符合卫生 标准的作业场所,接尘工人应坚持配戴防尘口罩上岗;应做好就业前检 查;不满十八岁以及有下列疾病者均不得从事接尘作业:1、活动性肺结 核病;2、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及支气管疾病;3、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胸 部疾病;4、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就业后应每年进 行一次职业性体检。以便早期发职业性损害。 三、怎样预防溶剂中毒 预防溶剂职业危害的措施包括通风,排毒等工程技术措施和 监测、监护等卫生保健措施。对于作业工人来说,重点是要防止吸人和 皮肤污染,及早发现职业性危害。因此,应重点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