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屈光学样题2汇总
眼屈光学样题 2 一、名词解释: (10 分) 1.屈光参差 2.逆规散光 3.AC/A 4.绝对性远视 5.调节滞后 二、选择题(38 分) 1、眼屈光系统的三对基点为一对焦点、 () 、一对结点 A、一对顶点B、一对主点 C、一对远点D、一对近点 2、注视远点时与注视近点时的屈光力之差称之为() A、调节范围B、调节幅度 C、调节远点D、调节近点 3、()指当调节静止时,其屈折力与视网膜之相对位置关系 所呈现的屈光 A、静态屈光B、动态屈光 C、正视眼屈光D、非正视眼屈光 4、远视程度超过睫状肌生理张力所能代偿的范围,未被代偿的 剩余部分远视度称为() A、隐形远视B、显性远视 C、能动性远视D、绝对性远视 5、规则散光依各经线屈光状态分为单纯散光、 复性散光和 () A、角膜散光B、残余散光 C、顺例散光D、混合性散光 6、调节力等于()的倒数 A、调节远点的距离B、调节近点的距离 C、调节距离D、调节范围 7、近反射三联征指看近目标时同时发生的()三种现象 A、调节、集合、瞳孔缩小 B、调节、集合、瞳孔散大 C、调节、集合、眼球内转 D、调节、集合、眼球下移 8、在规则散光依各经线屈光状态进行的分类中不包括() A、单纯远视散光 B、单纯近视散光 C、混合性散光 D、顺例散光 9、当一眼正视或轻度远视,另一眼近视,视远、近物体时,互 相交替而视,很少用调节因而不出现视疲劳现象,此为() A、单眼视症 B、双眼视症 C、交替视症状 D、屈光参差 10、远视力长期形成的调节张力() A、稍休息后可松弛 B、可主观消失 C、可逐渐加强 D、短时间内不能松弛 11、近视眼在看远时由于物像落在() ,而不能出现调节。 A、视网膜上B、视网膜后 C、晶状体上D、视网膜前 12、()是指把眼球的各屈光单位以一个曲率半径为5.73 毫 米的单一折射球面来代替的模型眼 A、模拟眼B、模仿眼 C、模式眼D、简化眼 13、()指调节作用时,因晶状体变化而产生的屈光力 A、调节远点B、调节近点 C、生理性调节D、病理性调节 14、集合是指注视近物时, 除调节作用外, 双眼还必须同时 () , 使视轴能正对物体 A、向内转动B、向上转动 C、向下转动D、向外转动 15、远视眼在看远时,由于物像落在() ,可诱使调节 A、视网膜上B、视网膜前 C、视网膜后D、晶状体上 16、矫正后的近视眼在看近时付出的调节与正视眼() A、大致相当B、不同 C、相差 20%D、相差 50% 17、假性近视是() A、晶体变大所致 B、晶体变小所致 C、睫状肌调节障碍 D、瞳孔调节障碍 18、当眼调节静止时, 近视眼可使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 聚焦于() A、视网膜上B、视网膜后 C、晶状体上D、视网膜前 19、近视眼依屈光成分分为轴性近视、曲率性近视和() A、单纯性近视 B、继发性近视 C、指数性近视 D、变性近视 20、()折射率的正常值为 1.376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21、()为视网膜成像的大小的计算公式 A、像的大小=物的大小*17.05/物到结点的距离 B、像的大小=物的大小*17.05/物到主点的距离 C、像的大小=物的大小*17.05/物到前焦点的距离 D、像的大小=物的大小*17.05/物到后焦点的距离 22、与物体距离远近成反比的是() A、视轴B、视角 C、光轴D、固定轴 23、()为矫正到最佳视力的最高与最低正镜度差 A、全远视B、隐性远视 C、能动性远视D、绝对性远视 24、视力减退、视疲劳、内斜视和假性视神经炎是()的临 床表现 A、近视眼B、远视眼 C、单纯近视散光D、复性近视散光 25、远视眼(+2D)注视眼前 33cm 处的物体时,使用的调节力 和集合力分别为() A、4D;4maB、3D;3ma C、5D;3maD、1D;1ma 26、80 岁的人的调节幅度按公式计算为() A、-2DB、-3D C、-5DD、0D 27、老视验光的基础状态为() A、散瞳后B、在远屈光不正矫正后 C、休息后D、不用调节 28、近视眼(-3D)注视眼前33cm处的物体时,使用的调 节力和集合力分别为() A、0D;2ma B、3D;3ma C、2D;2ma D、0D;3ma 29、一般人们在40岁左右出现() A、近视 B、远视 C、老视 D、散光 30、远视患者的眼镜() A、一定是近视镜 B、一定是远视镜 C、一定是平光镜 D、有可能是近视镜 31、老视的矫正方法有() A、近视镜B、远视镜 C、平光镜D、手术、老视镜 28、角膜的屈光力为(),占眼球屈光力的() A、+43.05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 2/3 B、+43.05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 1/3 C、+19.11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 2/3 D、+19.11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 1/3 33、晶状体的屈光力为() ,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 A、+43.05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 2/3 B、+43.05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 1/3 C、+19.11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 2/3 D、+19.11D,近似为眼的总屈光力的 1/3 34、轴性远视眼,轴长每缩短 1mm,矫正镜的顶焦度约需() A、加+3.00DB、减+3.00D C、加+6.00DD、减+6.00D 35、轴性近视眼,轴长每缩短 1mm,矫正镜的顶焦度约需() A、加-3.00DB、减-3.00D C、加-6.00DD、减-6.00D 36、正视眼使用 2.50D 的调节力, 其调节近点到眼的距离为 () A、25cmB、30cmC、40、50cm 37、正视眼注视眼前 25cm 处的物体时,使用的调节力和集合力 分别为() A、4D;4maB、3D;3ma C、2D;2maD、1D;1ma 38、近视眼(-2D)注视眼前 50cm 处的物体时,使用的调节力 和集合力分别为() A、0D;2ma B、3D;3ma C、2D;2ma D、1D;1ma 三、判断题(17 分) 1、注视远点时与注视近点时的距离之差称作调节幅度() 2、一般轻度散光如无症状可不戴散光眼镜() 3、近视眼依是否有调节因素参与而分为假性近视、真性近视、 和继发性近视。 () 4、当眼的睫状肌静止时,悬韧带松弛,晶状体扁平屈折力减弱, 此为眼的静止状态() 5、当眼的调节静止时,与视网膜黄斑部相共轭的视轴上一点为 调节远点。 () 6、正视眼的远点为有限远距离。 () 7、远离 5 米外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平行光线经眼屈折系统屈折 后在视网膜上成一焦点,为正视眼。 () 8、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眼屈折系统屈折后在视网膜前 成一焦点,为远视眼() 9、平行光线进入散光眼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 10、规则散光可依强主子午线分为顺例散光、反例散光、斜向散 光。 () 11、调节需求的大小与年龄呈负相关。 () 12、假性近视患者不应戴近视镜。 () 13、成年人一般两眼屈光度相差在 3.00D 以下者通常能全部矫 正。 () 14、视角是由物体大小决定的。 () 15、老视的治疗可以戴眼镜。 () 16、由于老年人的晶状体生理性的结构改变,眼睫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