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元宇宙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教授、 博导、传播 系主任,研究领域为中外传播思想、人工智 能与哲学、危机传播和媒体融合等,已在国 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60余篇,出版 专著两部,译著多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 新媒体传播、国际传播、编辑出版等,已在 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篇,含中文核心期 刊(CSSCI)4篇,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级课 题,参编行业报告2部。 CONTENTS 元宇宙并不是特指某种单一的技术或应用,而是指一种基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 技术的3D空间、生态或环境。它不是脱离现实世界的异托邦,而是与现实世界的交互混同。 元宇宙技术的本质是“数字孪生”(Digital Twins)技术,即如何通过各种记录型媒介生成 一个现实世界的丰满的数字版本(化身),并在两者之间实现互操作(interoperability)。 “元宇宙”体现在多个核心维度(指标)上,包括计算力、响应力、逼真性、沉浸性、互动 性、用户自主性、数字财产保护、数字货币支付等。不同公司在这些维度上的强弱不同(0- 100)或有所侧重(1%-100%),但它们都可以是元宇宙公司。所以存在一个“元宇宙率” (Metaverse Ratio)。从广义上说,岩洞壁画、敦煌壁画、口语故事、文字、戏剧、2D和 3D游戏等都是元宇宙技术,只不过它们的“元宇宙率”不同而已。完全的元宇宙是一条总 在不断退后的地平线,我们可以在多个维度上不断接近它,但永远无法完全到达它。 今天的元宇宙产业仿佛喷气式客机制造业或汽车制造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背后可能有数 十个行业和数万家企业在提供技术支持。这些支持性行业和企业既是元宇宙公司,又不是元 宇宙公司,看你如何理解“元宇宙”。 元宇宙概念在今天的提出是互联网技术从Web1.0到Web2.0到Web3.0之后的自然延伸。其 中包括两次伟大的跃升,即从Web1.0跃升到Web2.0(Leap One),解决了互联网从少数人 写多数人读到多数人读写,和从Web2.0经过Web3.0跃升到元宇宙(Leap Two),将解决 内容生产所有权保护问题以及从符号传播到具身传播的过渡。 在元宇宙空间,用户生产内容(UGC)将会大量出现,但在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支持下,这 些UGC将找到效的商业模式。 元宇宙是记录型媒介(recording media)和传输型媒介(transmission media)快速发展的 必然结果。它不仅是在一端对信息和体验的全息记录,而且是将这一全息记录跨越时空投送 到另一端的传输和再现。 对人际传播而言,我们今天在互联网上进行“符号传播”,明天在互联网上通过身体进行 “后符号传播”,这个“明天的互联网”就是“元宇宙”—— 即扎克伯格说的“具身的互 联网”。这意味着我们在前文字时代的亲身传播1.0通过今天超强的记录和传输技术,可以 实现“遥在”(telepresence),从而实现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俱佳的亲身传播2.0。 元宇宙并非仅仅是像扎克伯格这样的技术公司高管的逐利梦想,而且还是一个伟大的技术和 工程上的创新,如果它得到正确的应用,也是一个能为我们的现实世界带来确实好处的有益 工具。它的应用场景不仅仅在社交和娱乐,而是对制造业、城市规划、零售业、教育、医疗 乃至整个人类世界有着广泛和深远的意义。 元宇宙的应用场景可分为核心层、技术层和环境层。核心层是元宇宙最基本最普及的应用场 景,具有用户覆盖面广、技术实现度高与生活最贴近的特点,满足用户基本的元宇宙生活需 求;技术层是元宇宙的领先场景,具有技术创新性、概念引领性、话语斗争性的特点,是大 型企业与跨国公司角逐的关键领域,也是元宇宙的重要支撑;环境层是元宇宙发展的综合应 用场景,具有复合性、生态性特征,“元宇宙+”生态大量涌现,对用户注意力的争夺常态 化。 面向元宇宙的各项技术和应用还在快速发展中,对元宇宙未来发展的趋势预测可以结合技术 性与社会变革性展开讨论,并且按照元宇宙率的程度高低进行未来趋势排序。我们预测,在 未来几年:元宇宙的核心维度将越来越强,包括算力、响应力、逼真性、沉浸性、互动性、 用户自主性、数字财产保护、数字货币支付等,它在制造业、城市规划、零售业、教育、医 疗、娱乐和社交等方面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多。 我们应该对“元宇宙”的过度炒作保持谨慎。“元宇宙”概念缘于一部反乌托邦(dystopia) 科幻小说,本身容易激发一种“它鼓励人们逃离现实世界”的联想,这在新冠疫情时代似乎 能被人接受,但这对元宇宙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并无好处。另外,新媒体产业投资常常受 “热词经济”的驱动和扭曲,因此谨慎对待某些“元宇宙企业”的过高估估值。 元宇宙是现实世界延伸,而不是现实世界的替代。它将深刻地影响我们对时间、空间、真实、 身体、关系、伦理、工作、学习、教育等的认知。 未来,元宇宙将成为一种环境,和空气、水及互联网一样不再被人挂在嘴上。那时,不是元 宇宙不再重要,而是它已经成为“元素型媒介”,我们对它已经习以为常。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 (Satya Nadella) 表示,微软正在致力于构建“企业元宇宙”。 他指 出,微软的Azure云服务、Surface电脑以及Hololens是公司的“元宇宙堆栈”(metaverse stack)。他还提到“数字孪生”概念——其实也就是元宇宙中用户的数字替身(Avatar)。 扎克伯格在接受科技网站 The Verge时提到,他从中学时就有“元宇宙”的想法了。他认为,元宇宙 是移动互联网的后继,是“具身的互联网”。在其中,用户看到的不再是平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 频,而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2021年10月28日,为显示其创造元宇宙未来的信心和决心,扎克伯格宣布将Facebook公司改名为 Meta公司。 2021年4月,著名网络游戏Fortnite的母公司“史诗游戏”公司(Epic Games)宣布了一轮 10亿美 元的融资,将其投入元宇宙技术的开发,瞬间“史诗游戏”公司的股值就涨至近 300 亿美元。 2021年6月,风险资本家马修·伯尔( Matthew Ball) 等人联合推出了一个股票交易基金,以方便普 通人投资于元宇宙技术相关公司。与元宇宙概念热炒同步,还出现了专门为元宇宙开发开源标准的组 织,如“开放元宇宙”(Open Metaverse) 组织。 在2020年圣诞节和2021新年期间,苹果用户在数字产品和服务上花费了18亿美元;在2021年初发 布的一份报告中,基金公司 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 预计,到2025年,全球虚拟现实市场 份额可能会高达4000亿美元;彭博资讯则估计,到2024年,元宇宙的市场规模可能达到8000亿美元 [1]。未来十年内,区块链和 NFT 将加速成为数字经济的中心。 “元宇宙”的内涵很丰富,但其主要成分是遍在性网络、加密货币和加密网络(如比特币和以太坊)、 VR 和AR技术以及NFT (Non-Fungible Tokens) 。 广义而言,我们可以说,互联网就早已经是一个元宇宙了。我们在新冠疫情中不可或缺的远程视频会 议都有一些“元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