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化栽植设计(20100407).ppt
城市道路绿化栽植设计,道路绿化专题,2 栽植设计,1 概述,1.1 内涵,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而城市道路绿化水平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整个城市面貌,更反映出城市绿化的整体水平。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2 道路栽植效果的分类,1.3 交通道路的分类 绿化道路首先要先了解城市交通道路的分类情况。 1.3.1 城市主干道 城市主干道是城市内外交通的主要通道,城市的大动脉。它可分为高速交通干道、快速交通干道、普通交通干道和区镇干道。 ①高速交通干道:特大城市、大城市设置这类干道,为城市各个区之间远离高速交通服务。距离在20-60km,行车速度在80-120km/h。行车全程均为立体交叉,其他车辆与行人不准进入使用。 ②快速交通干道: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设置,与近郊1-2级公路连接,位于城市分区的边缘地带。服务距离一般在10-40km之间,车速大于70km/和,全程有部分立交。此种干道不允许在两侧布置大量人流的集散点。,③普通交通干道:这种干道是大中城市道路的基本骨架。大城市又分为主要交通干道和一般交通干道。干道的交叉口一般在800-1200m为宜,车速为40-60km/h,一般均为平交叉。 ④区镇干道:此为大中城市分区或一般城镇的生活服务性干道,主要市满足生产货运和上下班客运交通的需要。其特点为行车速度较低,一般在25-40km/h,全程基本为平交。区镇干道位于市中心与居住区之间,可布置成全市性或区镇的商业 街。,1.3.2 市区支道 这是小区街坊内的道路,直接连接工厂、居住区、公共建筑。车速一般为15-45km/h。断面的变化较多,车道划分不规则。 1.3.3 专用道路 城市规划中考虑需要的道路。如专供公共汽车行驶的道路;专供自行车行使的道路和城市绿地系统中步行林荫道等均为此类。,1.4 道路绿地率指标控制 1.4.1 计算方法 道路绿地率的计算是采用简化方式,因道路绿地多以绿带分布在道路上,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道路总宽度的百分比近似道路绿地面积与道路总面积的百分比。 计算时,对仅种植乔木的行道树绿带宽度按1.5m计;对乔木下成带状配置地被植物,宽度大于1.5m的行道树绿带按实际宽度计。 1.4.2 道路绿地率的指标 道路绿地率的指标是通过在一些城市调研和参考有关规范、资料的基础上制定的。一般道路绿地率为15%~30%。 而各个城市都有相应的规定,例如《北京市绿化条例》规定道路绿地率是:主干路不低于30%,次干路不低于20%。而在国外一些大城市绿化景观较好的道路,其绿地率为30%~40%。,2 栽植设计,,2.1 栽植位置 道路栽植可以栽种在车道的中央隔离带、车道间隔离带、人车共用道隔离带、步道、道路隔离带。,,2.2 栽植位置类型 按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分:道路面积不同,车流量等的不同,道路的布置形式被分为了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 式。 ①一板二带式。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的交通管理。 ②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着,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绿化。,,③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 ④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2.3 栽植作用 安全保护:中央隔离带、车道间隔离带、人车共用道隔离带的栽植对确保街道通行的安全有很大作用; 环境优化:人车共用道、步道的栽植可以为行人提供绿荫; 生态及装饰美化:道路栽植还在实现恢复由于城市街区的开发而丧失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对装饰街道互相影响上发挥着自己的功能。,,2.4 栽植原则 栽植并不是对于所有的道路都是必要的,也并不是栽植越多的街道效果越好,而应该根据道路的规格和道路的性质来设计必要的栽植。 栽植带设置:规格最低的道路不必设隔离带,规格稍高一点的道路可以将中央的隔离带作为唯一的栽植带。 凸显地域性:在车道比较宽的情况下可增加车道间隔离带栽植,在步道宽的情况下可增加步道栽植,而道路隔离带栽植要设计在需要对地域环境保护的地点。 混植选择:除单独栽植乔木外,应以大、小乔木、灌木,地被,花卉等多层结构的栽植方式来进行道路绿化设计。 密度控制:栽植设计时不应过于强调环境的保护而将隔离带作为绿化带密实排列,栽植就会出现完全将各个部分和设施遮蔽,阻挡的可能与问题。,,2.5 栽植基础 保证栽植的基础是栽植间距的把握及土壤深度的控制。 最典型的街道栽植是3-10m间隔的乔木植栽,道路表面应设有1-1.5m的种植池;而维持栽植生命的有效土壤的最小深度:草本15cm,灌木30cm,小乔木45cm,浅根性大乔木60cm,深根性大乔木90cm。,保持植物的呼吸作用,,设计注意: 一般来说,用于吸收养分和水分的植物根系几乎都分布在深40cm以上的地方,分布在更深的根系主要起到在物理上支撑地上部分的作用。 同时,发达的根系是栽植健康成长的条件,因此探讨使连接种植池的铺装透水性以促进根系的伸展问题以及防止使栽植枯死的土壤滞水而进行的排水问题,还有为防止土壤硬化阻碍栽植的发育,应考虑树池的地面防护防止行人践踏。,,透水砖,,树池盖板,3 树种选择,,3.1 栽植条件 每种栽植的选择都要根据不同的栽植条件来进行判定。 地域条件 栽植是在气候等地域的环境因素支持下生长发育起来的。根据适合生长的地域,栽植类型可分为寒地型、寒冷地域型、积雪地域型、温带地域型、暖温带型、亚热带型等几种,应根据栽植类型来选择适当的栽植树种。 环境条件 对于栽植来说,街道的环境并不是很理想,因此首先要选择生命力强的树种。特别是要选定那些可长期抵抗土壤干旱、汽车排出废气和粉尘的栽植树种。 效果条件 对栽植功能效果的期待,则根据街道的性质和区间、周边设施的不同而有差异,为了达到更高的功能效果的发挥,应选定那些有效的栽植形态和栽植树种。,,制约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道路栽植千万不可侵犯到建筑界限和视距空间,必须选定那些栽植枝叶的伸长界限不超过栽植限宽的栽植树种。 管理条件 对于栽植的管理当然是希望越简单越好,为此重要的是选择栽植管理较粗放的树种,同时,在树种的选定中,选择病虫害少、生长慢的栽植书中也是必要的。 更新条件 随着时间的积蓄,栽植的效果会增大,为此更新的周期越长越好,把寿命长的栽植树种作为道路栽植的方法是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