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的陵墓建筑.docx
1论中国古代的陵墓建筑一、绪论在对中国古代的陵墓建筑进行论述前,我们要知道以下几个基本概念。什么是坟、墓;什么是冢;什么是丘;什么是封;什么是山、陵。坟、墓古时墓葬有隆起封土的叫坟,与地面齐平的叫墓。后来统称为墓。冢高大的坟墓。丘王公等人的墓。封诸臣的墓称为“封”,后也指“坟”。山、陵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那么陵墓建筑又如何定义。陵墓建筑的定义,陵墓是安放故人的尸体,祭奠故人的场所的总称。若分开来讲,陵一般指地上建筑,墓则是地下部分。而根据汉代刘熙著类书释名释丧制定义“陵墓”为“墓,慕也,孝子思慕之处也。”说明陵墓这种建筑类型的基本意境,是子孙后代缅怀自己的祖先功德、与祖先先贤对话的一个精神场所1。这个定义对陵墓建筑更偏向于有象征,有文化精神的所在。其中陵墓建筑是构成陵墓的三要素之一,其他两个要素分别是陵墓建筑上的绘画雕刻等文化艺术、随葬品。正如上述给出的陵墓建筑定义一样,陵墓建筑是一种精神寄托,要不然就不会存在对陵墓建筑进行艺术渲染。这样做是后人希望自己的祖先能够庇佑自己及后代。二、陵墓建筑的发展历程1方上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动用70多万苦力,前后耗时38年,斥巨资修建了始皇陵。秦始皇陵封土采用方上形制,顶部平坦,原高约115米,现存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陵体四周筑有两层城垣,内城四周共长2525米,外城周长6294米。始皇陵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也是我国古代陵寝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图1秦陵墓汉承秦制,墓室深埋地下,累土为方锥形去其上部,作为陵体,形状酷似覆斗。陵园前开始出现神道,两侧建有石雕刻和石建筑。汉代帝王陵墓以武帝2茂陵规模最大,冢高465米,周长240米。汉代陵墓是保留至今的唯一一种汉代建筑类型,出土的画像砖、画像石以及明器,为今人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大量形象资料。2以山为陵隋唐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时期,在陵墓建造上比前代更加追求陵冢的高大。为了显示雄伟壮观,防止盗墓和水土流失,唐太宗开创了以山为陵的先河,选择有气势的山脉为陵体,开凿墓室。平面布局是在山陵四周建筑方形陵墙围绕,四面建门,门外立石狮,四角建角楼,神道顺地势向南延伸,两侧的石人石狮比前代增多。这种利用天然山势环境,加以人工规划而建成的庞大陵区,确实更能体现出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的心理取向和一统华夏的强大意志。3宝城宝顶明清图3明长陵(朱棣墓)朱元璋开启了有明一代的统治,其孝陵的封土形式及布局也成了明清两朝图2昭陵3皇陵的标准格式。孝陵没有模仿唐代的以山为陵,而是采取“宝城宝顶”的建制,既威严肃穆,又防止雨水冲刷,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陵墓前有长长的神道,神道上依次排列着大金门、石碑、石柱、文臣及武臣,直到棂星门。进门过金水桥到达陵墓中心区,在由南至北的中轴线上分布着大红门、祾恩门、祾恩殿、方城明楼、宝城。十三陵延续这种建制,集中建造在一起,各陵既各自独立,又有共同的入口和共同的神道,组成一个统一的既完整又有气势的皇陵区。陵墓建筑的发展,可以反映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高超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也可以知道,陵墓建筑越来越奢侈,尤其是帝王的陵墓。但是也是因为陵墓的奢侈,导致陵墓在改朝换代的时候是最为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被各种盗墓人给洗劫一空。所以反过来又要要求陵墓具有一定的防盗措施,而其中一些防盗措施是现在技术都无法完成的,并依靠现在的技术亦是无法正常进入某些陵墓当中去。这又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又一次的智慧结晶。三、陵墓建筑的选址我国古代的陵墓建筑,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建坟,如下图所示。但是,也有少数陵墓是建造在平原上。从布局来说,都是在陵园的四月筑上陵墙,四面开门,四角建造角楼。陵前建有神道,神道上建有门阙,还有石人、石兽的雕像,给人一种肃穆、宁静之感。陵墓的选址需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依山旁水,2察形观势,3土质检验,4注重整体,5因地制宜。其实上述五个选址原则都是从中国的风水学出发的。因为在古时候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在选择自己的房址的时候,尤其是有钱有势的人,都会邀请当地有名的风水师进行选址。其中依山旁水在选房址时候是比较重要的。更多的是表现出中国的古代人民在人与环境上的有机结合,注重天时、地利、人和。最终选址的目的还是回归到福泽子孙,依靠天地人三方在精神上和风水上造就。四、陵墓建筑的人文精神与等级象征陵墓其实就是死亡的代表,人终归尘土,而陵墓就是其死后最后的家。因图4陵墓建筑4此对死亡的恐惧是生物的自然反应。人类社会的权利和富贵则会非本能的加重对生命的眷恋和对死亡的恐惧。居于权利和富贵顶峰的帝王当然更甚于常人,精心建造的宏大陵墓正是帝王生死观最好的解释。从本质上讲中国人的重土厚葬或古埃及人的死人书甚至宗教各种丧葬法都源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转世的期望。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既是本能的又是经验的。人类想出各种方法减轻死亡恐惧对心理的压力。生命转世是最有吸引力的一种成为宗教的主题。或者说因生命转世这个主题而有了宗教。生命转世同时也是一个世俗的人人关心的问题。虽然世俗与宗教在死亡问题处理上具体方法不同根本上却一致地体现出对生命的关怀。陵墓忠实地记录了从古至今人类的生死观特别寄托了死亡者对再生的信仰与渴望2。相信灵魂不死,来世能够继续做人,或者是在其他的世界得到保佑和飞升。“灵魂不死”观念导致了陵墓建筑的产生,并由此成为陵墓建筑表达的主题。古人认为“墓者,鬼神所在,祭祀之处”(王充论衡四讳篇,既然陵墓为死者灵魂居栖之处,故在建造陵墓时就不得不考虑“灵魂”活动的所需所求。他们仿人类居室建造地下墓石,以供“灵魂”起居,修通地面的“羡道”以备“灵魂”出入。在一些地区,夫妻死后合葬于一墓,并且特意在被砖墙隔开的墓穴之间留一个或几个小孔,以便夫妻间通魂往来。为了让死者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避免孤寂,古人常将同一家族的陵墓建在一起3。古人不仅把陵墓看作辞别今生的魂归之处,还将陵墓视为“灵魂”奔赴“彼岸世界”的出发地。由于无人能够知道“彼岸世界”的情况,自然只能以现实的生活经验去设想死者在来世的生活,为他们构筑出一个生死相类的安息空间,这便构成了陵墓建筑中“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文化心理。并且中国古代社会以“孝”作为衡量人格的重要标准。因此是否对自己的祖宗孝悌,可以在处理祖宗的身后事的态度中了解到。由于社会风气的不同,古代常以“厚葬”作为子孙对其祖宗的尊重和孝悌,因此在处理葬礼的时候,基本上是以是否“厚葬”来衡量孝心,以致祖宗是否来庇佑自己的子孙后代。另外陵墓的规格和规模是社会等级的一种象征。等级制度是维护封建伦理的重要工具,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不仅活着的时候有尊卑,死后亦有贵贱之别。陵墓建筑以坟墓的高低,形制以及墓前石刻、地宫的规模等方面来体现墓主的身5份等级。五、小结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陵墓建筑之所以存在是源于古代人民的信仰信仰人有来世,自己的灵魂不死不灭,有着第二或第三世界的存在,而与之相沟通的媒介就是陵墓,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所以在选择陵墓的地址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和保密性,当然保密性是针对于帝王陵墓,因为帝王都不想自己的死后指屋被人所盗。正因为是盗墓的存在,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防盗措施,更好的去保护自己的陵墓不被外人所破坏。陵墓除了是精神寄托外,也是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