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改善神经内科卧床病人便秘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改善神经内科卧床病人便秘的临床观察论文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卧床病人便秘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探究。方法:选取 2016 年 6 月至 2017 年 6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便秘的卧床患者50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着 50 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5 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灌肠法进行对患者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患者治疗,并将两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 84%,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 96%,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1.2 方法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灌肠法。灌肠的溶液主要为 40℃的肥皂水,其浓度为 0.2%,容量为 600ml~1000ml,并采用常规的肛管进行灌输,并通过护理学相关要求采取无保留的灌肠方式进行对患者灌肠,当灌肠结束后,指导患者在 6 分钟左右之后,若患者有明显的排便意向后才可排便。在对患者采用常规灌肠法的全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表现进行全程观察。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首先将对患者的背部和腹部进行热敷,并对患者用热水浸泡沐浴,对患者采取按摩、针灸,按摩通过对腹部顺时针方向进行,同时对相应的穴位进行按压;对患者针灸主要是对四神聪、关元、百会以及天枢等穴位进行针灸。与此同时,患者的进食应以流食为主,目的在于促进胃肠蠕动,使便秘病症得以解除,并对患者病中的生活习惯进行嘱咐,经过此番治疗,一般情况来讲,患者的便秘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并且患者能够正常进行排便。如果患者仍无法正常进行排便,可以同相关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可以适当使用一些缓泻药物加以治疗。1.3 治疗效果的评测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采取三级标准评测,分别为治疗痊愈、治疗显效、治疗无效。治疗痊愈的临床表现为患者的便秘症状已经消失,并且可以达到生活自理的状态,治疗后无任何复发迹象;治疗显效的临床表现为患者的便秘症状得以减轻,基本上能够自理生活,观察病情有所好转;治疗无效的临床表现为患者的便秘症状未见任何好转,患者生活仍不能自理,并且存在病症反复发作的迹象。总体有效包含治疗痊愈和治疗显效,治疗的总体有效率=(治疗痊愈例数+治疗显效例数)/总例数。1.4 统计学方法:通过利用相关统计学软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 X2对计数资料通过运用相关的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 n(% )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采用 X2 对其进行检验,采用 X 平均数±s 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采用 t 进行检验,当两组存在明显差异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结果如表一所示,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的观察和对比,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 84%,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结论神经内科中便秘症状较为常见,并且便秘患者处于卧床状态时,其生活的质量出现严重下降,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困扰,通过常规灌肠的方法虽然能够对患者的治疗显效,但总体有效率还是稍差一些,并且这种方法将肛管插入的深度虽然较浅,但灌入的肥皂水大多滞留在乙状结肠的位置,致使肠腔上段部位的硬便不能够被润滑,从而导致患者的腹胀程度加重,除此之外,常规灌肠法操作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外溢和漏出,使治疗极不卫生,在对患者进行操作时,还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或导致副作用产生,因此,在治疗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中西医采取的针灸、按摩并辅助药物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对两组的对比,观察组采用中西医治疗方案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采取常规灌肠法治疗方案的总体有效率,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中西医治疗方案对卧床病人便秘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中得以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