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医生职称的晋级制度
2016 年医生职称的晋级制度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 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规定根据医疗机构专业设置的 实际情况,临床医学专业评审条件分为两个部分: 一)按二级学科分类的评审条件,适用于按二级学科设置的 临床医学专业岗位,共分为十四个专业:全科/家庭医学、 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眼科、耳鼻咽喉科、 皮肤病与性病、精神病、肿瘤、病理、医学影像、计划生 育。 二)按三级学科分类的评审条件,适用于三级学科设置的临 床医学专业岗位,共分为三十二个子专业:心血管内科、 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血液 病、结核病、传染病、风湿与临床免疫、老年医学、急诊 医学、普通外科、骨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 科、小儿外科、烧伤外科、整形外科、麻醉、运动医学、 康复医学、妇科、产科、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 修复、口腔整形、核医学、放射治疗、医学检验。 医师职称总述 1、医疗技术专业职称有医师、药师、技师、护师系列。 2、医师职称包括初级职称(医士、医师/住院医师)、中级 职称(主治医师)、副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正高级 职称(主任医师)。 3、在医院中主任医师,主任中医师,主任药师,主任中药 师,主任护师,主任检验师,都是正高职称,依次类推。 职称称谓 1、中专或大专刚毕业职称是医士、考得执业医师证自动晋 升为医师,医士和医师都称为初级职称。 2、从事医师工作本科四年硕士二年专科六年可以考主治医 师,考试合格自动晋升为主治医师(中级职称)。 3、本科或硕士毕业获得中级职称后五年各项条件合格可以 评副主任医师,博士毕业中级职称后三年可以评副主任医 师(副高)。 4、本科或硕士毕业副高职称后五年各项条件合格可以评主 任医师,博士毕业副高职称后三年可以评主任医师(正 高)。 所谓正高,副高,中级,初级,是指职称而言,这是具有 中国特色的 职称晋级的时间限制 1、本科生参加工作 5 年后可晋主治医师(中级职称),硕 士研究生 2 年后可晋主治医师,唯一不同的是本科生晋主 治考外语,研究生不用考。 2、本科生在晋完主治医师 5 年后方可晋副主任医师(副 高),而硕士研究生在晋完主治医师 3 年后就可以晋副主 任医师。 3、在晋升副主任医师 5 年后方可晋升主任医师(正高)。 3.1 本科毕业到主任医师(正高)至少要 15 年(晋主治医 师 5 年+晋副主任医师 5 年+晋主任医师 5 年)。 3.2 博士研究生参加工作 2 年后就可以晋副主任医师,在晋 完副主任医师 3 年后,就可以晋主任医师了。 职称体系 医生的职称等级有两种体系:临床体系和教学科研体系, 在不同体系下,职务或职称也不同。 临床体系:刚毕业的医学生为住院医师,工作 3-4 年后要 担任半年至一年的住院总医师,而后约在第 5-6 年升为主 治医师,再以后是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晋升职称都要 经过严格的考试。 教学科研体系:这不是所有医院都有的体系,只有医科大 学附属医院或与医科大学有教学合作关系的医院才拥有这 套职称体系。它包括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教学科研体系 的晋升职称一般较临床体系更严格、更困难。 两种体系并非完全平行,但大致对应关系如下:主治医师- 讲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一位医生可 以同时拥有两个职称,一般说来,教学科研体系的职称比 临床体系的职称获得的晚一些。例如,身为主任医师,他 可能是教授,也可能是副教授,有可能一直到退休也未获 得教授职称。 医生职称评定要求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生职称晋升制度 (一)主治医师 1、医学中专毕业,在县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取得医 师资格后从事工程师工作不少于七年; 2、医学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医师工作不少 于六年; 3、医学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医师工作不少 于五年; 4、医学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与医学有关的第二学士学位, 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医师工作不少于四年。 (二)副主任医师 1、医学大学专科毕业,在县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从 事主治医师工作不少于七年; 2、医学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不少于五年; 3、取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不少于四年; 4、取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不少于二年; 5、临床医学博士后人员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博士后 流动站前 (三)主任医师医学大学本科毕业或取得学士以上学位, 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不少于五年。 (四)符合下列有关条件,经考核合格,可认定主治医师 任职资格: 1、取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从事医师工作不少于三年; 2、取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五)符合下列有关条件,申报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任 职资格不受上述学历和任职年限的限制: 1、获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主要完 成人; 2、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及以上奖的主要完成人。 第十条 申报人应当符合下列外语能力的要求 (一)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要掌握一门外语, 并能通过临床医学专业外语职称等级考试,取得相应级别 的合格证书。 (二)长期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人员,外语的要求可以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放宽 民间版 一、评聘主治医师任职必备条件: ①具备学士学位后,担任 5 年以上住院医师;或者具备硕 士学位后,担任 2 年以上住院医师;或者具备博士学位后, 试用合格。 ②基础理论知识坚实,掌握本专业理论;了解本专业国内、 外医疗动态、信息及先进技术。具有指导下级进修医师的 临床实践经验和能力。 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包括英语考试)。 ④从事临床一线工作 3 年以上;每年病房工作日大于 190 天(以考勤为准);具有较强的门急诊能力。完成学校规 定的医疗、教学工作量,完成为期 1 年的住院总医师的工 作,考核成绩合格。年终考核均合格。 ⑤任职期内无医疗责任、技术事故。若发生责任性事故, 按有关文件精神办理。若发生技术性事故,职称评定申报 时间比同职同期人员推后 2 年。 ⑥发表学术论文 2 篇以上(含 2 篇,列前 2 位)。 二、评聘副主任医师任职基本条件 1.符合下列任职条件: ①具有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及 5 年以上(含 5 年)主 治医师任职。 ②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坚实、广博,掌握本专业理论;了 解本专业国内、外医疗动态、信息及先进诊疗技术;具有 指导下级医师的临床实践经验;其业务水平在本专业范围 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③指导 2 名以上的高年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的临床工作; 或指导 3 名以上专科医师的进修学习。 ④从事临床二线工作 3 年以上,每周重危病人查房不少于 5 次,每年工作日不少于 190 天(以考勤为准)。 ⑤具有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及较高的诊疗技术水平,通晓 并熟练掌握本专业 90%以上科目疾病的诊治,综合评估分 应为 90 分以上。 ⑥任职期内无医疗责任、技术事故。若发生责任性事故, 按有关文件精神办理。若发生技术性事故,职称评定申报 时间比同职同期人员推后 2 年。年终考核均合格,综合量 化考核基础分 80 分以上。 ⑦通过职称外语考试。 ⑧完成分配的教学任务。 ⑨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 4 篇(其中核心期刊 2 篇)。 ⑩主持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