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单元检测试卷三
单元检测试卷单元检测试卷( (三三) ) (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2020·河北唐山模拟)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辐射带动功能强的超大城市为中心、以1 小 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都市圈内每个城市的职能各具特色并实现较高的一 体化水平。 日本东京都市圈(下图)由“一都三县”组成, 面积、 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均居世界 第一位。据此完成 1~3 题。 1.以“东京都心”为中心,半径50 km 以内城市(区)的主要职能为() A.交通运输 C.文化教育 B.商业金融 D.工业制造 2.东京都市圈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中心城市的规模 C.交通设施的完善 B.周围城市的数量 D.区域的人口密度 3.随着东京都市圈的不断发展,“东京都心”() A.人口老龄化突出 B.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差距加大 C.热岛效应减弱 D.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减弱 答案1.B2.C3.A 解析第 1 题,根据图可以看出:东京的主要职能为政治、经济、金融中心,新宿主要职能 为商务办公、 娱乐中心, 涩谷主要职能为信息商务、 娱乐中心, 多摩新城的主要职能有居住、 金融保险、教育,千叶新城的主要职能有生态园区、国际空港和海港工业,综合起来,半径 50km 以内城市(区)的主要职能为商业金融,B 正确。第2 题,都市圈是以1 小时通勤圈为基 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要实现城市之间的1 小时通勤,交通是决定因素,东京都市圈主 要以快速的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间的主要联系方式,发达的轨道交通加速城市间人流、物流、 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流动,C 正确。第 3 题,随着东京都市圈的不断发展,东京的部 分城市职能被疏解到都市圈的其他城市,导致外来的劳动力减少,老年人口比例增大,老龄 化趋于严重,A 正确。都市圈以核心城市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城市和地区发展,从而达到缩小 城市间的差距,共同发展的目的,B 错误。随着东京都市圈的不断发展,东京城市规模不断 扩大,废热增多,热岛效应增强,C 错误。随着东京都市圈的不断发展,东京都心的辐射带 动作用增强,D 错误。 (2020·吉林省吉林市调研)2020 年 1 月 3 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成都向东、 重庆向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到国家战略。1952 年成渝铁路通车,时速80 千米;2006 年成遂渝 铁路通车,时速200 千米;2015 年成渝高铁通车,时速300 千米。下图为“成都和重庆之间 的铁路线分布图”。据材料和图完成 4~5 题。 4.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 ①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②带动西部更广大地区的发展③成渝城市群将会 成为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撑④成渝城市群已成为世界级城市群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5.铁路的发展,对成渝双城经济圈起的作用是() ①将串联起更多的旅游景点,方便市民出行游玩②将迎来深化开放合作格局、一体化机制 构建、城乡要素流通融合等新的发展机遇③极大提升了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对外开放水平, 成为国际物流中心④使成渝两地连接得更加紧密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4.A5.B 解析第 4 题,目前成渝城市群还没有达到世界级城市群,④错误。选 A。第 5 题,成渝双 城经济圈还未成为国际物流中心,③错误。选 B。 城市间创新联系是指区域内城市之间彼此开放、 紧密联系, 建立更大空间范围内对技术、 知识、信息等关键要素的共享,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越高。一般情况下,在城 市最大引力线图中,某一城市被连接的次数越多,表明该城市引力越大,中心地位越高。下 图为“2013 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的最大引力线图”。读图,完成 6~7 题。 B.①②④ D.②③④ 6.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的主要特征是() A.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低 B.西部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高 C.各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均衡 D.大致呈自东向西减弱的趋势 7.与上海市相比,成都市最大引力线更密集,其主要原因是() ①上海城市服务水平低于成都 ③成都市交通运输更便捷 ②上海市周边创新城市较多 ④成都市创新联系较独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6.D7.C 解析第 6 题,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越高。长三角地区 多经济发达的城市,大多数城市创新联系强度高,A 错;西部多数城市创新联系强度较低, B 错;长江经济带内东部地区城市被连接的次数较中部和西部少,表明东部地区创新城市较 多,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各城市间联系强度较高,城市联系强度未集中于某一城市,故长 江经济带内地区城市被连接的次数不均衡,各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不均衡,C 错;长江经济 带各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大致呈自东向西减弱的趋势,D 正确。第 7 题,上海位于长江经济 带的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整体较中部和西部城市高,各城 市间创新联系较强;而成都位于长江经济带西部,周边地区缺乏创新等级较高的城市,成都 在区域城市创新联系中发挥引领作用,成都市在省内形成了较强的辐射效应,创新联系较为 独立,最大引力线比上海更密集。故选C。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蔗糖产业的重心从台湾不断西移, 1993 年后,广西甘蔗种 植面积和蔗糖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广西地跨北回归线,其东部、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地,中南 部是平原。下图为“2016 年广西蔗糖产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 8~9 题。 8.我国蔗糖产业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是() ①东部地区产业升级②东部地区环境退化③广西生产成本较低④广西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9.广西中南部成为甘蔗种植集中区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技术②资金③地形④气候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答案8.A9.D 解析第 8 题,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导致 甘蔗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甘蔗种植成本较低,甘蔗种植产业快 速发展,因而我国蔗糖产业重心不断西移。第9 题,甘蔗属于农作物,其生长发育主要受自 然条件的影响,广西中南部是平原,地形较平坦,气候湿热,有利于甘蔗的种植。 (2020·浙江诸暨市诊断性考试)半导体产业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从家用电器、PC 电脑、 笔记本到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每一次变化背后都有半导体产业跳跃式发展的支持。下图为 “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路径图”。据此完成 10~11 题。 10.半导体产业向日本转移时,日本相比于美国的优势因素是() A.经济实力 C.劳动力成本 B.技术水平 D.半导体企业数量 11.半导体产业出现跳跃式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①技术升级②工资上涨③产业链分工深化④政策性导向调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10.C11.B 解析第 10 题,半导体产业向日本转移时,日本相比于美国经济实力弱、技术水平低、半导 体企业少,排除 A、B、D。1970 年左右,日本工资水平低,劳动力成本低,故选C。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