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选材的发散性思维训练教学设计
《作文选材的发散性思维训练》教学设计《作文选材的发散性思维训练》教学设计 “难写”的重要原因,教师很有必要对学生的作文选材思维进行 专项训练。 2.本课侧重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认识和运用作文素材的 能力,突破“无话可说”的思维瓶颈。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在创造性思维中,发散性思维构成了广度内容,聚合性思维构 成了深度内容,提高发散性思维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学习逆向思维法选材。 3.了解几种创新文体。 【教学策略】 1.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示例分析和引导合作训练,使学生 掌握作文素材多维构思的一般方法和技巧;通过课外作业使之熟练 运用。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合作小组各成员独立进行思考、讨论、 质疑和探究;同时,各组在内部之间和外部之间进行思维互动,形 成丰富、准确、创新和生动的作文思路;优秀思路公开“发表” , 使全体同学能有所顿悟。 3.采取多种形式的课堂评价方式,主要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 互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根据近几次作文发现,多数学生作文不是思路混乱,就是口水话 连篇;不是千篇一律,就是空话满纸;要么无病呻吟,要么故作深 沉等等,老师总结同学们写作时最大的困难是“无话可说”和“不 知怎么说” ,换句话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作文素材”和“不知 道怎么使用这些作文素材” 。今天,我们专门研究选材的问题,帮 助同学们拓宽选材思路。 二、作文素材再认识,发现规律 其实,同学们作文首先犯的错误是选材太大,就是“老虎吃天, 无从下手” ,为什么“无从下手”?因为,天太大了。比如,上次 半命题作文:走近(伟人、名著、自然、科学……)有很多 学生按命题人的提示选材过大, 直接写 “走近科学” “走近自然” “走 近名著” “走近学校”难以写出情真意切的佳作来,所以写得空泛、 笼统,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又是中学生作文最基本、 最关键的要求,那么作文自然是低分了。此类文章可从小处入手, 用自我生活实际来拟题,从自我兴趣爱好来拟题。请同学们试着拟 题。 (先小组交流,后举手回答) 老师举例,结合学生举例归纳:如拟“走近姚明” “走近大观园” “走近诸葛亮” “走近张老师”等,这就具体得多,就能用自我的 生活真实细节来写活伟人、名著、科学等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并可 能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观感。也就是说 作文材料来自生活, 同学们的生活空间主要是哪里? (家庭、 学校、 社会、书本) ,这样取材可以设立这样一个公式: (板书) 取材话题: ①社会(人际、竞争、合作、企业、市场……) ②家庭(父母关系、亲戚、邻里……) ③学校(班级、同学、师生、宿舍……) ④书本(文学作品、历史人物、影视作品……) 请同学们结合以上公式再次补题(学生自由发言) 三、实践训练 这个公式可用于大部分的话题,自然起到化大为小的作用,有这 样一篇材料:某建筑工地上有这样一条横幅: “百年大计,质量第 一” ,请以“质量第一”为话题作文。 按上述方法先确定话题的关键词语“质量” ,再进行分析: 选材:质量 社会:企业竞争→商场的故事(商场的兴衰、诚信经营) 人的质量→骗子和诚实人的故事 家庭:家长、亲戚的为人修养…… 学校:教学质量、作业质量、学校设施质量、朋友的情谊…… 四、逆向思维法 这是大家常用的方法。它就是与上面既成的结论和事实作反方向 的思考(其中主要包括反常规思维方法) 。如:①“近墨者黑”与 “近墨者未必黑” ;②“狐狸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是酸的”与“假 如狐狸吃到了葡萄仍然说葡萄是酸的” 。 “近墨者黑”强调了环境对 人的重大影响, “近墨者未必黑”则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人可以通过加强自身品德的修养来抵制环境的影响,因此,这种见 解是站得住脚的。狐狸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是酸的这种自欺欺人的 精神胜利法是我们常见的现象。但是,假如狐狸吃到了却仍然说葡 萄是酸的(没有理想中的那么甜) ,这正好说明了有些人贪欲无限, 怎么会认为自己已经吃到甜葡萄呢?所以做出了这样的逆向假设, 就可以讽刺那种无止境的贪欲。同时,有的人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很 满意,却又担心别人来分享既得利益,他怎么会说自己已经吃到了 甜葡萄呢?于是便在吃到了甜葡萄后说“葡萄是酸的” ,这种现象 引人深思,这种分析及见解便有了新意。 请同学们再以“走近(伟人、名著、自然、科学……) ”为 题就刚才自己选材用 “逆向思维法” 再次选材, 如 “走近某某老师” , 同学们都想到的是老师的优秀,那么可不可以写一位老师的不负责 任、不文明呢?以“社会”为角度选材,多数人想到的是名人,那 么我选择街头的一个小乞丐、一个修鞋的大爷、学校的门房大 叔……了解他们的辛苦与幸福,不就有新意了吗? 五、文体的创新 上面已提到文章材料的出彩,是学生追求作文新颖的较佳方案, 当明确的立意定下来后,便思考以何种形式表现为佳,除简单的记 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老三篇,还有多种文体,引导将学生发言 归纳: (板书) 1.①一般记叙文;②一般议论文;③一把说明文。 2.①抒情散文;②叙事散文;③并列式议论文;④人物传记;⑤ 通讯报道;⑥人物访谈节目。 3.①历史故事新编;②独幕戏剧;③寓言故事;④小小说;⑤科 幻故事等。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总结的结构公式里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起了十分重 要的作用,让我们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写作时更顺手。在实际作 文中,需要我们平日的精心分类积累与积极训练,从自己把握的材 料中选择更适合于自己的立意、选材、文体,平时训练或考试时, 打开思路,养成习惯,不死守老三篇。这样就能发挥自己的水平, 写出高水平作文。 七、作文布置 本次作文继续上次题目: 走近(伟人、 名著、 自然、 科学……) , 相信同学们会写出自己的高水平作文。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思路一、教学思路 《你一定会听见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随感式小品。 本文以 人们司空见惯而又难以察觉的声音为题材, 描绘了丰富多彩、奇妙无 穷的声音世界,提醒人们去品味声音、体验声音、思考声音、感悟声 音,在声音中学会成长,养成留心生活,勤于思考,用心体验的良好 习惯。课文放在以“祟尚科学”为主题的第四单元,其目的是要引导 学生注重观察,体验生活, 在感受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坚持求真创 新的科学精神,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 感受丰富而又有主体 意识的人。 为此, 我产生了本堂课教学的中心点—— “听” , 紧扣 “听” , 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成一个整体。 结合八年级学生“独立意识萌芽但又很不成熟、渴望梦想却又容 易忽略现实”的心理特征及“语文课要有语文味”的特点,我将本篇 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及对生活的 感悟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听、说、读、写的融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到要运用自己的耳朵聆听世界,感受生活 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悟到要运用自己的耳朵聆听世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