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与湖泊教案及反思
12《河流与湖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资源》 的第一课内 容, 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重点是认 识陆地表面不同的淡水水体类型和淡水生物, 学会初步区分这些水体类型, 借助 建立模型初步理解陆地水体形成的充要条件。 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顺序, 逐渐深 入地展开三层内容:第一层:观察和描述身边常见淡水水体,了解地表常见水体 类型与区别。可以适当介绍水体分类方式,比如:水多水少,天然人工,静态动 态等。第二层:造出河流或湖泊的模型,形成更多关于河流和湖泊的感性认识。 第三层:观察图片等,认识生活在河流和湖泊各处的淡水生物,培养学生认识生 物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通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能比较熟 练地运用观察、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也有了一定的动手实验的能力。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河流和湖泊, 但河水、湖水究竟来自于哪里他们并不 清楚,很少有学生会思考河流、湖泊与地形地势的关系。通过借助沙盘模型等体 验河流与湖泊的形成条件, 激发学生的兴趣, 帮助学生逐步建构地球水圈的概念。 另外学生对天生对大自然的动植物比较感兴趣, 最后的吸引点河流湖泊中的淡水 生物,又可以抓住学生并完善认知结构,从而为后面学习珍惜水资源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讨、阅读和建立模型的学习活动,能识别出河流、湖泊等常见水体 类型及区别。 2.乐于参与、分工协作完成河流(或湖泊)模型的设计与制作,知道水的来 源和它们 的地形特点 3.能说出生活在水体不同位置的淡水生物名称。 【教学重点】 认识陆地表面不同的淡水水体类型和淡水生物 【教学难点】 完成河流(或湖泊)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河流与湖泊模型设计图纸、记号笔、抹布、河流与湖泊模型制 作材料(油泥和塑料盆) ;洒水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在开始新课之前,让我们来一起欣赏如皋美景(课件出示: 龙游湖和护城河美景)(学生欣赏图片) 2.师:我们的家乡因水而更加秀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水世界,去探索 一下河流与湖泊吧!(板书课题:河流与湖泊) 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一:观察和描述常见水体 过渡: 同学们, 我们国家河流和湖泊众多, 它们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水产资源, 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除了河流和湖泊,还有哪些水体类型,它们之 间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活动一。 1.出示活动一,师:哪位同学来读一下活动要求? (学生阅读活动要求。 ) 2.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来观看图片,然后讨论完成活动手册。 (学生观看图片、视频,完成活动手册。 ) 3.师: 请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们小组发现了哪些水体类型?它们各自有什 么特点? (生回答,师提炼板书: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海洋。河流的河道比较 长、从上往下流;湖泊面积很大,水流不明显;水库有大有小,有深有浅,都有 一道坝等等。 ) 4.师总结:水体的类型和特征,并介绍其他分类的方式和结果。如:自然界 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 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 活动一:观察和描述水体 观看图片和视频, 在小组内讨论河流、 湖泊等水体的主要特点, 完成活动手册第 10 页图一。 池塘、小溪、山涧。除了天然形成 的水域,还有人工水域,如水库。 活动二:建立模型,探究原因 过渡: 看来大家已经认识了不同的水体类型, 而且还能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更有趣的小实验,建立河流和湖泊模型,更形象地观察, 看看它们的特征。让我们一起进入活动二。 1.出示活动二,师:哪位同学来读一下活动要求? (学生读要求) 2.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不平整的地形,造好之后 统一降水测试。 (课件出示:实验提示) (学生组内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利用油泥在塑料盆里塑造不平整的地形) 3.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模型? (一组学生分享模型。 ) 5.发放水壶,模拟降雨。引导学生观察模拟河流和湖泊中的水。 (学生组内讨论流速不同的原因,全班交流。 ) 6.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河流,上下游有地势高低;湖 泊,四周高中间低洼,这就使得河流和湖泊水流速度不同。 (板书:上下游有地势高低 四周高中间低) 7.师:通过动手探究,我们发现了河流与湖泊的水流速不同的原因,你有没 有产生什么新的问题?(出示长江流域图)在不下雨的时候,为什么长江中的水 还会源源不断地流动着呢? (学生思考交流。 ) 8.师:其实长江还有许许多多的支流,有了支流的帮助长江中的水就会源源 不断的流动了。 (用箭头在课件上标出长江流向)你能根据长江的流向,判断一 活动二:建立模型,探究原因 1.阅读书本 P37,了解“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活动过程。 2.小组分工合作,设计一个不平整的地形。 3.进行模拟降水,观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过程。 下我国的地势高低吗?(学生根据流向判断:西高东低) 活动三:认识河流与湖泊是生物家园 过渡:同学们,河流与湖泊在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它 们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是许许多多小动物的美好家园, 下面让我们走进 河流与湖泊的家,去看看它们家中都住着谁吧! 1.出示活动三,师:哪位同学来读一下活动要求? (学生读要求。 ) 2.师:请同学们根据活动要求进行观察、回忆,并完成记录。 (学生根据活动要求进行活动。 ) 3.师:哪一小组愿意把自己的发现与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讨论结果:鱼、虾等等) 4.播放水中生物视频,让学生了解水中生物。 5.教师总结: 大家描述的品种丰富多样, 其实大家在水域找动植物的时候可 以按照下面的方法来找。 哪些植物和动物生活在岸边?哪些植物和动物生活在底 部? 哪些植物和动物生活在水面?(培养学生科学的统计的方法) 三、全课总结,拓展交流。 1.师:这节课到这里已接近尾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说收获) 2.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课后请同学们在家长的陪同下,选择家 附近的一条河流或湖泊,仔细观察它的特点,下节课和老师交流你的发现。 四、检测反馈 1.判断:河流与湖泊水流速度哪个快?(河流) 2.问答:河流的上游和下游地势有什么特点?(上游地势高,下游地势低) 3.判断:湖泊的面积较大,四周高,中间低( √ ) 【板书设计】 活动三:认识河流与湖泊是生物家园 1.观察书本 P37 最小面一幅图片,交流河流和湖泊中有哪些动植物? 2.回忆家乡的水体中有哪些动、植物,填写在活动手册第 10 页表二中。 教学反思: 本节是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第一课时, 授课中我主要以 学习指导法为主结合讲授法进行本节的教学, 教学中特别注意读图环节。 由于河 湖的分布、 河流的走向、 水文特征等是在地形和气候要素的影响下形成的, 因此, 除要充分利用本节的各种地图外,还要引导学生查阅“中国地形图“、“三级阶梯 示意图“、“我国降水量分布图 “、某地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等。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