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静悟材料精
高中地理静悟材料高中地理静悟材料 亲爱的同学们, 离我们大展身手的时刻越来越近了, 我们现在进入了高考前一个非常关键的 时期---静悟时段。 如何高效利用这段时间, 老师结合 08 年的一些高考信息, 给你如下建议: 一、 牢牢把握住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 主干知识指学科知识中最基础、最重要、最常见的知识。 1. 主干知识考查的高频点(集中在 10 个方面): (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方时和区时的换算、节气和季节的判断、昼夜长短、 时间的计算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分析等); (2)天气系统(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等温线和等压线图判读)的分析; (3)气候类型的形成、气候特征、分布规律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水循环原理与水资源问题; (5)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6)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7)人类在自然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人类空间活动(农业、工业、交通、聚落等)的区位分析; (9)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10)全球性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等。 2.值得关注的 18 个地理原理、规律 (1)经纬线分布规律:所有经线都相等(每纬度长约为 111 千米),纬线由赤 道向两极递减(每经度长约为 111cosψ*)。(*为纬度数)。 (2)等值线原理:两线之间数值介于两线之间;等值线越密集差距越大;等值 线向高值一侧凸出则表明数值越小,反之则大。 相邻但不相等的等值线之间出现 闭合等值线,则线内数值“大于大数,小于小数”。 (3)地方时(区时)换算原理:顺地球自转(即自西向东),每 15 个经度早 1 小时(或每一个经度早 4 分钟)。 (4)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直射点在哪一半球(指南北半球),侧该半球昼长夜 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反之则短;同数值纬度的南北两地昼夜长短相反。 (5)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离直射点越近(指纬度距离),正午太阳高度越 高。 (6)气温变化规律:总的规律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遇陆地的山、海洋上的 寒流、夏季的海洋和冬季的大陆则气温变低,反之则升高。 (7)降水分布规律:受赤道低压(赤道地区)、副极地低压(60°纬度地区) 和西风(中纬大陆西岸地区)、季风(夏季风,中低纬大陆东岸、南岸地区)控 制或影响地区降水较多,其他地方较小。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8)气候分布规律:先看气候带(由纬度决定的冷热),再看气候类型(由气 压带、风带影响的降水)。[注意非地带性] (9)洋流分布规律:先看由信风、西风(主要是太平洋和大西洋及南印度洋洋 流)和季风(主要是北印度洋洋流)引起的洋流模式,再看洋流的具体分布。 (10)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规律:取决于补给形式(即水的来源)。世界主要河流 以降水补给为主,所以这些河流在多雨季节进入汛期,反之为枯水期。 内陆地区河流通常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较高时流量较大。 (11)自然带分布规律: 看气候带。垂直自然带的带谱与由低纬向高纬的带谱 一致。 (12)六大板块分布规律: 注意看两类边界和特殊地区的板块类型, 如位于亚欧大陆的阿拉伯和印度半岛位 于则印度洋板块。注意看重要经纬线穿过的板块。 (13)气象灾害分布规律: 结合气候(主要是季风气候)。 (14)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由于拉张或碰撞板块边界地区多地质灾害, 而板块内部的地震主要由地壳断裂引 起。 (15)农业布局原理和世界主要农业类型的分布规律 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三方面考虑。 商品谷物农业——美、 加、 澳; 大牧场畜牧业——阿根廷; 乳肉畜牧业——西欧、 新西兰;混合农业——澳大利亚东南部、法国等;水稻种植业——东亚、南亚; 热带企业化种植园农业——东南业(马来群岛地区)、中美洲、非洲。 (16)工业布局原理和世界主要工业类型的分布规律 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保护四方面考虑。 煤铁复合、临海型工业——美国五大湖地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日 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中国辽中南工业区; 高科技产业区 (“临空型”工业) —— 美国硅谷、日本九州、德国慕尼黑地区、英国苏格兰中部工业区、印度班加罗尔 工业区;劳动密集型(或出口加工业):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欧美转移至日本、 后转至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八十年代转至中国东南沿海, 以纺织、普通服装、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17)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规律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日本、孟加拉国;美国、巴西、俄罗斯、尼日利 亚等十国人口超过 1 亿;美国五大湖地区、西欧、日本太平洋沿岸、中国长江三 角洲人口城市密集。 (18)可持续发展原理 从有利于经济发展(经济效益)和有利于环境保护或改善(环境效益)二方面考 虑。 对于以上这两部分知识要舍得下工夫,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只有这样才能 准确完整地回答好问题。地理事物和现象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而学习的过程 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加工”过程, 因此复习时要将知识系统化、 结构化、 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通过联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总 结规律。这是答题完整、规范和准确的基本保证 09:59只看该作者 二、适当做题,保持思维的连续性 静悟的时间尽管不是很长, 但如果只是走马观花, 不仅容易浮躁, 而且容易手生, 甚至容易形成思维上的空白处,影响答题速度和答题思路的完整性。所以,建议 同学们静悟期间要适当做题,同时对遇到的疑难问题不回避,静心思考,分析出 题者的意图、所要考察的知识点或原理、题中需要提取的信息等,做完之后与标 准答案进行对比,看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另外,一定要注意建立正确 的答题思维模型,注意不误答,漏答。 主要思维模型 ◆原因(自然、人为) ◆条件(有利、不利) ◆影响(正面、负面)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措施(生物、工程、技术、管理) ◆意义(两端、中间、综合) ◆要素(总量、结构) ◆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内部差异) ◆天气特征(阴晴雨雪、风、气温、气压) ◆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水文特征(两期两量 三水[水运 水能 水位变化] 一凌 一断) ◆水系特征(三水[水运 水能 水系特征] 三流[流向流程 流域面积] 河道弯曲) 再如:区位因素与布局评价 (1)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政策)、科学技术的发展(改良对自然的利用、培育良种、改良 耕作制度、提高贮运技术); (2)工业区位因素——经济因素(原料、动力、市场、劳动力)、社会因素(国 家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环境因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 重)、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交通条件) (3)城市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社会经济 因素(交通、政治、军事、宗教)、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科技、旅游、边贸); (4)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