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钟十二篇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党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钟十二篇 第一篇: 党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钟 彭德怀开解下属 夏纳是抗大总校的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八路军总部作战科当参谋,但他对分配给他的工作有点意见,心里不大痛快。彭德怀知道这一情况后,决定亲自找他谈一谈。 一天,彭德怀来到夏纳的住处,一见面就开门见山地说:“你就是夏纳同志吗?我叫彭德怀。”一听是彭德怀,夏纳顿时紧张起来。彭德怀看到他这个样子,温柔地笑笑,尽量把神态放得随意一些,说:“听说你是从抗大总校来的,我们很欢迎。咱们这里真正有文化的人不多,很需要像你这样的知识分子前来工作。可是,据说让你到作战科你不很满意,是吗?”夏纳局促地说:“我学的专业是工程技术,没有专门学过军事知识,我怕到作战科完成不好任务。” “是呀,”彭德怀深有感触地说,“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本该让你去搞工程才对。但是,现在的形势不允许我们这样安排,我们正在打仗。根据地里又没有什么工程可搞,要搞也只能等到抗战胜利才行。眼下,摆在我们面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跟日本帝国主义打仗。特别是作战科,很需要一些有文化的同志去加强工作。为了应付日本鬼子,临时只好让知识服从抗战,你说是不是?” 听了彭德怀这番话,夏纳思想上的疙瘩解开了。彭德怀趁热打铁,继续开导他说:“其实,什么知识也是从实际工作中学来的。别以为军事这门学问高不可攀,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肯学习多动脑子,许多科学知识也都是可以学习到的。到那时,你就会觉得学习军事,指挥打仗,还真有意思多了。” 一天,彭德怀在作战科看到夏纳写的一篇题为《论敌人的“铁壁合围”战术》的文章,便坐下来仔细地阅读起来。原来,这年夏天,日本侵略军为了一口吃掉抗日力量,对华北根据地施行了残酷的“铁壁合围”,后来,在八路军前方总部的指挥下,经过广阔军民的同心协力,奋勇抗敌,最终粉碎了敌人的“铁壁合围”。夏纳亲自参加了两次反“扫荡”的激烈战斗,便琢磨讨论一番,写出了这篇论文。 彭德怀看完文章后,说:“小夏,你这样做是很对的。实践出真知。一个青年应该好好讨论点实际问题,尤其是敌人使用的那些战术,非常值得我们仔细讨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不过,你写的这篇文章还存在某些片面性。你只从表面上说了一下敌人战术上的一些形式,没有从本质上明确指出敌人‘铁壁合围’战术的特点和弱点。假如能够就如何打破‘铁壁合围’战术做进一步的讨论,这篇文章就会生动有力,有理有据,说得让人心服口服,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 彭德怀又说:“另外,文章的题目也有点大,不够贴切。”说罢,他摸出钢笔,在原标题上边端端正正地写下了“关于‘铁壁合围’战术的讨论”几个大字。彭德怀走后,夏纳从实际工作和实战中学习讨论军事知识的劲头就更大了,将那篇文章做了仔细修改,又拿给彭德怀过目。不久,这篇文章就在八路军总部创办的《前线》杂志上发表了。 第二篇: 党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钟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时任东北局党组织重要领导职务的陈云,就向亲属子女提出了极为严格的“约法三章”: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不准翻看、接触只供他阅读的文件、材料;不准搭乘他使用的小汽车。 对于陈云的“三不准”要求,他的亲属子女几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地仔细执行。 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的爱人于若木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上下班和陈云走的是同一路线,尽管顺路,但她一直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从没有搭乘过陈云的小汽车。 他的女儿陈伟华在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从农村考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人事部工作。 考虑到教学一线老师紧缺,她在陈云的鼓舞下毅然放弃了国家机关的工作岗位,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当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直至退休。陈伟华弃政从教的事迹成为当时教育界的美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陈伟华忆称,“文革”期间,父亲被下放到江西,在那里待了2年7个月,“一家7口人分散于全国各地,后来姊姊曾到江西给父亲做饭,照顾他的生活10个月”。爸爸对姊姊说,“你在我这儿10个月,没有给国家干事,是为了照顾我,你不能拿国家的工资”。让姊姊把这10个月的工资全部退给了单位。 第三篇: 党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钟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住进了北京。董老的夫人何莲芝怕他年岁大了,受不得风寒,就将自己在延安大生产中劳动所得而积攒下的钱给他买了一顶帽子。董必武问花了多少钱。何莲芝怕他嫌贵,就骗他说只花了二三十元钱。过了些时日,董老又向何莲芝问起这顶帽子的价格。 何莲芝依旧没有改口说:“你怎么不信任人?就是二三十元嘛!”董老摇了摇头说:“你呀,骗我还说我不信任你,你自己看看。“说完,取下帽子,指了指帽子里沿的标价。何莲芝顿时就闹了个大红脸,原来,何莲芝买帽子时,没有注意到帽子里还有标价。 之后,董必武在开党员生活会的时候,还专门拿这个事作例子作了自我批判,并写了一个横幅挂在自己的书房里:“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性习于俭,俭以养廉。” 掩卷而思,一个小故事,道尽了共产党人克己奉公、勤俭节约的精神;一个小故事,直击心灵,发人深省。我们现代人在面对众多诱惑和欲望的时候,假如能如同董必武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一样,自律、自省,在生活中每件小事中鞭策自己,那么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必定会是那个坚定信仰,奋勇前进的人。 历史是一面镜子,面对浩瀚无边、蕴藏万千的党史,党史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就是最好的抓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了共产党人追求真理、坚定信仰的执着;“半床棉被”的故事让我们领悟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焦裕禄的故事让我们读懂了共产党人的公仆情怀…… 党史中的“小故事”蕴含着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密码”,值得每一名共产党人从中传承精神、汲取前行的力量! 第四篇: 党史小故事大全3到5分钟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住进了北京。董老的夫人何莲芝怕他年岁大了,受不得风寒,就将自己在延安大生产中劳动所得而积攒下的钱给他买了一顶帽子。董必武问花了多少钱。何莲芝怕他嫌贵,就骗他说只花了二三十元钱。过了些时日,董老又向何莲芝问起这顶帽子的价格。 何莲芝依旧没有改口说:“你怎么不信任人?就是二三十元嘛!”董老摇了摇头说:“你呀,骗我还说我不信任你,你自己看看。“说完,取下帽子,指了指帽子里沿的标价。何莲芝顿时就闹了个大红脸,原来,何莲芝买帽子时,没有注意到帽子里还有标价。 之后,董必武在开党员生活会的时候,还专门拿这个事作例子作了自我批判,并写了一个横幅挂在自己的书房里:“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性习于俭,俭以养廉。” 掩卷而思,一个小故事,道尽了共产党人克己奉公、勤俭节约的精神;一个小故事,直击心灵,发人深省。我们现代人在面对众多诱惑和欲望的时候,假如能如同董必武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一样,自律、自省,在生活中每件小事中鞭策自己,那么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必定会是那个坚定信仰,奋勇前进的人。 历史是一面镜子,面对浩瀚无边、蕴藏万千的党史,党史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就是最好的抓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了共产党人追求真理、坚定信仰的执着;“半床棉被”的故事让我们领悟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焦裕禄的故事让我们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