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信任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仔细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1 以回忆的形式记录过去的历史,是我们不曾亲历者了解历史的一种通行的方式,比如我们熟悉的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这是口耳相传,而诉诸文字,变成了文史资料中的回忆记录。胡适以史学家的卓见,而提倡大家来写回忆录,以此为历史留下材料。其实,这是个知易行难的问题,我们都太知道留下文字资料的重要性,但总是被眼前的生活所拘束,而抽不出时间来仔细书写这样的文字。一方面,明日复明日,我们总是将这些事推向明日,总以为还早,故而有了林长民、梁启超这样的遗憾——未曾为富有意味的人生留下亲自撰写的回忆。 关于回忆记录的重要性,我并不想老生常谈,胡适的回忆里,总能为中国近代历史提供一些史料,诸如徽州社会史等方面的材料。我只提出一个关于胡适写这个回忆的猜想。在字里行间,我总以为胡适的回忆文字,总是预先计划未来出版,面对大众的,这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点。我们都知道,回忆文字面对的读者群不同,其表述会有一些妙不可言的差别。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讲述自己从前的丑事时,或多或少都会掩饰或者淡化,有时更会狡辩、撒谎,而假如我们这些回忆的文字是面对大众,这种程度会更加深刻,假如不面对大众,可能我们会秉笔直书。以我的拙见,胡适这本回忆录,显然是准备出版面对大众的,所以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算得上“污点”的一面,更多地都是胡适“天才和鹤立鸡群,特立独行”。 另一方面,胡适写母亲与父亲的订婚序幕,用的是文学上的想象手法,颇为新颖,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我也曾苦恼父母的年轻时候的故事是什么样子,却碍于传统观念——父母终难告诉我那些故事,更会打发我,我也不忍执拗去询问,而能从亲戚中听到三言两语、只鳞片爪,以此为基础,或可以一般常识而做进一步推论,再以文学的想象方式,重构那些年他们的故事。尽管文学的虚构性描述,总体上还是不会太多出入,或许这样的形式更能引起后辈的兴趣与体认。 写回忆录,其实就是一种回顾自己人生精彩的过程,我们总是会对那些印象深刻的回忆铭记于心。以一般常理而论,我们更多地想到的都是好的,而忘记那些不好的。我们总是能想起那些幸福的生活场景,而忘却那些曾经受过的苦难,我们写下那些私人的回忆录,总是希望后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不再走我们过去的老路。 关于胡适的母亲,学界讨论的应该不多,但我曾在几年前仔细读完一篇硕士论文——胡适的「娘什么」:一位被忽视的中国新文明孕育者,专门讨论胡适那个同时扮演“慈母、严父”角色的母亲——冯顺弟,这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典型也是典范的母亲形象,她对胡适的母爱,让胡适受益终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脉络中一般儿子对母亲的敬重与感念。胡适说,他出门在外防身武器之一就是一个慈母的爱,为了母亲他需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为人子女,今日我们的所得,或好或坏,总是生活的经历叠加,而假如需要归功于谁,那么无论是传统文化的沉醉,还是事实的考量,我们都会自觉将这些好的品性归在父母的身上。我们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父亲的关爱,我们临时的困境,都是自身不努力的结果。 读本书的另外一个惊喜是,发现了苏轼的一首诗,其中有一句“耕田欲雨刈欲晴”,这似乎与女儿名字“雨晴”的第一层寓意非常契合。原本我仅仅知道我们越地传统是“晴耕雨读”,却忘了父母常常关怀天气预报的细节,其实农家有时候需要下雨,有时候需要晴天,早些年我们家还种水稻,必定是想着耕田的时候下点雨,收割的时候是个大晴天。其实有一次,岳父曾经以他工作的经历,解释女儿的名字也就是这个意思,他认为,“雨晴”,就是说今日下雨,明天是个大晴天,好消息呀。所以,从现实还是传统上讲,“雨晴”名字都寄予了我们的美好心愿和江南文化传承的意蕴。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2 最近读了《四十自述》这本书。胡适这个人还挺谦虚,或者说,比较谨慎。他27岁留美回国爆得大名,四十岁早已经享誉中外,但这本书只是平铺的叙述了少年、青年的过往。文笔很简单,点滴地填些感情,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究竟是一个受史学训练深于文学训练的人,写完了第一篇,写到了自己的幼年生活,就不知不觉的抛弃了小说的体裁,回到了严谨的历史叙述的老路上去了”。所以文章写得跟流水账似的`也不奇怪,能从内心了解他本人也就够了。 胡适成长于动乱年代,清末民初的动荡与以往还不同,国门终于被打开了,有进来的,有出去的,在这样一种新旧思潮的碰撞中,新生长于世界的少年人就难免产生新想法,产生叛逆,思想总想跟着未见的思潮走。胡适这前四十年的“叛逆”,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上:无神论与白话革命。胡老先生一生儒雅,对这两件事,算得上是主动上擂秀了一下肌肉。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他儿时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 胡适的母亲了不得。她自幼生在农家,17岁出嫁就嫁给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铁花。这一段忘年之恋放在如今看来也得非议不断。更何况胡铁花后曾官至台东直隶州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作为最小儿子的胡适,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能看出胡适幼年家境还是比较殷实的,虽然后来父亲去世给整个家庭蒙上了阴影,但胡适幼年的生活条件比一般家庭是要好的。历史上许多名人俊秀都并非出自寒门,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蒋介石、张学良,又如梁启超、陈寅恪、傅斯年、李大钊、陈独秀,家境虽然不至于都是高官巨贾,但至少也都是农夫山泉有点田,安分日子富富有余。富足的物质、良好的教育也为他们日后成名制造了条件。或许是少年丧父母亲便更加疼爱,胡适一生受母亲影响尤为深远。四岁便缺失父爱的胡适一生温顺,将中庸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能看出跟幼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李敖说:别看他笑得那么好,我总觉得胡适之是一个寂寞的人。也许这颗寂寞的种子,在胡适孩童时代就已经种下了。他的寂寞,是强权时代期待民主的落寞,是硝烟战场渴望和平的孤独。他后来的呼声,给了人们一厢情愿的温暖,却改变不了螳臂当车的命运和步伐。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由硬派者主宰,胡适的温存,权当是酷九严寒高山背面的一丝和风吧。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3 1、小时候应该是读过的,尤其是他写家族在父亲离世后对寡母的刁难,“色难”记忆尤深。 2、他写少年时期最爱梁任公的文章,常常为其意气所感,后任公思想有变,读了有“失望”,但仍强调“但这种失望也正是他的大恩惠。因为他尽了他的能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境界,原指望我们感觉不满足,原指望我们更朝前走。着他走,我们固然得感谢他;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指着一个未知的世界叫我们自己去探寻,我们更得感谢他。” 3、在《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先生曾与梅光迪、任叔永有过多次来往讨论,到了观点相对之处,难免激烈,但通过书中对于当时来往文字的摘录来看,双方都秉持着十分严肃之态度,严谨之逻辑,诚挚之心胸,克制之言辞求真求实求变。百年之后于舆论场乱象之中读到,颇感心向往之,身不能至。 4、从先生对于青少年求学回忆的字里行间感觉到中国古人求知为文亦有一套严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