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2019届高三一模语文
20192019 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年级模拟考试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迥然遒劲(jìn)制高点(zhì)逸兴遄飞(chuán) ... B.嗟叹敕造(chì)谐奏曲(xié)既往不咎(jiù) ... C.炫耀浸渍(zì)绿茵场(yīn)神采焕发(cǎi) ... D.驯顺熨帖(yùn)撒手锏(sā)相濡以沫(rú) ...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还大自然以蓝天青山碧水是所有环保人士的共同心声,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温室效应、 土地沙化、水源污染……等不断加剧,使环境日益恶化。 B.各种与动物相关的疾病频繁爆发,促使人类进行反思:我们与这个星球上的各种动物到底 是什么关系,该如何相处。 C.“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论衡》)总理引用这句名言意在说明:要 想了解政策的缺失,就必须深入民间调查。 D.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和地方对城市建设投入 的人力、财力、物力,都是空前的。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迄今所有的探索和研究表明,我们赖以、繁衍的地球,才是人类最好的天堂和最舒适 的伊甸园,我们必须珍惜、爱护她。 ②小说、戏剧、影视,当今各种文艺门类似乎都特别青睐孔子,这充分了传统文化价值 的回归和人们对历史的尊重与信仰。 ③新近竣工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如一枚硕大的朱红色篆字中国印,沉静地矗立在黄浦江 畔,出中国元素、中国气派、中国特色。 A.栖息昭示凸显 B.生息昭示凸现 C.栖息展示凸现 D.生息展示凸显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站在青海与白海间的山脊上,一眼望去,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青山绿水秀色可餐,不 由得让人感慨这真是一片世外乐土。 B.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方块字体系,其象形功能不但便于人们的理解记忆,且 衍生出美轮美奂的书法艺术,这是很了不起的。 C. 多次饰演伟人形象的著名演员唐国强内心睿智而沉着, 既有书生的儒雅又有帝王般的霸气, 他的风度令人侧目而视。 D.中国选手周洋打破冬奥会记录,夺得短道速滑女子1500 米冠军的消息传来后,引起了国 内各家媒体的强烈关注,一时间各种报道甚嚣尘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在印度、日本等国纷纷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 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研讨的中心问题。 B.据了解,春节期间,全国发生多起较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多是驾驶人无证驾驶、超速、 超载等不文明驾驶行为所导致的。 C.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多年来教育事业有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 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D.面对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对口支援四川灾区的省份坚持民生优先,按照中央“三年 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加快了城镇布局规划、校舍改造、村落搬迁等援建进程。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6~8 题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 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 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 传说中的五帝时期, 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 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 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 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 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 以及《史 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 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 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乐”在周之前也已有 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 “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 和管理乐舞。 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 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 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 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 “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 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 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 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 知自别于禽兽。”“礼” 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 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 的。“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则内化 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 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 谐相处。“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孝经》说: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乐教 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乐者为同,礼者 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 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 了周代, 礼、 乐虽各有制度, 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 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而辅助、 服从于礼的。乐之“和”能够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礼”、“乐”相提 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 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 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6. 下列有关“礼乐文明”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先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制礼作乐,逐步形成了一套礼乐制度,并推广为 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 B.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完备、成熟起来的,原因是当时就产生了大量的礼乐歌舞形 式。 C.周公是礼乐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 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 并注入了“德”的因素, 使其有较大的发展。 D.先秦的礼乐文明经历代继承发扬和变革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主旨却变化不大。 7. 下列对于“礼”与“乐”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是人性的基础,能够引导人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