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 语文 2020.4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世界上最早的英雄史诗当中。有研 究表明,书中提到的一部分灾难,从所描述的特征或影响来看,应该就是 我们今天所说的由有害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而导致的疫病。 根据研究,大约从公元前 500 年开始,因病原微生物而起的疫病,就 开始影响到欧洲文明的发展进程。而 1347-1353 年间在欧洲流行的黑死 病,更是欧洲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疫病,它的爆发竟然使欧洲人口减少了 将近三分之一。当时,民众的恐慌情绪急剧增长,以至于要用相当长的时 间,才能抚平与此相关的痛苦记忆。由于大量人口死亡、劳动力分布严重 不均,社会结构开始出现变化,农奴从此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由劳动者。 应该说,黑死病、麻风病等疫病从多方面影响了欧洲社会和中世纪的西方 文明。 如果说欧亚之间的疫病传播最初还受到距离限制的话,那么当历史进入 到欧洲向外扩张的殖民主义时期,病原微生物才真正开始了全球传播的旅 程。1519 年,西班牙人试图征服位于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阿兹特克人最 初抵挡住了西班牙人的攻势,但战争形势随着感染过天花病毒的西班牙人 的到来而发生改变。不久,肆虐的天花就杀死了阿兹特克帝国的大量人口, 这也成为阿兹特克文明灭亡的重要原因。 当然, 在与肆虐的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 人类的医学事业也在不断进步。 16 世纪解剖学的发展,17 世纪生理学的进步,18 世纪病理解剖学的创立, 加上 19 世纪细胞学、细菌学等学科的建树,以及 20 世纪初临床医学的巨 大飞跃,共同成就了现代医学。而现代医学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政府 职能改善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卫生防疫工作在全球的普遍开展。可以说, 人类正在以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捍卫着自身的安全与幸福。 ( 取材于张大庆等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不属于 ... 疫病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的一项是(3 分) A.引发民众恐慌情绪 B.改变社会结构形式 C.动摇阿兹特克文明 D.开展全球卫生防疫 2.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 ... 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在世界最早的英雄史诗中也能找到一些疫病的讯息。 B.黑死病的流行在欧洲历史上产生的影响最具毁灭性。 C.疫病的全球传播导致西班牙要在美洲推行殖民扩张。 D.卫生防疫工作的成效得益于社会多方面因素的推动。 材料二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疾疫”,“疾”指的是比较普通的一般性疾病,“疫”指 的是比较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这种分法与现代医学的主张也比较吻合。世 界卫生组织有关报告曾经指出,在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中,属于传染 病的占绝大多数。相比较而言,“疫”比“疾”的影响要大得多,“疫”的大规模 爆发往往给社会造成严重灾难。 中国历史上大疫流行的时期, 也是中华民族名医辈出的时代。 据史料记 载,东汉后期屡有瘟疫流行。以治疗伤寒著名的张仲景,在自己的《伤寒 杂病论》中论述了多种传染性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面对传染性黄疸病, 东汉时的华佗曾用可以入药的幼嫩青蒿来治疗。现代医学研究更是循此路 径,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成功研制出治疗疟疾的新药。 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 隔离传染病患者是行之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 公 元 2 年,民间疫情严重, 《汉书·平帝纪》中就有记载说:“民疾疫者,舍空 邸第,为置医药。”到唐朝时,还有佛教寺院设立的“病坊”用于隔离麻风病 人,内有僧人为患者治病。 在与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国人在 16 世纪时摸索出世界上第一种有 效预防天花的方法——接种“人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通过有限度地主 动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或接种该病原微生物的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针对 该疫病的抗体,从而避免感染疫病。而接种“人痘”,就是主动让未感染的 人接触处理过的天花病毒从而产生病毒抗体。 接种“人痘”的办法曾经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 在《哲学通讯》中专门称赞过中国人的这种伟大创造:“这被认为是全世界 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 取材于陈忠海、和静钧的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防治疫病的表述,不正确 ... 的一项 是(3 分) A.历史上,中医药在疫病防治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 B.采用隔离措施防止疫病传播,最早出现在中国唐代。 C.“人痘”的发明应用,是天花防治史上的重大突破。 D.中国古代防疫方法,对现代医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材料三 疫病在很多时候是由病毒而起,这就让病毒听起来有些吓人。一直到 20 世纪初,科学家们对病毒的认识仍然各执一词,他们甚至在病毒究竟有 无生命这一点上都无法达成共识。1935 年,美国生化学家运用提纯和结晶 技术,首次得到了烟草花叶病毒的晶体。这种病毒晶体看起来就像一块没 有生命的冰或钻石,但是只要把病毒晶体溶液放在烟草叶上,病毒侵入烟 草叶细胞之后就马上开始增殖。当时曾有媒体评价说,这一发现“动摇了人 们对生与死的区分和辨别”。 近些年来的研究则进一步揭示,人类基因组里也有病毒基因的痕迹。 尽管病毒自身的遗传信息量非常之小,但它们仍然可以把自己的基因注入 宿主细胞,并把宿主细胞变成帮助自己复制的“代工厂”。一般而言,一粒小 小的病毒进入一个细胞,很短时间之内就能够复制出上千个病毒体。所以 当病毒性疫病出现时,在没有外在干预的条件下,被病毒袭击的宿主,可 能会依靠自身机能得以存活,也可能会走向毁灭。由于病毒试图“劫持”宿主 细胞来自我复制并蔓延,自然就会激发宿主使用自身的免疫系统这一“武器 库”来予以反击。而在现代医学条件下,一些医疗防疫手段的介入,能够帮 助人体更加有效地阻止病毒对人的侵害,从而能够避免出现更多的伤亡。 在一定意义上,人类的抗病毒过程,既是一个促进人类自身身体机能 不断强大起来的过程,也是一个推动人类抗病毒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完善 的过程。事实上,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斗争由来已久,人类对病毒的认识也 在这样的持久斗争中一步步丰富起来,完备的病毒防治体系也正在逐步建 立起来。 客观地说,病毒也并非只有破坏作用。相关研究表明,与地球生态系 统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一样,病毒在维持全球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独特作 用。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每天有 20%—40%的细菌被病毒杀死,这才使海 洋环境中细菌过快繁殖得以抑制。以此而言,病毒在海洋生态系统里扮演 着“反垄断”的角色——有助于确保任何物种或细菌都不能称王称霸,这对 保持海洋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 (取材于苗德岁、内森·沃尔夫等人的文章) 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 ... 的一项是(3 分) A.烟草花叶病毒有时仿佛没有生命,但是在条件合适时又充满活力。 B.病毒的遗传信息少,短时间内就能大量复制并共同冲击宿主细胞。 C.人类与病毒之间不断作战,客观上也使人类的生存能力不断强大。 D.病毒杀死海洋中的一部分细菌,有利于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回答,病原微生物对人类造成了哪些影响?(6 分) 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5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 (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