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高危考试题库
2021年安全管理人员试卷 一、判断题 1、对工作中接触已知致敏物的劳动者,不需要进行教育和培训。(×) 2、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从业人员,应当立即辞退。(×) 3、电焊工人除应注意眼睛防护外,还应防止焊尘、焊烟对人体的危害。(√) 4、国家卫生部门承担工矿商贸作业场所(煤矿作业场所除外)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责任。(×) 5、接触职业性致癌性因素而引起的肿瘤,成为职业性肿瘤。(√) 6、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不是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7、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即任何情况都不容许超过的限值。(√) 8、石棉尘肺是石墨接触工人最主要的健康危害。(×)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10、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11、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可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12、由于化学性质不同,粉尘对人体可产生炎症、纤维化、中毒、过敏等作用,但不会导致肿瘤。(×) 13、在常规的接触控制中个体防护是最令人不舒适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对大气污染物的控制。(√) 14、常见的职业性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油疹及氯痤疮、皮肤黑变病、皮肤溃疡、角化 过度及皲裂等。(√) 15、对容易积存或被吸附的毒物如汞,可产生有毒粉尘飞扬的厂房,建筑物结构表面应符合有关卫生要求,防止沾积尘毒及二次飞扬。(√) 16、对生产有毒物质的作业,原则上应尽可能采取密闭生产,消除毒物逸散的条件,如手工电焊改为自动电焊。(√) 17、化学灼伤是化工生产中的常见急诊,是化学物质对皮肤、黏膜刺激、腐蚀及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慢性损害。(×) 18、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19、生产性噪音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噪音。(√) 20、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治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 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21、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2、劳动者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 23、工商保险基金可以用于工伤职工的救治和经济补偿以外的用途。(×) 24、从事与动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不属于工伤。(×) 2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6、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必须依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制定的安全培训大纲实施。(√) 27、安全设施一经投入生产和使用,不得擅自闲置或拆除。(√) 28、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29、对同一生产 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统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理。(×) 30、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时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规 模大小等因素来确定的。(√) 31、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可以离开工作岗位。(×) 32、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 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报告。(√) 33、职工个人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34、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不包括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 35、造成 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为重大事故。(√) 36、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40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37、任何生产经营单位都应该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相应的应急救援组织(√) 38、当安全与生产、效益和速度相冲突时,必须首先保证安全。(√) 39、企业安全保障制度不属于《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七项基本法律制度之一。(×) 40、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41、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没必要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42、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43、用人单位必须对本单位生产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且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44、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4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熟悉国家安全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46、安全监管有关部门的监督检察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责任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47、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中,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48、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但不应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生产活动的经费。(×) 49、任何单位或个人对生产安全事故不得隐瞒不报。 ( √) 50.班组长有权拒绝上级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指令和意见。( √) 61.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62.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时,由该用人单位按照相关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 ) 63.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 ) 64.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65.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 ) 66.建立劳动关系,应当定力劳动合同。(√) 67.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的伤害不应认定为工伤。(×) 68.职工有要求用人单位保障职工的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权利。(√) 69.用人单位因从业人员举报其违法生产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70.《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的 权利。(√) 71.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检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72.在作业过程中职工对于用人单位任何指挥都应无条件服从。(×) 73.《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禁止招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 74.良好的接地能完全消除有害的静电。(×) 75.电阻的单位是Ω。(√) 76.任何绝缘材料都是相对绝缘而无绝对绝缘。(√) 77.